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高一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高一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1题;共22分)1. (2分)下列语句中加线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 . 楚天千里清秋(古人泛指南方的天空) 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B . 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受伤的大雁) 把吴钩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C . 无人会,登临意(理解)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D . 赢得仓皇北顾(落得) 舞榭歌台(楼台)2. (2分)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A .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B .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 .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D . 此亦东海之大乐也3. (2分)下列划线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 . 猥以微贱B .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C . 勃,三尺微命D . 无以终余年4. (2分)下列各组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鹏之徙于南冥也B . 奚——乐夫天命复奚疑奚以知其然也C . 以——木欣欣以向荣家叔以余贫苦D . 而——觉今是而昨非举世誉之而不加劝5. (2分) (2017高三上·鸡泽月考) 下列句式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A .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B . 君何以知燕王C .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D . 求人可使报秦者6. (2分)下列句子,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 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安慰)B .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那个人)C . 向察众人之意(刚才)D .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礼节)7. (2分) (2016高一上·安徽期中) 下列加横线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间至军中(一会儿,这里做时间状语)籍吏民,封府库(登记)B . 终已不顾(回头看)荆轲废(残废)C . 夫晋,何厌之有(满足)妇女无所幸(幸运,不受欺侮)D .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掷、击)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走投无路)8. (2分)(2017·江苏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 当与秦相较B . 拜送书于庭C .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D .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9. (2分) (2017高一下·江苏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 .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

B .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C .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D .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10. (2分) (2019高二上·盐城期中) 下列选项和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为虏所生得A . 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B . 不然,籍何以至此C .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D . 其李将军之谓也1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用法完全不同的一项是()A .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穷山之高而止B . 侣鲁虾而友麋鹿/吾从而师之C . 顺流而东也/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D .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上食埃土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12. (6分) (2020高三上·惠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需要好好继承发扬。

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先人正面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五千年文明史中蕴含的正能量。

然而古籍汗牛充栋,应该从何入手呢?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

”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

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

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

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的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

情志就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

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

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

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

且举李、杜、苏、辛为例。

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

与李白齐名的杜甫,以清醒的洞察力和积极的入世精神进行诗歌创作,为安史之乱前后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描绘生动的历史画卷。

杜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

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在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高昂雄壮的因素。

到了南宋,时代动荡引起词坛风气的巨大变化,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总的来说,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流传至今的意义并不是专供学者研究,它更应该是供大众阅读欣赏,给予精神滋养。

严肃深奥的学术论著只在学术圈产生影响,生动灵活的讲解或注释解说却能将古典名篇引入千家万户。

(摘编自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1)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古人习惯通过诗歌来抒情言志,所以古诗是窥探先民情感倾向和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

B . 唐诗宋词表达的内容是普通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故能流传至今,启发我们品味人生。

C . 被公认的大诗人往往兼有远大的抱负和极高的才识,这体现了人品文品并重的文学传统。

D . 以辛弃疾为首的南宋爱国词人继承并丰富了苏轼词中豪迈壮阔的特点,引领了南宋词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述,切中肯綮,在逻辑上是步步推进的。

B . 文章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式,论证了读诗读人的重要性。

C . 唐诗宋词的内容与现代人没有距离,这为现代人从唐诗宋词中汲取营养提供了可能。

D . 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唐诗宋词对今人有教育作用,彰显了立足当下的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 我们要继承发扬先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从而延续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B . 与“诗缘情”相对立,“诗言志”内容更丰富,诗人在诗歌中更注重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C . 李白热爱并讴歌现实中的美好事物,积极关注民生和干预现实,《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例证。

D . 深奥的学术论著固然有其意义,但我们更应该寻求深入浅出的方式将古典名篇引入千家万户。

13.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妇人和她的猫(英国) 多丽丝·莱辛她叫黒騠,生于20世纪初。

