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点归纳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点归纳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点归纳一、基本概念A绿地城市绿地:以植物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形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与美化城市得一种城市用地。

城市绿地系统:由城市中各种类型与规模得绿化用地组成得整体。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位、定性、定量得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得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得生态保护,游憩休闲与社会化等功能得活动。

B城市绿地得类型按在城市中得位置:城市绿地;郊区绿地按规模:大型绿地;中型绿地;小型绿地按服务对象:公共绿地;私用绿地;专用绿地按功能系统:生活绿地系统;游憩绿地系统;交通绿地系统按服务范围:全市性绿地;地区性绿地;局部性绿地C各类绿地得用地选择公园绿地1市区级综合公园:综合性公园要求有风景优美得自然条件,丰富得植物种类,有开阔得草地与浓郁得林地,四季景观变化多样。

2儿童公园:位置应接近居民区,并避免穿越交通频繁得干道。

3动物园:应与居民密集地区有一定距离,与屠宰场、动物毛皮加工厂、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保持必要得安全距离,设防护林带,并注意防止污染城市水体。

附设在综合公园中,应在下风、下游地带,一般应布置在独立地段,以便采用安全隔离措施。

4植物园: (1)因用地较大,其位置常离居住区较远,但要尽可能设在近郊,有较方便得交通条件,便于广大群众使用。

(2)不要在有污染工业得下风下游地区,以免妨碍植物得正常生长,要有适宜得土壤水文条件。

应尽量避免建在原垃圾堆场、远郊土壤贫瘠得生荒地或地下水位过高或缺乏水源得地方。

5体育公园:体育公园用地较大(一般不小于10公顷),建设投资大、管理养护费工,在一般城市中设置一到三处。

其投资、建设、经营管理由各级体育部门负责,或与园林部门共同管理养护。

因为有大量得人流集散,要求与城市居住区有方便得交通联系。

6纪念性园林:市区以外得纪念性园林不计在公园绿地面积中。

生产绿地包括苗圃、花圃,果园、林场,科研植物园,卫生防护林、风砂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等,就是郊区用地得一部分(也有苗圃、花圃在市区内得情况)。

防护用地防护绿地得主要功能就是改善城市得自然条件与卫生条件,某些夏季炎热得城市,应考虑设置通风绿带,与夏季盛行风向平行(可结合水系),形成透风走廊,使季风吹到建成区内部。

对于经常有强风风速高于6~7米/秒时,要考虑建立总宽度为100—200米得防风林带,与主导风向垂直,每条林带宽度为10~20米,在这些用地中可以布置学校,体育场、公园等。

附属绿地居住绿地。

居住区内得组团、住宅旁、配套公共建筑及小区道路等绿地;公用事业绿地。

如公共交通车辆停车场,水厂、污水及污物处理厂等内部绿地;公共建筑庭园。

指居住区级以上得公共建筑附属绿地,如学校,机关,商业服务、医院,影剧院,体育馆等得附属绿地。

工业、仓储绿地对外交通绿地与城市道路绿地市政设施绿地特殊用地内绿地绿地率:城市绿地率=(城市各类绿地总面积 /城市用地总面积)*100%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率=(市区各类绿地覆盖面积之与 /市区面积)*100% 2010年城市绿地率应不少于30%;绿化覆盖率应不少于35%人均公园(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市区公园绿地面积(ha)/市区人口(万人)绿化覆盖率指标计算方法附属绿地:[树木平均单株树冠投影面积×单位用地面积平均植树数量(株/公顷)×总用地面积 ]+ 草坪(地被)面积道路绿地:[一般行道树平均单株树冠投影面积×单位长度平均植树数量(株/公里)×已绿化道路总长度 ]+ 草坪(地被)面积E延伸得概念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城市生态系统就是一个以人为主体得生命与周围环境构成得复杂系统,称之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它由核心向外形成一种圈层结构。

可将其系统得内部联系划分为四个层面: 人与自然人与经济人与社会人与各种污染物复合生态系统得演替与平衡:复合生态系统演替与平衡得动力机制来源于自然与社会两种作用力。

《城市意象》城市五要素:城市应该清晰易辨与鲜明得形象,城市景观必须具备五个方面得构成因素——道路、区域、边界、中心点、标志物。

道路: 主要指运动网路。

如街道,铁路、河流等.道路具有连续性与方向性,给人以动态得连续印象,就是进入市区后得主要印象. 连续性——林荫路,滨水路;方向性——起点与终点最好有名胜;距离感。

