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

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

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考察1994年第一季度~2004年第四季度期间中国的货币供给量增长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层次货币供给量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都存在协整关系,M2的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率的解释能力最强。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通货膨胀仍然是一货币现象,货币政策仍具有最终影响价格水平的能力.
通货膨胀是衡量一国宏观经济运行是否稳定和健康的重要指标。

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指出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其扩张率将全部转化为通货膨胀率,也就是说货币供给增长是通货膨胀波动的主要根源。

有关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央行1994年10月27日明确了Mi (i=0,1,2,3)的统计范围。

M0=流通中的现金(货币供应量统计机构之外的现金发行)
M1=M0+企业存款(扣除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和农村存款+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图1、图2和图3给出了样本期内通货膨胀率与M0、M1、M2的季度同比增长率的变化路径。

图1通货膨胀率与M0增长率
Figure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ation Rate and M0 Gr owth Rate
图2通货膨胀率与M1增长率
Figure2 The Relation ship between Inflation Rate and M1 Growth Rate
图3通货膨胀率与M2增长率
Figure3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ation Rate and M2 Gr owth Rate
比较图1~图3中通货膨胀率与货币供给增长率路径之间的联系可以看出,在大部分阶段它们具有类似的波动模式,通货膨胀率与货币供给增长率离散幅度存在差异,货币作用到价格水平上需要一定的时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