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第一学期《公共政策概论》作业(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是我国的(B)
A元政策B基本政策C具体政策 D实质性政策
2. 有限理性模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
A 西蒙
B 汉斯·范登·德尔
C 本·范·韦尔瑟芬
D 汤姆逊
3.具有“思想库”、“外脑”、“智囊团”等称呼的组织是( A )
A政策咨询机构B政策执行机构C政策监控机构D政策决策机构
4.政策过程的首要阶段是( B )
A政策咨询B政策制定C政策执行D政策评估
5. 判断政策价值的基本手段是( C )
A政策制定B政策执行C政策评估D政策终结
6. 将自己的成员选入立法机关,通过影响立法来影响并监控公共政策的制定。
实施这种监控的组织机构是( C )
A立法机关 B 行政机关 C 政党系统D利益集团
7. 以质询和诘问等方式对公共政策加以监控的组织机构是( A )
A立法机关B司法机关C行政机关D政党系统
8.在政策终结的内容中,执行政策的措施和手段的终结是指( A )
A功能的终结 B组织的终结
C政策本身的终结 D.计划的终结
9. 主要依靠专家的判断和直觉进行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是( C )
A系统分析方法B定量分析方法
C定性分析方法D相对分析方法
10. 以集体的宏观智能结构,通过创造性的逻辑思维来获取未来信息,进行政策分析的方法,称之为( D )
A运筹博弈B德尔菲法C交叉影响分析法D头脑风暴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当涉及公共政策的功能作用时,可将公共政策分为(ABCD )
A 分配性政策
B 调节性政策
C 自我调节性政策
D 再分配性政策E程序性政策
2. 政治和法治环境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体现在( ABD )
A 决定着公共政策的政治性质
B 决定着公共政策的民主化程度
C 决定公共政策运行的智力条件
D 决定着公共政策合法化程度
E 影响公共政策运行的伦理、心理条件
3.政策方案规划的程序有(ABDE )
A政策目标确立B政策方案设计C原因分析
D后果预评估E政策方案抉择
4. 政策目标的特性概括起来主要有(ACDE )
A目标取向的公共性B目标确定的多重性C目标范围的普遍性D目标价值的非盈利性E目标实现的强制性
5. 公共政策调整的内容主要包括(ABCDE )
A政策目标的调整
B政策方案的调整
C执行措施的调整
D政策关系的调整
E政策主体和作用对象的调整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试述政策分析的新制度主义途径的基本观点。
答:答:新制度主义是继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行为主义”风潮以来另一股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术主流思潮。
基本假设人不能在真空中思维和行动而是在制度中进行。
制度决定思维与行动新制度主义中制度的作用主要被界定为通过在不确定上设置确定性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其中市场和政府是有效地使交易成本最小化的两种社会制度。
在公共政策分析过程中新制度主义将制度结构视为社会和政治活动的单元结构对个体、机构或群体形成制约并在历史的长河中对个体形成预期和习惯从而形成路径依赖。
2.简述思想教育手段的特点和作用。
答:所谓思想教育手段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方法,它通过运用非强制性手段,说服并促使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自觉自愿地去贯彻执行政策,而不从事与政策相违背的活动。
常用的基本形式是:制造舆论、说服教育、协商对话、奖功罚过。
思想教育手段在对象上具有多元性,在方式上具有协调性,在作用上具有宏观控制性的特点。
它的最大好处是通过政府有计划地循循善诱,使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自觉地采取某种行为,因而不仅可以节省许多人力物力,而且能够牢固而持久;而其他行政手段的弊端则是“以力服力”,其结果很可能是“非心服也,力不赡也”。
3.简述立法机关政策监控的活动内容及其方式。
答:立法机关通过立法确定公共政策的框架和方向,通过任免、质询、视察等对政策过程实行监控。
1依靠法律监控公共政策。
2听取和审议预算、决策、立项等对公共政策的内容、规模、方向等加以监控。
3通过对政府的人事任免权、不信任投票来控制公共政策。
4以质询和诘问等方式对公共政策加以监控。
