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含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面一篇小说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东藏记(节选)宗璞①昆明的天,非常非常的蓝。
②这是一种不可名状的蓝,只要有一小块这样的颜色,就会令人赞叹不已了。
而天空是无边无际的,好像九天之外,也是这样蓝着。
蓝得丰富,蓝得慷慨,蓝得澄澈而光亮,蓝得让人每抬头看一眼,都要惊一下,哦!有这样蓝的天!③一九三八年九月二十八日日寇飞机首次袭击昆明,玷污了纯净的蓝天和瑰丽的白云。
空袭威胁着昆明。
跑警报已经成为昆明人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像吃饭睡觉一样占一定的时间。
有一阵空袭格外频繁,人们早早起身,烧好一天饭食,不等放警报便出城去,到黄昏才回家。
有一阵空袭稍稀,人们醒来后最先想到的还是今天会不会有警报。
如果有几天没有,人们会在菜市上说点废话:“日本鬼子轰炸没有后劲,飞机给打下来了。
”“几架?”“十多架。
”“我听说二十多架!”说完这些无可追究的话,哈哈一笑走散。
④日本空军大概在养精蓄锐。
让昆明人享受了几天平安之后,又一次大举轰炸了昆明。
随着警报声响,明伦大学的师生都向郊外走去。
他们都可谓训练有素了,不少人提着马扎,到城外好继续上课。
一个小山头两边坡上,很快成为两个课堂,一边是历史系孟樾(字弗之)讲授宋史,一边是数学系梁明时讲授数论。
孟樾讲到周濂溪的太极图说。
梁明时讲到第一位对数论做出巨大贡献的欧洲人费马。
“现在说到无限下推法:形如图n+1的一个质数可能而且只能以一种方式表达为两个平方数之和……”这些玄妙的话传入历史系学生的耳鼓。
数学系学生则听见“太极图说‘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两位先生有力的声音碰撞着,大家听得都笑起来。
⑤紧急警报响了,讲课依然进行,没有人移动。
传来了飞机的隆隆声,仍然没有人移动。
空中出现了轰炸机,排成两个正方形,黑压压的,向头顶飞来。
愈来愈强的马达声淹没了讲课的声音。
两位先生同时停止了,示意学生隐蔽。
⑥“升空了,我们的飞机升空了!”学生们兴奋地大喊。
只见我们的飞机只有两架,正勇敢地升空迎战。
下面高射炮也开始射击,但究竟火力太小,敌机仍然从容地飞,开始按着次序俯冲投弹了。
一声声爆炸,震得地面都在跳动。
“新校舍起火了!”好几个学生同时叫。
只见新校舍上空浓烟滚滚,是中了炸弹。
⑦“卣(yǒu)辰!卣辰在实验室!”弗之猛然想到,心里一惊,恨不得走过去看个明白。
庄卣辰本来已经接受劝说,不守实验室,参加跑警报。
近来因为学校购买了两件珍贵仪器--光谱议和墙式电流器,他总觉得走开不放心。
几次空袭都没有飞机来,他认为跑出去实在浪费时间,不如留着看书思考问题,倒是清静。
光谱仪的核心是光栅,体积不大,可以拆下带走,但卣辰觉得带出去不安全,总之是不如守着。
⑧他坐在实验桌前,读一本新到的物理杂志,那是1938年春剑桥大学出版的。
四周很静。
他解开长衫领扣,读得专心,没有听见远处的隆隆声。
及至飞机轰鸣直追头顶,他才猛然意识到敌机来了。
⑨窗外红光一闪,巨大的爆炸声震得他跳起来。
眼看着一排排校舍倒塌下来,洋铁皮屋顶落下时发出金属的声音。
“这样近!”他想,下意识地取出光栅掩在衣襟中,又把值夜的棉被盖住电流器,才走至门外。
敌机飞得很低,似乎对准了他,机舱中的人清晰可见。
又是一声天塌地陷般的巨响,他什么也不知道了。
⑩庄卣辰醒来时,发现自己好好站着。
他倒不了,因为半截身子埋在土中。
他仍紧紧抱着光栅。
光栅完好无损!这时还没有救解除警报,人们纷纷回到新校舍来救护。
人们跑过来时,见庄先生如一尊泥像,立在废墟上,眼泪将脸上泥土冲开两条小沟。
庄先生在哭!人们最初以为他是吓的,很快明白了他哭是因为高兴,为光栅的平安而高兴!⑪“发现两个人!恐怕已经死了!”救火的人跑过来报告。
很快有学生认出,两位死者是化学系学生,参加步行团由长沙到昆明的。
他们像千百万青年一样,有热血,有头脑,有抱负,原是要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的,可怜刹那间便做了异地望乡之鬼!⑫火场上飘过来白烟,似要遮住一切。
孟弗之和梁明时,还有其他人等都肃立,良久不语,一任浓烟缠绕。
⑬只有那蓝天依旧,蓝得宁静,蓝得光亮。
它没有留下一点敌机破坏的痕迹,它这样宽阔,这样深邃,连妖魔鬼怪也都能融成美丽的蓝。
(选文有删改)(1)请根据作品的内容,以“明伦大学师生”为陈述对象完成下表。
(3)品味下列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两位先生有力的声音碰撞着,大家听得都笑起来。
②他想,下意识地取出光栅掩在衣襟中,又把值夜的棉被盖住电流器,才走至门外,(4)宗璞曾说:“这些乱世中以学术为业的知识分子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请结合文本,谈谈她这样说的原因。
【答案】(1)停止上课,做好隐蔽;欢呼呐喊;跑回校舍救护;肃立无语(2)①写蓝天是因为蓝天象征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性,含蓄地表现了在残酷的战争中,师生依然教书读书做学问,彼此间的情谊和关爱未改变,保持了人格的高贵与尊严。
②美丽的蓝天与下文空袭的敌机形成对比,既体现战争的残酷,又蕴含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愤滤。
(3)①“碰撞”指两位老师的声音相碰在一起。
表现了在敌机快来袭击情况下,为了让学生能清楚听课而努力提高声音,导致声音互相干扰的情形。
②“下意识”指“潜意识或者不知不觉地,没有意识地”;表现了保护学校财产已经成为庄卣辰的潜意识,突出了庄卣辰把学校的财产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的品质。
(4)①他们在颠沛流离中坚持学术研究,有严谨的学术精神:孟樾研究宋史,梁明时专研数论,庄卣辰醉心物理,通过学术研究来实现人生价值。
②他们教书育人,传承文化:警报声中坚持上课,教“太极图说”,讲数论:敌机轰炸时舍身护卫实验设备。
把文化传承当作历史使命,坚守知识分子的良知、正义,使知识和文化在战火中得以传承。