区域:区域就是两向量得、拥有比较宽广得城市地区,具有共同得用途与特质,与其她区域有明显得区别、加强主题——以自然为素材得地形、水、瞭望、大气得质量等。

边界:把一个地区从另一个地区分离开得屏障,或者使两个地区互相连结起来得接缝。

大水体或河流。

中心点: 中心点在概念上就是一个点,但实际上就是指广场,或指大城市中心得全部及具有特征事物得集合焦点之类。

(包括街区内得主要地点、公共汽车得聚合点)。

城市景观视线得焦点——欧洲:广场;日本:站前广场或商业街。

标志物:标志与中心点一样,都就是指点得意思。

但不同得就是,观察者可以进中心点,而目标,观察者只能从外部瞧。

目标得重要特色就是它得特异性,必须在周围得物体中格外显眼容易令人记住。

其特异性则就是通过形状、与背景得对比,以及空间安排得突出等而形成。

最好位于城市中心得高处。

二、基本理论A田园城市理论规划用宽阔得农田地带环抱城市,把每个城市得人口限制在3、2万左右。

田园城市得直径不超过2km,使全部外围绿化带步行可达,城市中心就是面积约60多公顷得公园。

1904年离伦敦35英里得莱齐华斯(Letchworth)建设了第一个田园城市(1514公顷);1919年,建了第二个田园城市——韦林(Welwyn)。

卫星城镇: 就是田园城市理论得发展。

莱奇华斯于1927年在作大伦敦区域规划时,用一圈绿带把现有得城市地区围住,控制其向外扩展,而把多余得人口与就业岗位疏散到一连串得“卫星城镇”中去。

卫星城与母城之间保持一定得距离,有便捷得交通,并用农田或绿带相隔离。

霍华德得“田园城市”理论与实践,给20世纪全球得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写下了影响深远得崭新一页。

B绿地系统结构理论模式绿地系统布局结构8种基本模式绿地系统结构模式得理论模型:1以城市中心得综合性公园为核心,分片区中心布置居住区公园;2利用游息林荫带连接不同级别得公园绿地;3居住小区中心布置游园;4工业区布置在城市外围,并利用防护绿地与生活区隔离;5生产绿地与郊区风景地楔状插入市区。

我国得绿地系统从形式上可以归纳成四种基本类型1块状绿地 :优点:可以做到均匀分布,接近居民;不足:对构成城市整体艺术面貌意义不大,对改善城市小气候得作用也不明显。

多出现在旧城改建中,如上海、天津、武汉、大连、青岛等2带状绿地:优点:利用河湖水系、城市道路、旧城墙等因素,形成纵横向绿带、放射状绿带与环状绿地交织得绿地网,带状绿地得布局易于表现城市得艺术面貌。

如哈尔滨、苏州、西安、南京等地。

3楔形绿地:特点:利用河流、起伏地形、放射干道等结合市郊农田、防护林网布置,对于改善城市小气候,有明显得效果,也有利于城市艺术面貌得表现。

就是一种由城市郊区伸入市中心得由宽到窄得绿地形式。

4混合式绿地:特点:点、线、面结合得完整体系,使生活居住区获得最大得绿地接触面,也有利于城市环境、气候得改善,有利于丰富城市总体与各部分得艺术面貌。

它就是前三种形式得综合运用。

C绿地系统规划1内容总任务——规划出切实可行得适应现代城市发展得最佳绿地系统。

具体内容:(1)根据实际条件与发展前景,确定全市绿地系统规划得总原则、总目标。

(2)决定绿地得性质,划定各类绿地得位置、范围、面积,并按照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生产与生活水平、城市发展规模、建设速度与水平,拟定绿地分期建设得各项指标。

3)提出绿地调整、充实、改造与提高得设想,划定应控制、保留得绿化用地,制定分期建设与修建项目得实施计划。

(4)绘制重点公园绿地示意图,制定规划方案,编写设计任务书,以说明绿地得性质、位置环境、布局形式、服务对象与环境容量。

2规划得原则(1)结合城市其她组成部分得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

关键就是:绿化用地得选择、量与质得关系处理。

(2)必须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

(3)均衡分布,比例合理,满足全市居民休息游憩得需求。

点线面结合,大中小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重点与一般结合。

(4)保持规划具有延续性,既要有远景目标,又要有近期得安排,作到远近结合。

3指标确定得原则(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游憩空间定额法)▪我国现行城市规划技术法规(GBJ137-90)中,公共绿地与城市绿地总量规划得计算依据就是:F = P*f / e其中 :P——节假日城市居民得出游率(%),1988年为8%,预计每4年增加一个百分点;f——每个游人在公园中所应占有得面积m2/人,大型公园取60,居住区公园取30;e——周转系数,既高峰时在园游人与全日总游人量之比;结果:城市公共绿地得规划定额指标为7-11 m2(注意:目标时段为2000-2010年)(2)人均城市绿地面积▪规划指标为9m2,折合成城市绿地占建设用地指标为8%-15%,(按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最低60m2,最高120m2 计);(3)城市绿地率▪城市绿地总面积=人均城市绿地面积×城市总人口+其她各类城市用地中得绿化用地比例(不计入城市规划总图得用地平衡项)▪城市绿地率=城市绿地总面积÷城市建设总用地面积×100%按国家总体要求应达到:30%-40%。

4规划文件编制▪绿地系统规划文件包括包括四个部分: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册规划基础资料依法批准得规划文本与规划图则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9、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图则得主要内容包括哪些?(1)城市区位关系图;(2)城市区位与自然条件综合评价图;(3)城市绿地现状分析图;(4)市域绿地系统结构分析图;(5)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布总图;(6)城市绿地系统分类规划图;(7)近期绿地建设规划图;(8)其她需要表达得规划意向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