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高中化学解题思路和技巧

浅谈高中化学解题思路和技巧

探索篇誗方法展示
一、高中化学解题思路分析
1.逻辑思维的培养
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

培养学生化学逻辑思维能力是化学课堂教学努力的方向。

例如:必修一学习《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时,会遇到以下的习题:下列检验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l-
B.加入稀HNO3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C.向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入几滴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
D.已知丙酮是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水,分离水和丙酮的最合理方法为蒸馏或蒸发
解析:在这道选择题中,A选项中能与AgNO3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除了AgCl,还有Ag2CO3、Ag2SO4等,所以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l-。

B选项中能与稀HNO3酸化的BaCl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并不一定证明溶液中含有SO42-,因为溶液中可能含Ag+,所以可以进一步证明C选项是正确的。

而D选项则需要理解丙酮的物理性质,由于它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

应该用课本知识“分液”即可。

2.发散思维的培养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造动机;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例如: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①金属钠投入FeCl3溶液中
②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
③向NaAlO2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
④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A.①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①中金属钠投入FeCl3溶液中是不是简单地将铁置换出来呢?答案当然不是,这需要学生联想课本知识钠和水的反应,就不难思考得出钠投入FeCl3溶液中其实会发生两个化学反应:2Na+2H2O=2NaOH+H2↑,3NaOH+FeCl3=Fe(OH)3↓+3NaCl,但产生的氢氧化铁是红褐色沉淀;②中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时,初中学过氢氧根离子与铝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但高一本章又学习了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继续和NaOH溶液反应产生偏铝酸根离子和水,无沉淀产生;NaAlO2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发生的反应是NaAlO2+H2O+HCl=NaCl+Al(OH)3↓,产生白色沉淀;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足量CO2,产生NaHCO3,但
联想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有白色沉淀生成。

不难发现,该题的正确选项为D。

二、高中化学主要解题技巧
1.差量法
差量法就是利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间所出现的差量关系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

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

例如:将N2和H2的混合气体充入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反应器内,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为20%,若温度保持不变,则反应器内平衡时的总压强与起始时总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

解析:设平衡时混合气体总量为100mol,则其中含NH3为100×20%=20mol
N2+3H2葑2NH3Δ物质的量减少
1322
20mol x
容易解得x=20mol,即生成20molNH3,气体总减少量也为20mol,所以反应起始时混合气体共为:100+20=120mol,根据恒温恒容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平衡时的总压强与起始时总压强之比为:100∶120=5∶6。

传统方法已不再赘述,由此不难看出“差量法”的优越性。

2.守恒法
守恒法是高考中常考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

系统学习守恒法的应用,对提高解题速率和破解高考难题都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将CaCl2和CaBr2的混合物13.400g溶于水,配成500.00mL 溶液,再通入过量的Cl2,完全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到干燥固体
11.175g。

则原配溶液中c(Ca2+)∶c(Cl-)∶c(Br-)为()
A.3∶2∶1
B.1∶2∶3
C.1∶3∶2
D.2∶3∶1
解析:此题若用常规方法做,计算量之大可想而知。

若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

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可知有以下关系:2n(Ca2+)=n(Cl-)+n(Br-),由于是同一份溶液,也可得以下关系:2c(Ca2+)=c(Cl-)+c(Br-)。

直接带入四个选项中的数据,快速求解,只能选D。

当然,高中化学解题方法还有很多,本文中没有办法一一论述。

解题过程中,若能深思熟虑、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技巧,则不仅可以提高得分率,更能培养自己良好的解题思维和习惯。

参考文献:
[1]薛海燕.高中化学解题思路和技巧探讨[J].中学生数理化(尝试创新版),2014(5):4.
[2]虞红娟.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守恒法[J].中学化学,2014(12):11.
誗编辑谢尾合
浅谈高中化学解题思路和技巧
刘凯
(湖南广益实验中学,湖南长沙)
摘要:化学是从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对于高中生,能充分地理解和掌握高中化学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不仅能够巩固已学知识,还能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化学问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高中化学解题过程中的思维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通过理论和例题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能尽量减少错误,并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思维技巧;学习方法
81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