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贴标机的使用说明

贴标机的使用说明


贴标前
贴标后
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本机功能先进,操作简单,结构紧凑。采用光电检测, PLC 控制,触控屏式软件操作,输送、卷瓶、分瓶均为无级 调速,贴标准确;同时具有无物不贴标,无标自动校正、自 动检测等功能。还可选配热烫色带印字机,实现连续准确的 标示打印,如生产日期、批号、有效期限等。
本机既可单机贴标使用,还可与其它包装机连线生产。
2.2 调整前进料挡边前后位置,使前后进料挡边间距略大于瓶径,以物料可以
顺畅通过为原则。
3 调节分瓶螺杆位置(设备变更后没有此功能)
3.1 调节分瓶螺杆的高低位置,使之旋转中心线与被贴物重心处于同一高度。 3.2 根据被贴物直径的大小调节分瓶螺杆的前后位置,并与前后挡边位置配合 合适,且刚好压紧被贴物。
点击
可以打开帮助画面显示每个快捷按钮的作用。
操作及参数设置
1.打开程序
在主画面(主菜单),点击打开程序图标 向上 程 序号,在弹出的数字盘中输入数字选择,第51 组为出厂参数,用户只能打开不能 修改。点击打开程序后,再点击回主画面中选择其他选项。 注意:每次打开 一个程序要 对贴标头参 数进行重新 设定,需要 等待2 秒左 右时间。 进入打开程序菜单。点击
达尔嘉 A101P 立式圆瓶贴标机
作 成: 胡 健 时间:2018年8月
主要内容
1
2 3 4
• 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 开机前的调整 • 操作及参数设置 • 常见故障与分析 • 日常保养及注意事项
5
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贴标机主要是给圆瓶类产品包装上进行快速自动贴标和 印字,其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公司名称,生产批号,生产日 期,有效日期等。
操作及参数设置
3.1.2 系统速度
在编程菜单,点击设备、系统速度 切换到系统速度设定画面。 分瓶速度(生产速度):0~400 件/分钟; 输送带:输入范围: 2~40 米/分; 卷瓶带速度:0~60 米/分。
操作及参数设置
3.1.3 印字机(有的机型没有此选项)
选择此项可以改变印字清晰度和色带走的距离(有的机型此项设定在电控 箱内的印字及控制器上),压印时间一般在20~30 之间,步距单行字粒一般10。
开机前的调整
主支撑手轮 松紧螺丝
(调节前先松开 主锁紧螺丝及辅 支撑螺丝,再调节 被贴物的与贴标 位置的高度)
主支撑手轮
开机前的调整
1.2 调整拉纸压轮,使标签纸贴紧出标剥离板。 1.3 调整标签电眼使电眼能感测出标签上的感测点,从而实现逐张出标。
2 调整挡边
2.1 根据被贴物高度尺寸, 调整前后进料挡边与前后出料挡边高低位置。
操作及参数设置
3.1.1 送标器
点击对应的数据框,系统弹出数字输入键盘,编辑各参数值。 参数调整范围: 出标速度:3~50 米/分; 标签位移:0~100 毫米; 出标延时:0~500 毫秒; 最大标签长度:5~500mm,送标长度超过此长度时停止送标
调试时点击此 钮可进行点动 出标,以观察 标签位移长度 。
操作及参数设置
6 报警记录
系统有故障的也将在此画面中弹出,点击向上↑或向下↓滚动索引 可查看历史故障的记录。最后发生的故障存在最上面。
操作及参数设置
7 运行
当各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运行”按钮,设备发出“滴滴”的提示音,由红色 转为黄色闪烁三次,再转为绿色设备正式进入运行壮态,可投入产品进行生产。
系统弹出字符输入键盘,输入一个代号(最大为8个字符)。点击保存程序当前的数
据将保存到系统相应的数据组中。
注意:只有系统停 止状态下才能进 入贮存程序菜单
操作及参数设置
3 参数设置(注意:只有系统停止状态下才能进入编程菜单)
3.1 设备
设备选项有:送标器、系统速度、印字机等项,其中印字机有的机型没有。
8 停止
当出现生产异常情况或生产完成时点击“停止”按钮,设备将终止所有运行的 程序,让设备处于静止壮态。
9 关机
生产结束后应关闭总电源开关,将开关至于“Off"位置。遇紧急情况可直接关 掉急停开关,再关闭总电源,重开急停开关时或电源开关时,应保证无危险性。
注意:
不能频繁按下急停开关。按下以后需10 秒后才允许上电,以防电控系统发生故 障而影响正常工作。
当前程序:显示当前的程序号 产出数量:产品的产出数量。它和产品计数器相关。
已用标签:实际经过标签电眼的标签数量。和标签计数器相关。
点击计数设定和计数清零可切换到计数设定和清零画面。
4.2 计数设定
设定值:计划产量、物标签计数器
点击相应数值显示框,弹出的数字输入键盘,键入所需的设定数值。0-99999999
4 计数器:
在此菜单中,可以设定和清零计数值,以及查看一些相关的资料信息。在主界面(主菜 单)中,点击计数器图标进入计数器菜单。此画面有三个子画面分别是统计信息、计数设定、 计数清零,下面的指示灯在系统运行时会闪烁,提示操作者注意。此画面也能控制系统运行和 停止,但报警时没有画面提示。
4.1 统计信息
操作及参数设置
7. 打开紧急开关,重新上电之前,必须注意周围环境(包括人员、设备及传动部件 )已处于安全状态,否则不能上电开机! 8. 当对机器进行拆装或清理工作时,必须按下急停开关,以免误操作,绝不允许在 机器运行时进行任何非正常的操作(包括清理)。 9. 对机器及其附近区域进行清洗时,应注意不要让水进入各电控箱或电控盒内,以 及电源输入处及各电器部件,以免损坏元器件或危及人身安全。 10. 当需长时间对机器进行维护时应关掉总电源,并在机器的显眼处挂上“禁止开 机”警示牌。
本机主要由送标器,打印机,主控屏,信号灯,输送带 ,卷瓶带,机柜等几大部分组成。
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送标器结构图


