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胆系疾病

肝胆系疾病

第四章肝胆病证一、名词解释1.黄疸2.黄胖3.胁痛4.积聚5.鼓胀6.萎黄7.头痛8、眩晕9、中风一、填空题:1.胁痛常见的病因病机包括有、、、和。

2胁痛病位主要责之于,有与及有关。

3.鼓胀后期多因出现、或等危候,使病情恶化,必须及时抢救。

4.鼓胀的病机多由于、、三脏受损,、、互结腹中,以腹部胀大为主,四肢肿不甚明显。

5《金匮要略·黄疸病》指出:“黄家所得,从得之。

”又对治疗提出“诸病黄家,但”。

6.黄疸的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寒邪、疫毒、气滞、瘀血六种,但其中以为主,黄疸形成的关键是湿邪。

7.眩晕病位在,其病变脏腑与、、之脏关系密切。

8.眩晕的治疗原则是、。

9.中风病急性期是指发病后以内,中脏腑类最长病期可;恢复期是发病两周或1个月至半年以内;后遗证期系发病以上者。

10.中风基本病机总属,。

病位在,与密切相关。

11. 头痛的治疗原则当为、。

二、单项选择题:1.胁肋刺痛,痛有定处,入夜更甚,胁下有徵块,舌质紫暗,脉象沉涩,治疗选用()A.龙胆泻肝汤B.血府逐瘀汤C.丹栀逍遥散D.柴胡疏肝散2.胁痛一证,其病位主要在()A.肝脾B.脾胃C.肝胆D.肝肾3. 黄疸最重要的特征是A.目黄B.小便黄C.身黄D.齿垢黄4.水湿困脾型鼓胀的治法是()疏肝理气,祛湿散满 B.温中健脾,行气利水温补脾肾,攻下逐水 D.温阳化气,解表行水5.首载胆胀医案的书是A.《内经》B.《伤寒论》C.《症因脉治》D.《临证指南医案》6.鼓胀的病位在()肺脾胃 B.心肝肾 C.心脾肾 D.肝脾肾7.患者腹部胀大半年余,胁下胀痛不适,纳减,食后腹胀,尿少,下肢微肿。

检查:面色暗晦,周身皮肤发黄,腹胀大,胁下可触及痞块,双下肢按之微肿,脉弦细,舌苔腻,应诊断为()A.水肿B.黄疸C.积聚 C.鼓胀8.患者面目及肌肤淡黄,甚则晦暗不泽,肢软无力,心悸气短,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脉濡细。

属何病何证。

()热重于湿型黄疸 B.湿重于热型黄疸脾虚湿滞型黄疸 D.气滞血瘀型黄疸9.下列哪项不属阳黄与阴黄的鉴别要点()小便黄与不黄 B.病程较长与较短黄色鲜明与晦暗 D.虚证与实证10.黄疸发病涉及的脏腑是()肝胆 B.肝脾 C.肝胆脾胃 D.肝胆脾肾11.身目俱黄,右胁疼痛,牵引肩背,恶寒发热,大便色淡灰白,宜用()大柴胡汤 B.柴胡疏肝散 C.逍遥散 D.乌梅丸12.下列哪项不符合阴黄的临床特征()身目俱黄 B.黄色晦暗 C.纳少脘闷 D.发热口渴13.肝阳上亢型眩晕宜选用()镇肝熄风汤 B.大定风珠 C.天麻钩藤饮 D.龙胆泻肝汤14.下列哪项不是眩晕实证治疗原则()平肝潜阳 B.清肝泻火 C.化痰行瘀 D.疏肝理气15.中风中经络中脏腑的鉴别要点是:()神识昏蒙否 B.半身不遂否 C.语言流利否 D.口眼歪斜否16.中风风痰入络证主方是()大秦艽汤 B.真方白丸子 C.镇肝熄风汤 D.指迷茯苓丸三、多项选择题:1.柴胡疏肝散可用于下列哪些病证的治疗()鼓胀(气滞湿阻) B.胃痛(肝气犯胃)癃闭(肝郁气滞) D.胁痛(肝郁气滞) E.呕吐(肝气犯胃)2.胁痛的发生与下列何脏有关()脾 B.胃 C.肝 D.胆 E.肾3. 与肝、脾、肾三脏均有关的病证是()A.眩晕B.头痛C.水肿D.鼓胀E.泄泻4. 鼓胀的辨证要点主要辨()A.缓急B.虚实的主次C.气滞、血瘀、水停的主次D.寒热的偏盛E.阴阳的盛衰5. 阳黄的临床特点是()A.起病急B.色黄鲜明如橘皮C.伴有湿热症候D.身热不扬E.恶寒发热6.眩晕主要由哪些原因导致()风 B.火 C.痰 D.虚 E.瘀7.中风发病的先兆症状有()言语不利 B.肢体麻木 C.视物昏花 D.晕厥 E.心悸8.中风病常见的诱因为()气候骤变 B.烦劳过度 C.时行戾气 D.跌仆努力 E.情志相激9、积证日久可出现()痉厥出血黄疸鼓胀胁痛10、癥结的特征是()有形可征病属血分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情较重11、积聚的病因有()情志失调饮食所伤感受寒湿黄疸、胁痛病后12、痰浊头痛的主症为()头痛如裹胸脘满闷纳呆呕恶舌苔白腻脉象弦滑13、血虚头痛的主症有()头痛而晕痛处固定头痛昏蒙心悸失眠头痛且空四、是非题1肝气犯胃的治法是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方选香苏散和良附丸。

