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设计

《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对于燃料,学生知道的不少,但是对化石燃料的认识,可能仅仅停留在“能够燃烧”这个层面上,部分同学知道一些化石燃料的成分,但对煤、石油的综合利用知道的不多。本节课以化石燃料为认识对象,立足于“资源”的角度来引领学生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及综合利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体会化学在提高化石燃料的应用价值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化学对推动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教师要有意识地从化石燃料利用的目的、依据、方式等角度帮助学生整理大思路,教会学生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等方面去思考对物质的应用思路。
学生课前进行调研,课堂上展示交流,互相补充。
将本节的部分核心话题前置,从课堂延伸到课前,既是对学生查阅整理资料能力的培养,也是给学生提供独立辩证思考问题的机会。
开放式
导入
【多媒体图片】美国发动海湾战争;南海争端。
【教师引导】资源(特别是化石燃料)争夺。
学生观看,思考回答。
从社会走入化学,激发兴趣。
一、化石燃料的燃烧
学生尝试写出化学方程式,部分学生进行板演,其他学生纠错、点评。
观看视频,总结知识。
对比分析、集思广益,展示回答。
料具有不可再生性,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实证化石燃料的成分,也为其能量转化做铺垫,渗透元素观。
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重新审视燃料燃烧,培养利用所学知识趋利避害的意识。
统筹考虑,权衡利弊。
【德育渗透】通过学习化石燃料在地球的蕴藏量是有限的,我们要节约使用,并积极研究开发新能源。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常规
积累
1、家庭做饭,洗浴等使用的材料有哪些?汽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分别使用什么燃料?炼钢厂,热电厂等使用什么燃料?
2、煤、石油、天然气为什么叫化石燃料,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3、化石燃料燃烧有何污染,怎样预防?
4、什么是能源危机,主要化石燃料还可供人类利用多少年?
【提出问题】面对当今社会对化石燃料需求量巨大而其储量有限的困境,我们应当怎么做?
【图片展示】新能源图片
【归纳总结】既要合理开采,又要综合利用,更要积极开发新能源。
学生交流、总结造成的污染有:
1、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
2、热污染:局部区域的水温上升
3、大气污染:粉尘、酸雨、一氧化碳污染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2.学生分析
对于燃料,学生能列举出很多,但是学生对化石燃料的认识往往仅停留在“燃料能够燃烧”这个层面上,对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措施知之甚少,学生对于化学在化石燃料的利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不清楚,对自然的认识不够科学,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设置课前调研,课堂交流等手段引导学生有重点地、主动地完善自己的认识。
【提出问题】如何证明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是碳元素、氢元素?(本质原理——元素守恒)【图片展示】火力发电厂能量转化图片;石油分馏的示意图;煤、石油、天然气的组成元素
学生设计方案:用燃烧法检验,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课堂提升源自汇报。通过介绍煤,石油,天然气形成的漫长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化石燃
核心
过程
推进
及燃烧产物(列表)。
开放式
延伸
【盘点收获】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综合利用
【拓展提升】1、利用化学反应可以造福人类。
2、珍惜资源、善用资源才能可持续发展。
学生总结、归纳。
进行知识、观念双建构。
板书
设计
反思与Leabharlann 重建作业批改记录【在线测试】从石油中得到的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丁烷(C4H10),丙烯(C3H6)和丁烯(C4H8)等,请写出液化石油气充分燃烧时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
二、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播放录像】煤的炼焦过程及其产品的使用,石油的分馏以及产品的使用。
【总结】煤和石油综合利用。
【图片展示】化石燃料可供开采的年限对比图
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化石燃料的利用
课型
新授课
班级
3.1-3.9
案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煤和石油综合利用的了解,认识化学在解决资源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
2.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3.通过资料分析、反思与提升,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看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提出问题】观看了上述图片你有什么感想?
【师生总结】:化石燃料给人们带来福利的同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教师点拨】促进燃料充分燃烧,具有双重意义——既节约能源,又有利于保护环境。
【提出问题】不同情况下,选择燃料可以不同,如何选择合适的燃料
【交流讨论】选择燃料时综合考虑的诸多因素。【小组讨论】活动天地6-5,选择合适的燃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