按图2 箭头所示方 向拉好标签纸

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打印机 打印生产日期、批号、有效期限等。
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主控屏及信号灯
当信号灯为红灯亮时为待机或故障 ,绿灯时为工作状态,黄灯时为警告、 提醒。
↑ 或向下 ↓ 滚动程序索引,最上面的一组程序将被选中,也可点击当前
操作及参数设置
2 贮存程序:
进入主界面(主菜单),点击贮存程序图标 进入贮存程序菜单。点击
↑ 或
↓ 滚动程序索引选择程序号,最上面的一组程序将被选中,也可点击当前程序号
, 直接输入将要选择的程序调到最上面的一组(1—50)。点击产品代号显示输入框,
操作及参数设置
统计信息
计数设定
操作及参数设置
4.3 计数清零
点击计数清零。点击计数器的显示值,将清零该计数器。
操作及参数设置
5 时间/日期
点击当前时间栏可设定时间,日期的调整为系统保留功能。保留功能用来设 定速度修正值、保存出厂程序等关键参数,一般使用者不能进行操作,需输入密 码才能进入画面。若用户确实需要修改请与达尔嘉公司联系。
处理方式:可以选取当标签计数器溢出时,系统是停机或不停机。(计数 器溢出是指设 定计数器的值小于实际计数器的值) 报警方式:(目前只在停机方式下进行)以画面方式进行报警
操作及参数设置
3.3.3 标签剩余管理:
设定标签的剩余数量,当标签的剩余数量等于或小于设定值时,系统会不断报
警提示。
操作及参数设置
操作及参数设置
3.2 系统功能:
高级参数设定:此画面用来设定一些功能打开和关闭,有的机型忽略此设置 (视机器配置)。包括:印字检测、漏贴标检测是否打开和一些延时参数。贴标 位到剔除位置距离和漏贴检测位到剔除位距离是影响剔除准确性的参数,如果剔 除时机不正确请修改此值。
操作及参数设置
3.3 故障处理
一些故障或警告处理的方式,如故障或警告时停机或不停机等。可以选择的 故障有以下三种
3.3.1 产量计数器:
处理方式:可以选取当产品计数器溢出时,系统是停机或不停机。(计数 器溢出是指设定计数器的值小于实际计数器的值) 报警方式: 画面报警—以画面方式进行报警;声光报警即蜂鸣器报警
3.3.2 标签计数器:
6.3 松开气缸固定螺钉,调节气缸与承印台之间的距离,合适后锁紧固定螺钉。
7 开机前检查
7.1 清除输送带、卷瓶带、贴标头上所有杂物,检查所有螺钉是否紧固。
7.2 再查看前后挡边、分瓶螺杆、贴标头、卷瓶带、推板等是否已在正确工作
位置。
开机前的调整
8.电气调整
8.1 将机柜左侧板上的总电源开关打开,上电,触控屏自检完成后进入 密码界面。 8.2 将标签纸在贴标机上安装好后,即可通过触控式监控器对贴标头的参 数进行调整。 8.3 初调测物电眼灵敏度,使被贴物将入出标板时电眼能感测到信号。 8.4 调节标签电眼灵敏度,使标签逐张通过时,电眼上的红绿发光管可靠 地交替闪烁。 8.5 分瓶速度调整。可通过机柜内的调速旋钮来调整,调节分瓶螺杆速度 使之小于输送速度,保证被贴物分瓶后间距适当。
操作及参数设置
14. 在操作中若发现机器故障需及时通知维修人员或供应商,不得私自处理。违反 上述规定者,后果自负。
常见故障与分析
故障现壮 原因及处理方法 a-测物电眼位置不对。调整测物电眼位置。 b-测物电眼故障。更换测物电眼。 1.不出标签 c-贴标头标签拉纸不够紧。调整拉纸。 d-瓶罐颜色无法被电眼感测。更换高分辨率电眼。 e-出标头电源未接通。接通电源。 2.连续出标签 a-标签电眼位置不对。调整标签电眼位置。 b-标签电眼故障。调整或更换标签电眼 a-贴标头出标剥离板高低位置不对。调节主支撑手轮与辅支撑。 b-标签在贴标头上的位置不对。重新调整标签位置。 a-出标速度过慢。调高出标速度。 b-预留标签不够长。调长预留标签长度。
11. 未经许可,不得拆除或改变机上零件,尤其是安全防护用零件,并在操作中保 护好安全标识。
12. 当维修后需重新开机时,除清理现场外应先用人力盘动一下运动部件或点动操 作,看是否有障碍。 13. 当所有操作者均离开机器所在工作区域时,应关掉电源并上锁,以免闲人乱开 机。未经培训合格的人不许上机操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