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环境管理学--叶文虎-第二章-环境管理学的基本理论PPT课件
环境管理学--叶文虎-第二章-环境管理学的基本理论PPT课件
已经初具雏形 的理论流派
外部性理论 财富代际公平分配理论
三种生产理论
-
பைடு நூலகம்19
阅读材料: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论流派
-
20
资源永续利用理论流派的认识基础
认为人类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取决于人类社会赖以生 存发展的自然资源是否可以被永远地使用下去。基于这一认 识,该流派致力于探讨使自然资源得到永续利用的理论和方 法。
2004年主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5年主题: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2006年主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7年主题:水:治理与创新
-
18
(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论流派
所谓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流派 是指对在研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 将具有共同基本观点的理论综合在
一起构成的学术派别。
资源永续利用理论
-
17
中牛文国元科研学究院员可及《持中续国发可展持研续发究展组战组略长报告牛》文元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参事
1999年主题: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2000年主题:中国可持续能力的资产负债分析
2001年主题:中国现代化研究报告
2002年主题: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中国10年
2003年主题: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评价
-
21
外部性理论流派的认识基础
认为环境日益恶化和人类社会出现不可持续发展现象和 趋势的根源,是人类迄今为止一直把自然(资源和环境)视 为可以免费享用的“公共物品”,不承认自然资源具有经济 学意义上的价值,并在经济生活中把自然的投入排除在经济 核算体系之外。基于此,该流派致力于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 把自然资源纳入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和方法。
围内可持续发展在各个方面的行动计划。
-
9
《美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的美国和新的共识 》
国
家
层
第五个环境行动计划
次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领域、实施
上
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等
1994年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 及其“优先行动”,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
发展的基本战略。
-
10
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论
该方向的研究以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莱 斯特·布朗、Macneill和Pearce等的“绿色经济”有关 研究为代表,其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是世界银行的 “国民财富”评价指标体系。
-
15
社会学方向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它以人口增长与控制、消除贫困、社会发展、分配 公正、利益均衡等社会问题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和内容, 其焦点是力图把“经济效率与社会公正取得合理的平衡”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判据和基本手段,这也是可持续 发展所追求的社会目标和伦理规则。
该方向是以综合协同的观点去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本源 和演化规律,将能够体现可持续发展本质特征的“发展 度”、“协调度”、“持续度”三者内部的逻辑自洽和动 态均衡作为中心,有序地演绎了可持续发展的时空耦合与 三者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关系,建立了人与自然关系、 人与人关系的统一解释基础和定量的评判规则。
系统学方向的研究以中国科学院的《中国可持续发 展战略研究报告》(1999-2007)为代表。另外一个 代表理论是“三种生产”理论 。
第二章 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
-
1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
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
3
(一)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CED)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 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
——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 对未来发展的明确定义
-
4
(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则
-
11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四个主要方向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探索 形成
生态学方向 经济学方向 社会学方向 系统学方向
-
12
阅读材料: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的4个方向
-
13
生态学方向
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 续发展的基础。
该方向以生态平衡、自然保护、环境污染防治、资 源合理开发与永续利用等作为其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和内 容,其焦点是力图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取得合 理的平衡”作为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基本手段。
特点
持续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共同性原则
-
5
持续性原则
资源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因此,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基本保证。
-
6
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代内公平是指世界各国按其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利 用自然资源活动,不应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环境;给世 界各国以公平的发展权和资源使用权,在可持续发展的进 程中消除贫困、消除人类社会存在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
状况。 代际公平是指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存量有限的前提
下,要给后代人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当代人不能 因为自己的发展和需求而损害后代人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和 环境条件。
-
7
共同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发展,必须全球共同 联合行动,这是由于地球的整体性和人类 社会的相互依存性所决定的。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地球上全人类的共同努 力,追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是人类共同的道义和责任。
该方向的研究以挪威原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和巴信尔 等人的研究报告和演讲为代表,其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 体系是Constanza和lubchenco等人提出的生态服务 (Eco-service)指标体系。
-
14
经济学方向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 础与核心问题。
它以区域开发、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优化、物资供 需平衡等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经济学问题作为基本研究内 容,其焦点是力图把“科技进步贡献率抵消或克服投资的 边际效益递减率”作为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基本 手段,充分肯定科学技术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该方向的研究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报 告》,其衡量指标以“人文发展指数(HDI)”、 Cobb的“真实进步指标(GPI)”、Allen的“可持续 性晴雨表”等为代表。
-
16
系统学方向
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经济-社会”这个复 杂系统,只有应用系统学的理论和方法,才能更好的表达 可持续发展理论博大精深的内涵。
-
8
(三)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进展
国 际 组 织 层 次 上
1992年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27条基本原则,成 为开展全球环境与发展合作的框架性文件。
《21世纪议程》
旨在建立21世纪世界各国在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
影响的各个方面的行动规则,为保障人类共同的
未来提供一个全球性措施的战略框架,是世界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