自从丈夫二战后一个严冬死于肺炎,她就一直独居。

她有四个子女,其中一个女儿每年给她寄圣诞卡片。

除此之外,对他们来说,她是不存在的。

他们都是体面人,有家,有车,有好工作;而她,不体面。

她做买卖旧衣服的生意,自得其乐,推着那架塞满了衣物的旧婴儿车,在路上四处走动。

就在黑騠70岁生日那个星期,他们收到了通知,小社群得结束了。

房屋署官员来做了最后的安排。

那年轻人,坐在房间里一张椅子上,椅子油腻腻的,他屁股贴着椅子的边边坐着。

空气中有股可怕的恶臭,他不敢用力呼吸。

看到这个落魄的老人,他不免觉得她能住进安老院,该算是运气的了,虽然他深知所谓的安老院,都把老人当成顽皮不听话不懂事的小孩看待,直到他们有幸谢世。

他告诉黑騠到时他们会派一部小货车来替她搬家。

他告诉她除了衣服之外,其他东西不必多带。

说到这儿,他看到了一堆像是五彩破布的东西站了起来,伸出皮肉不整的黑色爪子拍触老太太的裙子。

“你不能带那只猫。

”官员脱口而出。

这是她收养的一只流浪猫,她给她取名騠比。

騠比看起来就像一团破烂呢绒布,沾满灰尘和雨水。

它一只眼睛的肌肉在打架中给扯裂,现在永远都是半张半闭;另有一只耳朵给咬掉了,只剩下痕迹。

“你要能了结它的悲惨,对它来说,应是一种恩赐。

”官员说。

小货车来接她,黑騠不在。

黑騠知道,房子搬空之后,通常要等上数月,甚至数年才会真正开始重建。

她打算继续呆下去,等建筑的人来了才走。

她平生第一次过得像她的吉卜赛祖先,一连几个晚上,她和猫缩成一团整晚蹲坐在一家空置的大门口。

正如她所料,那间房子平安无事,于是她又搬回去住。

她把后窗的一块玻璃打破,让騠比进出,免得要开前门或是开窗,惹起注意。

她搬到顶楼靠后院的一个房间去,每天一大早出门,推着娃娃车和破烂,在路上度日。

夜晚,她在地板上点了支蜡烛照明。

騠比给她带回来了好几只鸽子。

“騠比!騠比!啊,你这聪明的乖猫,啊,你好聪明。

你知道怎么应付,怎么对付。

”一只黑鸟从破窗子飞进来,想飞出去结果却撞死了。

黑騠拔了毛,拆了点地板当柴,在煎锅上煎了吃。

她一向吃得不多,有大堆的衣服裹身,只吃点面包干够了。

她虽然仍旧不够暖和,但也不怎么理会。

屋外一片烂泥混雪。

她躲回窝中,心想,寒流将过,马上就可出去营生。

騠比有时也钻入她的窝中,她紧紧抱住它取暖。

“唉,你这聪明的猫,你这聪明的老家伙,懂得照顾自己,可不是?”雪暂时融了,严寒才刚开始。

她正想出去走动走动,却看到了屋外来了一部建筑小货车,他们没进屋来。

第二天,黑騠带着她的猫和娃娃车,堆满了衣服,两条毯子,走了。

两英里路之外已经成为废墟的富人区,有三间大屋,天花板支离破碎,屋顶全都掀光了。

傍晚时分,她从摇摇欲坠的楼梯拉上了她的娃娃车,小心翼翼地踏着三楼易碎的地板巡视一番。

她点了蜡烛检视了一番,发现墙壁还算完整,有个角落还蛮干燥,不受窗子飘进来的风雨吹打。

她就在那儿安置她的窝。

她先在瓦砾中找到了一块塑胶布铺在地板上,防止湿气,然后垫上那两张毯子,再堆上一大堆衣服。

她希望可以再有张塑胶布铺在最上面,但找不到,结果只好用报纸替代。

造好了窝,她钻进当中,身边放了一条面包。

她时而打盹,时而咬一小口面包,期盼、等待,望着雪片轻轻飘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