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第二章环境管理学的基本理论 广西师大环境与资源学院PPT课件

整理第二章环境管理学的基本理论 广西师大环境与资源学院PPT课件

2、公平性原则 • 本代人之间的公平性 • 代际之间的公平性
3、共同性原则 • 人类要共同促进自身之间的协调发展 • 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areas of high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苏丹的村民聚集在飞机空投粮食所行经 的航道上,扰 缓慢退化
依附自然
崇拜自然
短期污染、长 期生态破坏
人定胜天
人与环境协同 进化
人地和谐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 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WECD,《我们共同的未来》,1987)
(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1、不否定经济增长,尤其是穷国的经济增长,但需要 重新审视如何推动和实现经济增长。
二、三种生产理论
(一)基本内涵
1、物质生产 即所谓的劳动生产,是指人类利用技术手段从环境中索 取自然资源,并将其转化为人口生产和环境生产所需物质 的总过程。 2、人口生产 指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总过程,既包括人口的再生产(繁 衍、生育),也包括人口在其生存过程中对物质资料的消 费。 3、环境生产 是指环境在自然力作用下消纳污染和产生出自然资源的 总过程。
人类不同文明时期的发展特征
时期
史前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环境文明
时段
前400、500万 前1万年-公元 公元1700 -
-前1万年
1700
20世纪末
20世纪末-
社会结构
个体、部落
乡村、民族
城市、国家
全球化
经济形式
采食、渔猎
自给型
商品型
循环经济
能源特征
火、人力
畜力
化石燃料
清洁、可再生
环境响应 对自然态度
《饥饿的苏丹》九四年普立茲新闻特写摄影獎的作品,作者卡特在拍完照片 后将鹰赶走,但人们问起这个小孩时,作者则不知其现状。后作者由于良心 的遣责而自杀。在遗书中他写道:“我被鲜明的杀人、尸体、愤怒、痛苦、 饥饿、受伤的儿童、快乐的疯子的记忆纠缠不休,总是警察、总是屠夫…… 真的,真的对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的程度。”
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如马尔萨斯(1802年)、李 嘉图(1817年)和穆勒(1900年)等,他们也 较早地在著作中提出过人类生产消费的物质限制, 即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围存在着生态边界。
2、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 早期的反思——《寂静的春天》 *一服清醒剂——《增长的极限》 *全球的觉醒——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 *重要的里程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第二章 环境管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1、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 “网开三面”
——《史记•殷本记》
•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 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 《吕氏春秋》
• “春二月,毋敢伐树木山林……” —— 《秦律•田律》
• “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孔子
管理科学之父泰勒强调科学管理,主张采用科学方法提高劳 动生产率,并着重从工业经济学角度分析物质因素,使资本 家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2、行为科学阶段。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梅奥等人研 究影响生产力的人的行为及其产生原因,涉及人的需要、动 机、个性、情绪、思想、特别是人群之间相互关系等。
3、管理丛林阶段。二战后,随着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日新 月异,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各种管理学派纷纷涌现, 形成管理科学的理论丛林,它们构成现代管理科学的主要内 容。
1、区域系统是一个由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发 展等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即PRED系统,作为独立开放的 系统,其平衡与发展需要与外部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 资源等交换。
2、环境管理具有极为复杂性的特征。其的核心是管理人作 用于环境的行为。一方面涉及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另一方面 也涉及到自然环境的复杂性。
3、管理科学为环境管理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借鉴、应 用和发展管理学的成熟理论与方法,构建环境管理学的理论 和方法体系,是其发展的重要趋势。
四、区域系统控制理论
(一)基本观点
在21世纪初,新的管理科学领域和理论不断提出,如 组织管理、信息管理、风险管理、网络管理、生态管理、 资源环境管理等,新的管理领域和理论发展都需要管理科 学进一步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
(三)管理科学理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环境管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管理活动。它与人类社会的 生存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人类演化进程中,人类从没 有停止过对自身行为的管理,特别是对作用于“自然环境行 为的管理”。
2、要求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3、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步相适应。 4、承认并要求在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中体现出自然资源
的价值。 5、以适宜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为条件,强调“综合决策”
和“公众参与”。
(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持续性原则 • 资源的永续利用 •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人与环境系统概念模型
人力
人的生产
生活资料
消费再生物 物质生产
消费废 工业
生活 弃物 废弃

资源


人力


环境生产
自 然 力
世界系统演变过程示意






古文明时代



农业文明时代
环 工业文明时代
返回
(二)三种生产理论的指导意义
1、阐明了人与环境关系的本质:在三种生产中,环境生 产是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存在的前提,物质生产是物质 转化、能量流动的途径,人口生产是系统运行的原动力。
2、揭示了环境问题的实质与产生原因:环境生产在输入 输出上的不平衡;人为的开发和破坏活动,导致自然环 境的生态功能不断“透支”。
3、指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方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 系,实现三个系统间的同步发展。
三、管理科学理论
(一)管理科学的发展历史 1、科学管理阶段。19世纪末是管理科学理论的形成初期,
(二)管理科学理论的新发展
管理科学是研究管理的科学。从管理科学的角度看,21 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一充满复杂性的社会。在全球化、城市 化、信息化等的推动下,无论是人类行为和思想的复杂性, 还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都大大增加了。管理科学就是解决这些复杂性问题的学科 之一,因而其重要性日益突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