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巾织物上浆工艺要点
2008-01-11中国家纺网编辑:张康虎
毛巾织物的上浆与一般装饰或服装用织物的上浆有着许多不同,这些不同主要是由毛巾织物的特点和毛巾织造设备所决定,因此,在毛巾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浆纱工艺制定和设备调整都不能完全参照普通织物的浆纱工艺或在此基础上作简单的调整。
为本文的需要,这里需对毛巾织造设备和与之对应的部分工艺参数作简单说明,以利于对浆纱工艺的阐述。
首先,与普通织机相比,毛巾织机有两套送经系统,一套是地经送经系统,主要用于织造毛巾织物的底布,另一套是毛经送经系统,主要用于织造织物的毛圈部分;其次,相对于一般织物而言,由于毛巾织物毛圈对底布的覆盖,因此毛巾织物不要求地经表面花纹清晰,所以地经纱所需要的张力可以比普通织布机低;第三,毛巾织机与普通织机相比,增加了一套专有的打纬起毛装置,由该装置控制者毛圈的高矮和有无;第四,毛经的张力在起毛圈的时候较小,但在织缎档时张力须增大,以利于缎档花型清晰;第五,相同宽度的织轴中,毛经纱或地经纱的头份远小于装饰或服装用织物等等。
因此,基于上述这些方面的不同,毛巾织物的织造对织轴的上浆质量有着自己特殊的要求。
1. 毛巾产品对上浆的要求
毛巾产品的上浆主要是针对于毛经纱而言,因为对于一般的毛巾织机,用合股纱做地经能满足其织造的张力要求,即使用单纱做地经,也可参照一般织物处理。
所以本文在这里只对毛经上浆做初步论述。
在客户要求的外观质量中,毛圈(或绒面)的丰满平整是基本的要求之一,特别对于割绒产品,如果整个货面出现不规则的高毛或凹毛(引起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毛羽粘连),不仅给后道工序增加不必要的劳动,而且会从整体上影响坯巾的绒面效果和质量。
同时,基于上述第四点考虑,即毛经的张力在起毛圈和织缎档时有很大的变化,因此为了保证织缎档时毛经纱有足够的强力而不会使纱线在此时断头,就必须在浆纱时产生一定的上浆率以满足织机张力的需要。
结合这些分析,我们在总结几年来生产经验的基础对毛经浆纱质量提出了以下基本要求,那就是:在保证经纱强力的条件下,适当增加浆液在经纱表面的披覆,提高耐磨性能,使经纱表面毛羽服帖并保持纱线良好的弹性,减少在织造过程中相邻毛经间的粘连,保证坯巾表面的毛圈平整度和丰满度。
2. 上浆工艺的分析与选择
我公司浆纱机为郑纺机产G142D单浆槽热风式浆纱机。
为保证毛经纱上浆能满足织造上机需要,根据该设备性能,我们经过反复斟酌,按照以下几种上浆工艺参数分别
度
通过一段时间的跟踪试验,我们发现在经密较小时,各方案在织造过程中都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但随者经密的增加,第一种方案,由于上浆率偏小,很难适应这种变化,这主要是因为密度的增加使毛经纱之间、毛经纱与地经之间、毛经纱与综丝、钢筘之间摩擦程度相应变大,这种变化使纱线表面浆膜脱落程度增加,毛羽显露机会增多,造成淀粉及纤维堆积并易在钢筘后面产生棉球,增加断头几率;同时,由于该方案只使用了淀粉这种黏合剂,没有相应的助剂去改善毛圈的柔软度和弹性,因此也造成纱线手感粗硬,影响毛经的成圈效果,这种效果不仅影响外观,而且对割绒坯巾而言,会在后道割绒工序中使坯巾表面出现漏割等割绒疵点(因为纱线硬度偏大,所以在坯巾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它们之间相互积压,使部分毛圈在割绒时难以弹性恢复而达不到刀具的高度因而造成漏割),降低产品质量并增加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对于第二种方案而言,在相同设备状况下,淀粉用量的增加提高了毛经纱的强力和对毛羽的披覆能力,适量的助剂改善了毛经纱的耐磨性能、手感和弹性,因此,该方案不仅保证了织造的顺利进行,并且毛经纱的成圈效果也得到本公司质检部门和下道工序的肯定。
对于第三种方案,虽然助剂用量的增加提高了纱线的柔软度,但助剂的增加却也同时造成了毛羽粘连程度的增加,使织造的过程中形成数量不一的凹毛或凸毛,影响了毛圈的平整度。
对于第四种方案,由于上浆率偏大,干纱分绞难度增加,使纱身粗糙、毛经纱毛羽和硬挺度增加,弹性减少,最终不仅导致织造的过程中因纱线发脆而增加断头,并且,由于纱线硬挺,织出的坯巾丰满度和手感极差,对后道工序的影响与第一种相似。
这种不利效果虽然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助剂的用量来改善,但是相对于第二种而言,其成本已大大增加。
因此,经过综合对比,我们最终在第二种方案的基础上,经过适当调整,形成了比较合适的浆纱工艺。
3. 浆纱机设备调整
为了有利于织造时开口清晰,减少织造过程中因并纱撕裂产生毛羽的机会,我们在每个经轴上进行了一次预分绞,这样就在浆纱机的分绞区增加了一倍的分绞次数,这种措施有利于减少并绞头和在织造过程中因浆膜撕裂而产生的毛羽粘连问题。
如果说织前准备最重要的工序是浆纱,那么,在浆纱机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浆槽。
根据单浆槽浆纱机的作用原理,我们利用双压浆辊调整渗透和被覆的比例。
对于头道压浆辊,主要控制渗透,利用第二道压浆辊控制毛经上浆料的被覆量。
由于毛巾织物相对一般品种而言纱支粗,密度小,浆液粘度低,因此,后压浆辊压力不应过大,同时,前压浆辊表面要有一定的弹性,使浆纱表面光滑且圆整度好。
浆纱机的烘干也是控制浆纱质量的重要一环,为了保证浆轴可以适当的存放一段时间,并避免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再次粘连,防止织造过程中起毛起球,所以我们在烘干时要求把纱烘的偏干一点,这种偏干的程度,以比织造车间相对湿度低10-15%的情况下的平衡回潮率较为适当。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我们在保证织轴卷绕质量的情况下,将毛经的卷绕张力的在普通品种基础上适当的进行了降低,降低张力后卷绕的织轴,保证了纱线的弹性,成轴的软硬程度符合毛巾织物上机质量要求。
4. 结语
1)对于毛巾产品上浆质量而言,毛经纱上毛羽的帖服是关键(因为毛羽互相粘连程度的直接影响织
出坯巾的丰满度和外观效果)。
而浆纱后毛羽的多少,不仅与上浆率的高低有关,而且与助剂的选择和用量也有一定的关系。
2)浆纱工艺的调整应随着毛经纱纱支的不同、头份的多少和季节的变换而适当变化,
但是对浆纱主
要质量参数的要求是基本不变的,我们在总结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主要质量参数如下:上浆率5.5±0.5%,回潮率6.0±1.0%,增强率在20-30%,伸长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