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04保护地铁安全专项防护方案

004保护地铁安全专项防护方案

保护地铁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工程名称:总承包单位:集团有限公司(公章)编制人:年月日初审:年月日技术管理部审核:年月日安全管理部审核:年月日审批:年月日(企业技术负责人)目录目录 (1)第一节工程概况 (1)1.1工程概况 (1)1.2施工条件条件 (1)1.2.1地形地貌 (1)1.2.2气象条件 (1)1.3项目信息 (1)1.4施工总体目标 (2)1.5编制依据 (2)第二节施工计划安排 (4)2.1工期安排 (4)2.2人员安排 (4)第三节工程施工对地铁的安全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4)3.1 基坑开挖及支护对地铁的安全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4)3.2降水工程对地铁安全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4)第四节保护地铁的施工技术措施 (5)4.1基坑土石方开挖阶段 (5)4.2基础施工阶段 (6)4.3土方回填阶段 (6)4.4主体结构及其他分部工程施工阶段 (6)4.5地铁监测 (6)4.5.1监测控制指标 (7)4.5.2监测工期及频率 (7)4.5.3监测点布设 (8)4.5.4监测成果分析及反馈 (9)4.6爆破工程 (11)4.6.1爆破方案选取 (12)4.6.2城镇台阶控制爆破参数 (12)4.6.3爆破安全 (16)第一节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XX小学项目位于XX地区,南侧为规划中的侨香四道北侧,西侧为XX二路,用地面积10062m2,建设规模为36个班,主要由教学、教学辅助用房、教学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架空层、地下室及运动场地等多部分功能组成,本项目场地分布二层地下室。

场地内部现状为空地,南侧紧邻地铁2号线和2号线、7号线地铁联络通道,距离开挖边线最近距离3.25m。

1.2施工条件条件1.2.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原始地貌属于低丘陵地貌,地势开阔平坦,原始地貌已不复存在,拟建场地为人工堆填,场地平整,地形发生较大变化。

1.2.2气象条件本工程所属区域气候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主导风向东至东南风属多,夏秋季有台风。

-全年平均气温22.4℃;-最高气温36.6℃;-最低气温1.4℃;-每年5-9月份为雨季,年平均降水量1580mm,最大降水量超过200mm。

1.3项目信息1.4施工总体目标1.5编制依据1、XX小学项目基坑支护施工图2、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3、XX小学项目监测方案4、XX小学项目基坑支护工程石方爆破设计方案1.6基坑与地铁的关系图第二节施工计划安排2.1工期安排本工程主要分为基坑开挖及支护、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屋面防水、装饰装修、水电安装等五个分部工程,基坑开挖及支护计划于2018年1月20日开始至2018年4月30日结束;地基与基础工程计划于2018年5月1日开始至2018年5月31日结束;主体工程计划于2018年5月27日开始至2018年10月30日结束;屋面防水、装饰装修及水电安装工程计划于2018年7月23日开始至2019年5月10日结束。

2.2人员安排项目经理1名、技术负责人1名、技术员2名、质检员2名、安全员2名、施工员2名、材料员1名、预算员1名、资料员1名、测量员2名。

项目测量班控制测量定位,专业工程师接合现场放样。

技术员组织施工工班长进行图纸学习,了解设计意图,并对各工序进行现场交底。

第三节工程施工对地铁的安全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3.1 基坑开挖及支护对地铁的安全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XX小学项目基坑采用大放坡进行施工,导致直接在地铁上方进行土方卸荷。

基坑土方开挖是一个卸荷的过程。

随着基坑开挖,土体内应力场发生变化导致周围土体向基坑开挖方向位移和滑移,造成周边地铁及建筑产生垂直和水平位移。

基坑南侧开挖上下口与地铁边距离相对较近,基地标高分别为:47.0m、44.8m、38.8m、35.3m三种标高,基坑最低处标高高于地铁轨道标高3.7m。

延上所述,土方开挖会对地铁产生影响。

为防止地铁发生位移,使地铁产生被动的向上浮力,本工程将采用护坡挂网短钉及挂网喷砼的护坡支护设计,有效防止基坑开挖造成土体内应力场发生变化而导致地铁上方剩余土体向基坑开挖方向位移和滑移,同时有效防止了周边建筑因基坑周边土体变化产生的垂直和水平位移及其位移对地铁的间接影响。

3.2 降水工程对地铁安全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在降水过程中,由于会随水流带出部分细微土粒,再加上降水后土体的含水量降低,使土壤产生固结,因而会引起周围地面的沉降,在建筑物密集地区进行降水施工,如因长时间降水引起过大的地面沉降。

为防止或减少降水对地铁的影响,避免产生过大的地面沉降,故采用闭水帷幕技术:为防址地铁上方地下水损坏严重导致地铁产生变形。

故我项目部采取在基坑南侧(地铁上方)设双排单管旋喷桩帷幕,两排直径550单管旋喷桩@400穿透透水层至少300,旋喷桩布置采取间距400搭接150进行布置。

从而阻止或减少被保护地铁处的地下水流失,使地下水位基本保持不变,这样就不会因降水使地基自重应力增加而引起地面沉降。

第四节保护地铁的施工技术措施4.1基坑土石方开挖阶段1、拟建场地现状标高约为51m,基坑底部标高35.3m。

2、测量放样①开工前,复核甲方提供的控制点,并加固保护,施工单位会同甲方对平基方格网高程进行复核并签字认可。

②开挖前,收集开挖范围内地下管线分布位置,标出开挖线同时标出地下管网平面位置及埋置深度,并用石灰标明。

③开挖中,随时对边坡坡度,高程进行检查控制。

④作好每次测量记录。

3、基坑南侧位于轨道交通保护线范围内,开挖时根据建设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出具的基坑支护施工图设计进行放坡施工,做到分层分段开挖,整体平行下行,避免开挖过深对周边岩体稳定性造成影响,待相邻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完工并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再进行下一轮开挖。