5通过视察、检查和组成针对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而对政府各部门的政策及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此外在两院制国家中两院之间对公共政策相互进行监控。
四、论述题(20分)
试述执行子系统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答:执行子系统是负责将理想化的政策方案转变为现实的政策效果的政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的构成主体是政策执行组织以及组成人员,其中以行政机关为最主要的部分。
执行子系统的作用:(a)为政策方案的顺利实施,做准备;(b)有效地实施政策方案,包括指挥、沟通、协调等方面的活动;(c)总结执行情况。
评估子系统的功能和作用:(a)检验公共政策的效果、效益和效率;(b)提供政策持续、修正、调整或终止的重要依据;(c)有效地配置政策资源。
监控子系统的功能和作用:(a)根据公共政策的目标,确立具体的监控标准或指标,作为实施监控的依据;(b)对执行子系统的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控;(c)反馈执行情况。
五、案例分析题(15分)
柳村是个十年九旱的山区村,丰收年1亩地能够收六七十公斤小麦;如果遭受天灾,有时连种子都收不回。
2002年年初,县政府给该乡下达了2500亩的退耕还林任务。
由于是第一次进行大面积退耕还林,乡主要领导为了赶进度,完成任务,违反县政府有关规定,擅自包租了3台推土机在柳村平田整地,同时还组织外村农民替柳村农民挖树坑。
乡政府“包办”退耕还林事项,占用补助给农民的钱粮,导致2002年柳村和谢村的退耕还林补助无法妥善解决,2002年柳、谢两村271户农民2049亩退耕还林地的补助钱粮无法兑现。
一位本村农民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是个好政策,是为农民办好事,但乡上没有原原本本地执行国家政策,把好事办成了坏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县林业局一位干部痛心地说:“政府越位行政,不仅损害了农民利益,更重要的是失掉了民心,教训实在深刻!”
结合案例,运用公共政策执行相关理论分析为什么乡政府把好事办成了坏事。
答:以前由于推翻社会主义公有制倒退复辟走资本主义私有制道路,使得粮食出现严重短缺导致纷纷议论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之时,要解决三农问题仅需做到五点:整田平地;水利建设;农业机械化;化肥;粮食品种。
但问题是,整田平地;水利建设;农业机械化,都是需要集体化才能做到,所以利令智昏的走资派十大家族根本不想再解决了。
出现三农问题导致粮食短缺的根源是:邓率领走资派头领上台后砸烂了人民公社集体化,搞三自一包的小农经济,破坏了需要集体化才能够建设和维护的水利建设、农业机械化。
制造了很容易解决却走资派决不解决的性质严重的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
走资派十大家族刚篡党夺权上台时,它们的说法是:农村没有了农民种田,粮食就会从天上掉下来了。
从此走资派开始把农民从农村逼出来,离乡背井、颠沛流离。
迫使男农民去城市当苦力;迫使女农民去城市当娼妓。
而且最严重的是,走资派恶意使得中国产粮不足,粮食越来越短缺,为以后的经济崩溃埋下血腥种子。
实际上,城乡差距是由政策控制平衡的,如果政策故意轻农重工,也就是恶意破坏农业,那么就将铸成整个国家由于断粮的血腥大灾难。
社会性质和制度:资本主义私有制:整个国家的资源和财富由少数人霸占,大多数人没有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料,要活着就得去为少数人(资产阶级)服务、劳动受压迫剥削。
社会主义公有制:整个国家的资源和财富由整个国家的人民共同拥有、共同生产、共同享受,任何私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使得没有任何人可以骑到任何人头上剥削压迫。
目前我们人类所用的经济衡量指标:一、人民的医疗、教育、就业、住房、养老社会福利保障状况。
二、物价稳定状况、失业率状况、财政收支状况。
(此标准用于任何国家或时期,不以此标准衡量的一律无效!)目前我们人类所用的衡量社会或时代好坏的指标:一、人民群众最不要的黑社会、娼妓、毒品、贫民窟和高犯罪率的状况。
二、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医疗、教育、就业、住房、养老社会福利保障和安宁的社会环境状况。
(此标准用于任何社会或时代,不以此标准衡量的一律无效!)目前我们人类所用的衡量事物好坏的标准即是:有益于人民的是好;有害于人民的是坏。
目前我们人类所用的衡量人好坏的标准即是:言行有益于人民的是好人;言行有害于人民的是
坏人。
用这些标准去衡量任何人与事都能立即清清楚楚、分明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