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材解读教学文案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材解读教学文案

数学素养是对成人而言:学生发展的核心数学 素养,不是在当年学生学业考试成绩中反映, 而是在他们未来的成人生活和职业中体现。
公民必备的数学品格和关键的数学能力。
数学素养是必备条件:是应该达成的最低共同要 求。数学核心素养是不可替代的数学品格和能力 集合,是学生未来成功生活的门槛,是一个普通 人都应该迈得过去的门槛。
这些不易教到的隐性知识是什么呢?概括而 言,我们认为是数学的本质、过程、思想和结构。 认识到数学教材中蕴含的这些丰富的隐性知识, 通过深度挖掘和解读教材隐性知识,达到与隐性 知识的深度对话,有助于提高数学课堂的实效和 学生的综合能力。
冰 山模 型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 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 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 重要资源。”如何用好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读懂数 学教材、成为编者的真正知音无疑是提高课堂教学有 效性的关键。如何读懂教材,我的体会是:从粗到细、 从薄到厚。即采用“通读法—略读法—精读法—品读 法”读懂教材。“通读全套教材—略读年段教材—精 读本册教材—品读本课教材”。
二、如何读懂教材?
读懂教材的主要内容: (一)读与教材匹配的核心素养 (目标) (二)读一个知识点的编排体系(联系) (三)读懂概念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 (方法) (四)读学生的学习路径、学习方式(策略) (五)读习题(层次、类别、价值…)(模型)
什么是教学设计
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的制订教学计划 工作就是数学教学设计。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 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 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 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 学态度
《标准(修订稿)》的重大进展:
“双基”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材解读
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 张秋爽
互动问题: 1.什么是核心素养?
2.如何读懂教材 3.如何在教学中突出核心素养?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价值
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 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不可或缺、共同、最低
一生有用,长大后忘不了;不能没有, 可以增加,不可缺少。
能互动地 使用工具
能自主 地行动
能在异质社 会团体中互 动
经合组织对核心素养的界定
三个方面6大素养
何为数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 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 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数学核心素养即:公民必备的数学品格和关 键的数学能力。
何为核心数学素养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四基”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 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
“显性” “隐性”
“两能”
分析问题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
“四能”
发现问题能力 提出问题能力 分析问题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
• 《圆的认识》 问题为引领,设计如下问题:
数学核心素养 2 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现实世界
3 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和要求既相互区别又相 互联系,不能截然分开。数学学科素养是通过数学 的学习、体验建立起来的一些思想、方法、以及用 数学的思想方法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是基于认数、计算、测量、统计等具 体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形成的数学的思想与方法, 以及对数学在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的认 识。
理念是首要的,技术是无穷的
从“教什么”的视角来看,数学教师教学水 平的高低,首先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上。低 水平的教书匠,只会照本宣科,看到什么就教给 学生什么,是知识的搬运工;高水平的教师,能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在教教材中显性知识的同时, 挖掘出其包含的隐性知识,教到一些别人教不出 来的内容。
知识技能
小飞守角制作
二是通过数学学 习促进人的普遍 能力提高 。
语文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品质
语文
文化传承与理解 审美鉴赏与创造
英语
思维品质
学习能力
历史
历史理解
历史阐释
政治
法制意识
公共参与
地理
区域认知
地理实践力
物理
实验探究
科学态度与责任
数学抽象
数学
直观想象
数据分析
史宁中教授:
1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做成椭圆的行吗?

做成正方形的不行吗? 联想:马路边的井盖大多都是长方形的,为什么?
(3)
篮球场上的三分罚球线为什么是半圆的?
(4)套圈游戏,如何设计?
此次《标准》提出了10个核心概念。 这就是: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 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 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马云鹏教授认为:比较一致的认识是《义务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十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 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 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 这十个核心概念总体上反映了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 要求,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课程目标——总目标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三大方面6大素养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发展数学抽象、直观想象素养。 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发展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素养。 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发展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素养。
史宁中:数学教育培养人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会看、会想、会表达
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一是通过数学学习, 发展数学能力。
你希望你的学生去哪里(目标)
你的学生现在在哪里(起点)
怎么到哪去(过程)
是否到达了(目标是否达成)
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
依据
依据
教学目标确定
服务
评价
教学活动设计 课堂评价设计
教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教什么”和“怎么 教”,前者关乎教学内容,后者关乎教学形式。教 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教学形式服务于教学内容。 “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先进理念首 先关乎教学内容,首先要关注“教什么”。
(孙晓天 中央民族大学)
PISA在经济合作组织与发展组织数 学专家组的指导下,创建了描述什么是 数学的四个范畴:数量、空间和形状、 变化与关系
2013年徐斌艳教授曾做过关于数学学 科核心能力研究的综述,提出了义务教育 阶段学生6个方面的数学核心能力:从数学 角度提出问题、数学表征与变换、数学推 理能力与论证、数学建模、数学的解决问 题、数学交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