()2胃痛和腹痛的鉴别要点主要依据是病机。

()3肝气疏泄失常影响脾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为疏泄不及,一为疏泄太过。

()4对呕吐不止的病人服药方法应是少量频服,以减轻胃的负担。

()5食滞内停证的呕吐若因肉食而吐者,可重用山楂,因米食而吐者,可加谷芽。

() 6噎膈是食不得入,多为阳虚有寒;反胃是是入反出,多为阴虚有火。

()7膈之病名,首见于《内经》。

()8呃逆是以气逆上冲,呕吐痰涎,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的病症。

()9呃逆治疗原则主要是和胃降气兼肃降。

(010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变得病证。

()11腹部循行之经脉,包括手足三阴经、冲、任、带脉等。

()12治泻九法出自《医学心悟》。

()13对于痢疾的治疗,刘河间有“调气便脓自愈,行血则后重自除”之说。

()14寒湿痢以下痢稀薄或白冻,食少身疲,肢冷腰酸,或滑脱不禁为特点。

()15冷秘是由于外感寒邪,阴寒内盛,凝滞肠胃,失于传导,糟粕不行而成。

()四、论述题1.试述胁痛的病因病机。

2.临床上如何鉴别鼓胀与水肿?3.鼓胀病的预后与证的关系如何?4.如何理解湿邪在黄疸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意义?5.瘀血阻窍型眩晕的症状、治法、主方是什么?6.中风与痫证、厥证的异同点是什么?7.中风脱证的主证、治法、方药是什么?六、病例分析[要求:写出诊断(包括证型诊断)、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病案1. 李某,男,12岁,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寒发热,头身重痛,食欲不振等症,自服感冒药无效。

2天来发现目白睛黄染,前来就诊。

现症:目白睛色黄,小便黄赤,脘腹满闷,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发热微恶风寒,头身困重,舌苔黄腻,脉浮弦。

病案2. 张某,男,45岁。

“慢性肝炎”病史6年余。

近来食欲不振加重,自觉神疲畏寒,腹胀便溏,口不渴。

查体:身月俱黄,黄色晦暗无光泽,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

病案3. 张某,男性,30岁,98年11月24日就诊。

主诉:身黄,目黄,小便黄3天,伴发热1天。

病史:患者3天前因饮酒过度而致巩膜黄染,小便黄赤急来就诊。

现证见身目发黄色泽鲜明如橘皮,右胁疼痛而拒按,壮热口渴,口干口苦,恶心呕吐,脘腹胀满,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病案4. 方某,女,32岁。

因与邻居发生口角,近2天出现两胁肋胀痛,伴胸闷脘胀,善太息,纳呆食少,舌苔薄白,脉弦病案5. 李某,男性,48岁。

主诉:胁痛2年。

患者于2年前患有乙型肝炎,口服多种药物,病情未见明显好转,胁痛反复发作。

近日因劳累过度而感胁痛加重,故来诊治。

现右胁隐痛绵绵不休,口干咽燥,两目干涩,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病案6. 郑某,男,45岁。

饮酒史二十余年。

主诉腹部胀大半年余,伴胁下胀痛不适,纳减,食后腹胀,尿少,下肢微肿。

查体:腹胀大,皮色苍黄,按之不坚,双下肢按之轻度凹陷,舌苔白腻,脉弦细。

病例7. 李某,男,5l岁。

主诉腹胀大2个月,加重5天。

患者10年前诊断为乙型肝炎未正规治疗。

2个月前因劳累出现乏力,腹胀大,B超检查诊断为“肝硬化腹水”,近5天病情加重,腹胀大而坚满,按之较硬,腹部青筋怒张,胁腹刺痛拒按,面色晦暗,头面胸颈部可见红丝赤缕,大便色黑,肌肤甲错,口干不欲饮,舌质紫暗,苔白,脉细涩。

查:腹部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

B超示肝硬化腹水、脾大。

病例8.张某,男,63岁。

平素多痰,昨日突发头晕,视物旋转,不能起床,不能睁眼视物,伴有头重昏蒙,胸闷身困,已呕吐数次,吐出皆为痰涎,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病案9.张某,男,63岁,素体虚弱。

晨起时发现右半身不能活动,语言謇涩。

遂送医院就诊,查:面色恍白,口角流涎,手足肿胀,身体有汗,舌暗淡,苔薄白,脉沉细。

病案10.王某,男,46岁。

高血压病史2年,近来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晚上观看电视时,突感头晕头痛,视物昏花,站起后跌倒在地,神识恍惚,半身不遂,不能言语。

家人呼唤,掐人中许久,渐渐醒来,但仍喎僻不遂。

查舌红绛无苔,脉细弦数。

病案11.赵某,男,45岁,干部。

主诉头痛五年,加重月余。

l年来,头痛时发时止,发作时胀痛较剧,每兼眩晕,血压偏高。

平时工作紧张,性情急躁,夜寐欠安。

此次连续头痛已有月余,服用西药疗效不显,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