4、由于该段基坑开挖属大放坡开挖,采用挂网短钉及挂网喷砼支护结构,开挖前应在基坑南侧设置双排单管旋喷桩帷幕,避免地铁处地下水损失。

5、每一分层放坡开挖结束,应在坡底设置临时排水沟,接临时积水坑,通过水泵提升至地面排水管网排出。

6、对开挖过程中发现的岩石裂隙,孔洞及时有效封闭,避免水渗入岩体中,造成岩体强度降低。

7、机械开挖时尽量避开地下给排水管网,标明地下管网的部位采用人工清理,尽量避免对地下管网造成损害。

4.2基础施工阶段1、与轨道邻近的基础尽量深埋,减少建筑基础底标高与轨道基础底标高高差,满足刚性角要求。

2、注意永久性排水沟的设置及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应满足防、排水要求,避免渗漏,积水。

4.3土方回填阶段1、填土土质首先应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选择强度高,水稳性好,易于压实的土做填料,将基底淤泥、种植土、腐殖土、膨胀土等不合格土以及树根、草皮清除。

2、碾压按相关要求,进行分层碾压。

回填料运至填方区机械摊铺:逐层填筑时,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

3、回填至设计要求高度后,应及时对填方区地面及时硬化处理以及地表排水设施的修缮工作,避免地表水渗透,对下部岩体稳定性造成影响。

4.4主体结构及其他分部工程施工阶段一、主体及塔吊四周安全网防护措施应密实,无漏洞,避免高空坠物的情况发生。

二、合理选择塔吊基础位置,如处于轨道交通保护线范围内的塔吊基础作加固处理,避免倾覆以及对下部岩体产生影响。

加固处理措施:1、塔吊基础混凝土标号比设计中底板基础高一个等级2、塔吊基础主体浇筑时可以连底板上建筑层一起浇筑(需建筑图纸出具)3、塔吊在一层顶板处加设一道附着,保证塔吊稳定性4、合理布设塔吊基础钢筋及塔吊基础尺寸4.5地铁监测项目基坑采取大放坡形式施工,直接于地铁控制线内进行卸荷,各方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施工。

委托专业资质的第三方监测单位对地铁及基坑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地铁变形在控制范围内。

由专业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单位出具专项监测方案(详见深圳市有限公司出具的XX小学项目监测方案)。

具体施工时,对基坑边坡坡顶及相邻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

主要监测内容1、根据设计要求,本项目基坑监测内容主要包括:(1)坑顶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2)基坑水位。

2、根据设计要求,本项目地铁监测内容包括:(1)隧道结构绝对沉降量及水平位移量;(2)隧道洞内断面三维扫描。

4.5.1监测控制指标1、根据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本项目基坑结构变形控制指标如下: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基坑南侧:基坑坑顶水平和竖向位移总量小于0.3%H(H为基坑开挖深度)且不大于30mm;基坑西侧、北侧和东侧:基坑坑顶水平和竖向位移总量小于0.009H且不大于75mm,变化速率17mm/d;地下水位监测:不超过每天500mm,且累计变化不超过3000mm。

当监测项目的变化速率达到上述规定值,或累计变形达到上述控制值的80%时,应及时进行报警。

2、根据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本项目地铁结构变形控制指标如下:表2-1 隧道结构变形控制指标依据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施工管理办法》2016版,当实际变形值达到控制值的60%时,须向有关单位发出黄色预警;当达到控制值的80%时,应发出橙色报警;当超过控制值时,应发出红色报警。

且当首次报警后,若测点以较大的速率继续下沉变形,应视情况继续报警。

4.5.2监测工期及频率本项目基坑监测预计7个月,地铁监测预计10个月。

1.基坑监测频率:基准点应在基坑开挖前观测一次,沉降和位移观测从基坑开挖开始,开挖过程中开挖深度小于5m时每2天测量一次;深度大于等于5m时每天测量一次;挖至坑底并浇筑基础底板后2周内每2天测量一次,2周到4周每5天观测测量一次,如位移趋于稳定则10天测量一次或更长,基坑回填至±0.00时一般可停止观测。

2.地铁结构自动化监测频率:(1)监测周期从施工开始至工程竣工结束后一年,且监测曲线趋于平缓时止;当变形曲线趋于平缓时,在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可判断变化趋于稳定,经地铁集团公司同意后再停止项目的监测工作。

(2)地铁保护措施施工期,不少于每天一次;当出现工程事故或其他因素造成监测项目变化速率增大,应及时向相关单位反映监测情况,并按照监理单位书面文件要求进行加密监测;当影响地铁的工程部分停工,频率可减小;地铁保护施工期后至地下道路竣工,每周监测1次,工程竣工后一年内,每月监测1次;其它参见《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和深圳地铁集团相关技术要求;实际监测结束时间需报监理和甲方确认同意后方可结束监测。

(3)当监测项目的累计变化值接近或超过报警值时,监测承包商应及时向相关单位反映监测情况,并按照监理单位书面文件要求进行加密监测。

(4)洞内三维断面扫描共3次,开工前扫描1次,施工进度为一半时扫描1次,施工完成再进行扫描1次。

(5)未尽事宜按照相关规范及地铁要求执行。

4.5.3监测点布设1、根据业主及设计要求,结合本项目周边环境和场地实际情况,本项目基坑监测点布设如下:1)坑顶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共布置16个监测点;2)水位观测孔:共布置2个孔;2、地铁监测点布设如下:在地铁2号线及2号线、7号线地铁联络通道监测范围内布设位移及沉降监测点,每10m一个监测断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