③他们在乱世不仅保持了关爱、牺牲、坚韧的人格,活出了知识分子的尊严和骨气,还为兴学强国奉献全部心血,将文化和精神代代相传,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表现了知识分子坚定的爱国情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解析】【分析】(1)本文是叙述类文体,概括情节内容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着题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示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和情节之间的关联性了解情节的变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依照所示情节的概括方式概括出其它情节。
如①空,可分析第⑤段“两位先生同时停止了,示意学生隐蔽”一句。
②空,可分析第⑥段“学生们兴奋地大喊”一句。
③空,可分析第⑩段“人们纷纷回到新校舍来救护”。
④空,可分析第⑫段“还有其他人等都肃立,良久不语”一句。
(2)写到蓝天实际上是作者刻意安排的,蓝天是一种美好事物的象征,但在蓝天下进行残酷的战争,是什么能够坚持认真学习,说明彼此间的情谊和关爱并未改变,人格的尊严,同时揭露战争的罪恶,蕴含对战争侵略者的愤懑。
(3)①“碰撞”本义:物体相碰或相撞。
语境义:两位老师的声音互相干扰。
表现了敌机的噪音迫使两位老师努力提高声音的情形。
②“下意识”本义:潜意识或者不知不觉地,没有意识地。
语境义:表现了保护学校财产已经成为他自觉的行动,有力地表现了人物保护学校的财产的精神品质。
(4)在乱世之中,在战争的环境背景下依然能够坚守独立的人文情怀,坚持自己的学术思想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战争只是暂时的,是人们利欲熏心下的一种产物,但对于文化的传承,后代的培育是知识分子的一种责任担当,知识分子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之下保持独立的人格,坚韧的品质,活出来知识分子的尊严和骨气,这就是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
故答案为:⑴停止上课,做好隐蔽;欢呼呐喊;跑回校舍救护;肃立无语⑵①写蓝天是因为蓝天象征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性,含蓄地表现了在残酷的战争中,师生依然教书读书做学问,彼此间的情谊和关爱未改变,保持了人格的高贵与尊严。
②美丽的蓝天与下文空袭的敌机形成对比,既体现战争的残酷,又蕴含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愤滤。
⑶①“碰撞”指两位老师的声音相碰在一起。
表现了在敌机快来袭击情况下,为了让学生能清楚听课而努力提高声音,导致声音互相干扰的情形。
②“下意识”指“潜意识或者不知不觉地,没有意识地”;表现了保护学校财产已经成为庄卣辰的潜意识,突出了庄卣辰把学校的财产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的品质。
⑷①他们在颠沛流离中坚持学术研究,有严谨的学术精神:孟樾研究宋史,梁明时专研数论,庄卣辰醉心物理,通过学术研究来实现人生价值。
②他们教书育人,传承文化:警报声中坚持上课,教“太极图说”,讲数论:敌机轰炸时舍身护卫实验设备。
把文化传承当作历史使命,坚守知识分子的良知、正义,使知识和文化在战火中得以传承。
③他们在乱世不仅保持了关爱、牺牲、坚韧的人格,活出了知识分子的尊严和骨气,还为兴学强国奉献全部心血,将文化和精神代代相传,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表现了知识分子坚定的爱国情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点评】⑴做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从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寻找线索,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重要场面、重要事件等几方面,依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概括文章主要情节。
⑵本文中“蓝天”是串联起作者思想感情的“暗线”,实际上是一个象征体。
因此本小题实际考查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和归纳。
做好本小题,需要仔细阅读全文,找出所有关于“蓝天”的描写,抓住表达作者情感态度的相关关键词,再用简洁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
⑶本小题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宗璞的文章以语言优美、贴切、形象、干净为特点,小学课本曾入选她的散文《紫藤花海》。
题干中划线的两处正体现了这样的语言特点。
回答语言特点鉴赏类的题目,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语言是为了塑造人物、描述情节、表达思想服务的。
所以鉴赏语言特色必须着眼于人物、情节和思想。
要注意的是,本小题两个划线词语需要先解释“本义”,再结合具体内容解释“语境义”及其作用。
⑷本小题属于开放性题目,结合文章中心思想及自身理解作答即可。
2.现代文阅读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
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
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运用比喻和拟人的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一场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春雨的特点:柔情而有生机)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