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迟冬青
引起人的亚健康状态的原因
▪ 不健康饮食 暴饮暴食 三餐不定时 有毒的饮食(激素、地沟油、三聚氰胺、
二恶烷、苏丹红…… )
谁是最容易亚健康的人?
1、高强度工作人群; 2、管理及脑力劳动者; 3、政府机构; 4、医疗行业; 5、能源行业; 6、金融行业; 7、高科技专业; 8、文化传媒。
▪ 亚健康的中医治疗
亚健康的概念
▪ 在我国,约有15%的人是健康的, ▪ 15%的人非健康, ▪ 70%的人呈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的两个阶段
▪ “轻度心身失调”
它常以疲劳、失眠、胃口差、情绪不稳 定、头痛、便秘等为主症,但是这些失调 容易恢复,恢复了则与健康人并无不同。 它约占人群的25%~28%。
亚健康的两个阶段
中医治未病理论
▪ 中医历来防重于治。《黄帝内经》中提出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 病”,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 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
▪ 《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理论,对 治未病有很好的临床指导价值。
治未病的法则
▪ 1道法自然,平衡阴阳
中医“治未病”的根本目的就在于维护阴阳平 衡,守之则健,失此即病。中医学非常重视天人 相应,适应四时,顺乎自然的养生保健原则。讲 究人的生活起居在四时季节中必须顺应春生、夏 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人体的生理活动才 能保持正常。要“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黄帝内经》还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的论点,提倡在春夏阳气旺的季节,摄养阳气; 在秋冬阴气盛的季节,保育阴气来适应养生防病 之道。
引起人的亚健康状态的原因
休息不足,特别是睡眠不足
值夜班 备考 开夜车 网络游戏等等。
引起人的亚健康状态的原因
▪ 紧张程度过高,压力太大。
领导的压力 家庭压力 学习压力等等
引起人的亚健康状态的原因
▪ 长久的不良情绪影响
易怒 嫉妒 抱怨等等
引起人的亚健康状态的原因
▪ 不运动或者运动量少
代步工具的普及以及网络、游戏、电视 等对人们的吸引力不断加大,人们越来越 懒得动了。
中医治未病法则
▪ 3饮食调理,以资气血 这是“治未病”的上策。一方面饮食以适量为
宜,不可饥饱不均;另一方面也要合理地调节饮 食品种,使人体能获取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不 可饮食偏嗜。因为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一定的亲和 性,各有其气味所偏,如酸入肝,苦入心……, 长期的饮食偏嗜,就会导致体内阴阳失调或营养 成分的失衡,因此容易发生疾病。即使因身体需 要而多食某些饮食,也要适可而止,不可过量或 过久地偏食,否则会影响健康。
治未病的法则
▪ 5增强正气,规避邪气 预防疾病的发生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培养正气,提高机体的抗
首先是增强正气。中医认为,生命的体现是“气”即元气,是构成 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生命的原动力,具有抵御、驱除 邪气,防止疾病发生,促进恢复健康的功能。所以,要想防止疾病发 生,必须增强正气。培养正气,一方面要重视精神调养;另一方面还 可以用药物及人工免疫等方法,增强体质,提高抗邪能力,预防疾病 的发生。
中医治未病理论
▪ 中医“治未病”并不是像西医一样简单的 体检加治疗建议。中医有系统的养生保健 理论体系和独特的传统疗法。对那些“感 觉不舒服而又查不出病”的亚健康人群, 西医往往束手无策。而中医可以运用其特 有的体质辨识(阴阳气血虚实等),辨证施治、 辨证施补、整体调理等方法,使这类人群 恢复到健康状态。
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
2012-06-14
什么是亚健康
亚健康的概念
▪ 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 ▪ 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 ▪ 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
离(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 ▪ 是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生理机能低下的状态。
亚健康的概念
治未病的法则
▪ 4强身健体,动静相宜
在《黄帝内经》中有“和于术数”以及“不妄作劳” 两个原则。首先,应该适当地选择和运用锻炼身体的方法, 诸如《黄帝内经》所列举的导引、吐纳等形式。所谓作劳, 即劳作,包括劳力、劳心、房劳等方面,“不妄作劳”是 提醒人的劳作不要违背常规,应考虑季节、时间、年龄、 体力及有无疾病影响等诸多因素,做到量力而行并注意调 节,不可长时间从事某一种形式的劳作,以防止“久视伤 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从而 影响健康。同时要做到劳逸结合,使活动有益于身心。
中医治未病理论
▪ 唐代药王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 “欲病”、“已病”三个层次,要求医生 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 事之前”。
中医治未病理论
▪ “治未病”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 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 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 的重要性,已成为预防医学的座右铭。
▪ “潜临床”状态 此时,已呈现出发展成某些疾病的高危倾向 ,
潜伏着向某病发展的高度可能。
在人群中,处于这类状态的超过1/3,且在40 岁以上的人群中比例陡增。
城市里的这类群体比较集中地表现为三高一低 倾向,即存在着接近临界水平的高血脂、高血糖、 高血粘度和免疫功能偏低。
引起人的亚健康状态的原因
▪ 环境因素: 空气污染 噪声 沙尘暴 电磁辐射等。
▪ 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机体虽然检查无明显 疾病,但呈现出疲劳,活力、反应能力、 适应力减退,创造能力较弱,自我有种种 不适的症状的一种生理失调状态。
▪ 因其主诉症状多样而且不固定,如无力、 易疲劳、情绪不稳定、失眠等,也被称为 “不定陈述综合症”。
亚健康的概念
▪ 在我国是1996年5月才提出的。 ▪ 这一提法在国外已有10年左右的时间。
治未病的法则
▪ 2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由精神因素引起的身心疾病是当代社会的多发病。中医 学的养生观脱胎于道儒等诸子百家养性的思想。因此中医 学历来重视心理保健在养生“治未病”中的作用。平素心 情舒畅,精神愉快,有利于气血流通,阴阳和调,身体健 康。因此,中医养生“治未病”强调养心守神,不论导引、 太极拳,其关键在于收心、守神而能入静,进入一种“宠 辱皆忘”的恬淡境界。中医“治未病”的根本应从“守神” 做起。只要做到心情愉快、乐观豁达,气血自然和调,大 有益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