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结构方法.
30、体斜心正 字体虽斜,但字心必须是正的,
才能够重心稳定。
31、上开下合 口字,或带扁形口的字、草字 头、山字匡,都应上稍宽而放,下 稍窄而收。
32、左短上提
左右结构中,当左短右长时, 左部件宜一般稍偏上书写。
33、右短下落
左右结构中,当右短左长时, 右短部件偏下书写。
34、上平相齐 上边有平画的字,一般要上部
5、无画包竖
当口内无笔画时,口框末笔横 伸出以包竖。
6、有画包横
当口内有笔画时,口框右下角 竖伸出以包横。
7、连左断右
口框或两纵向笔画之间的小横, 一般连左竖,而不连右竖,这也叫 作“半腹潜虚”。
8、交叉两虚
当口内横画有笔画交叉时,横 不与两边的竖连接。
9、斜勒忌平 横画斜勒时忌写平,平则无气 势。
44、上放下收 字上部有伸展笔画时,下部结 构单位应收紧;上部左右舒展,以 盖下,称作“天覆”。
22、乂画居中
撇捺交叉点宜在本结构单位或 本字中心线上。
23、主斜副正 主笔画偏斜的字,副笔画服从 主要笔画,但要尽力修正,使重心 平稳。
24、钩对中心 弯钩和横折钩,其钩尖的顿笔 位置对准或接近本结构单位或本字 中心垂线为佳。
25、卧钩回抱 含有卧钩的字,卧钩起笔要轻,
弯曲自然,钩要回抱有力。
汉字结构方法 概 要
制作:新野一中 牛自力
汉字结构方法概念
每个汉字都有其特定的形态。笔画的长短 疏密、偏旁的大小高低,都有一定的安排处置, 这就叫做间架结构。所谓结构是指汉字笔画的 组合规律;所谓间架,是指字的各部分的比例 大小。虽然我国汉字一字有一字之形,形态万 千;而同一字也因书体不同,书家风格不同, 又使得汉字结构变化莫测。但不管怎么变化, 总离不开结构的基本法则,总有规律可寻。故 唐代欧阳询、明代李淳进和清代黄自源分别总 结了 《结字三十六法》、《大字结构八十四法》 和《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26、折无死角 凡是带有横折、横折钩的字, 要在写横的右端顿笔后顺势而下, 尽量达到折无死角,但要防止塌肩。
27、瘦字宜长 上下长的字,本来就瘦的,字 形长度要够长,不要写得太短。
28、矮字宜宽 左右宽的字本来就矮的,就要 写得左右够宽,而且粗壮些。
29、左右对称
以中竖为准,左右笔画长短、 高低、宽窄协调,以求均衡。
六、主笔画和主体部件突出原则
笔画有主副之分,部件有主次之别。在 汉字的书写中,笔画要注意突出主笔画,使 其骨力尽显、自然拓展;部件要注意突出主 要部件,使其浑厚壮阔。副笔画和次部件要 做到大小、位置、间距搭配适当。
古今汉字结构 基本技法
1、点态各一 有多点的字,各点要在形态大 小上作变化,使其各有特点,不可 雷同。
39、笔断意连 各结构单位及小笔画的形态要 生动,相互联系密切,形成笔断意 连(形断意联)之势。
40、中正求稳
左中右结构的字,要力求把中 间部件写正。
41、左右为主 中间宜小 以左右为主的字,中间宜小不 宜大。
42、空档均匀
有多横或多竖排列时,尽量使 上下或左右各个空档均匀。
43、上收下放 字下部有撇、捺及长横等伸展 笔画时,上部结构单位应收紧;下 部应左右伸展以托上,称作“地 载”。
10、垂悬忌换 悬针写成垂露则不美观。如: 车、申、中、巾。垂露写成悬针, 则无力。如:本、临。
11、左短右长
凡有 右竖长。 、门框的部分,左竖短
12、横长竖短 有的汉字,竖画虽长,但主笔 画是长横,竖画属于副主笔画,书 写时应加以区分,突出长横画。
13、横短竖长 有的汉字,横画虽较长,但主 笔画是长竖,横画是副主笔画,书 写时应该突出长竖。
汉字间架结构的 一般原则
一、平衡原则 汉字的方块状形态是其最主要的特点。
方块汉字端庄、厚重,不管用何种笔书写,
都要求必须重心平稳,突出汉字的特色。 1、对称平衡——中心轴对称
2、不对称平衡
3、险峻中平衡
二、比例适当原则
按照独体结构、包围结构、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将汉字划分为四个大类,每个大类 中又分为若干小类,组成汉字的各部件大小 比例、位置要适当。
2、横平竖直
我们平时所讲的“横平”,指的是横画 平稳,并非水平之意。横向右上斜5度左右, 特别的字倾斜10度以上,在书法上叫“取斜 势”。“竖直”指的是竖画挺劲,也并非垂 直之意。根据字形可斜、可正、可曲、可直。
3、上短下长 俯仰各一
有多横画的字,一般上短下长。 做到鳞羽参差,俯仰各一
4、腰横宜长 有腰间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 长,横贯左右。
三、疏密匀称原则
汉字的笔画多少不一,有的很少, 有的很多,在书写时要尽量统筹兼顾, 疏密匀称。
四、参差变化原则
有的汉字有多横画,有的汉字有多竖画, 有的汉字有多点笔画,有的汉字是相同的部 件构成,书写时要尽量参差变化,力求形态 各一,避免雷同造成呆板。
五、穿插避让原则
为使合体汉字结构紧凑,要注意副笔画 之间的右结构的字中, 更多地体现在上下结构的字中。
14、撇捺相平 凡是撇捺左右排列,当下无部 件时:人、大、入型结构,撇捺收 笔位置大致相平。
15、撇低捺高 凡是下有部件的类型、凡是撇 与捺在竖两边对称排列,收笔位置 一般是撇低捺高。
16、撇高捺低 凡是撇捺交叉排列下无部件类 型,收笔位置一般是撇高捺低。
17、横长撇缩 有些字横要写长,而撇要求缩 短。有些字横短时,撇捺可延展。
相齐,下部可参差。
35、左收右放 相同偏旁左右并列,左收右放, 左紧右松,相互扶携,但各自独立。
36、左垂右悬
字中有多竖画时,左边竖不能 写成悬针(一般地,末笔长竖写成 悬针竖)。
37、左窄右宽
左阝狭窄且稍短以让右;右阝 稍宽且悬针竖长以配左。
38、伸左让右
为让右,字左旁的横画被竖画 分割为两段者,竖的左边写长些, 右边写短些。
18、横短竖长 撇捺延展 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自 然舒展延伸,以拓宽字的宽度,否 则太瘦长。
19、横长竖短 撇捺收缩 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收 缩,否则就可能臃肿。
20、重撇顶腹 多撇上下重复时,下撇支撑并
顶着上撇腹部书写。
21、捺不重复
凡有两捺以上存在时,只须伸 展一捺,其它变长点或反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