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明教学课件PPT
西周
总体:1、古代中国政治政治的演 变过程与历史特点 ;2、中央集 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
考点二: 秦朝: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秦朝建立:前230~前221年,韩赵魏,楚燕齐 二、措施:
①皇位世袭 ②皇帝独尊 (1)建立皇帝制:
1、专制主义:
③皇权至上
(2)完备中央官职: 三公九卿制
(1)建立: 始于春秋,秦全面推行 2、中央集权: 郡县制 ①郡:郡守 (2)职能: ②县:县令/县长 (行政、财政、司法、军事)
3、认识: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行省制,表明我国古代地方 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官吏的任免原则由 宗法血缘关系到行政任免官员的变化; 由郡县制到行省制,主要反映了地方行政区划的发 展、规范和日益成熟。 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适应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试题演练
1、概念:
(1)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皇位终身制、世 袭制,个人专断独裁。
(2)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治体制,地方政府在政治、 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绝对服从中央。 2、基本内容: (1)皇帝制;(2)中央行政制度;(3) 地方行政制度。其核心是集一切权力于皇帝。
3、发展过程:
4、两大基础: (1)分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韩非子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
(1)汉武帝时期:察举制
(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3)隋唐:①隋文帝:分科推举人才;
②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③唐朝:完善科举制。
考点三: 明清: 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
①废宰相: 1380年废相,分权六部
——君主专制达到新高度 太祖设殿阁大学士 ②设内阁: 成祖设文渊阁,内阁行成 宣宗受票拟权(万历)
——非法定、内侍顾问,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2、清朝:雍正:军机处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重点探究
一、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是什么关系?如何理解? 关系:互为表里 理解:宗法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核心。 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分封制是宗 法制在政治制度层面的体现。
二、西周时期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2、中央官制: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三公九卿制(秦)——三省六部制(唐)——废丞相 全分六部(明)、设内阁(明)——设军机处(清)
3、选官制: 对官吏的控制和监— —科举制(隋唐—清)
试题演练
1、(2008天津文综13)我国古代中 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 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 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 化( )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统一和社会安定
郡 秦朝开始实行, 郡守和县令都有 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维护国家统一 县 盛行于整个封 皇帝直接任免 和民族团结,积极作 制 建时代
用明显
盛行时代 行 省 制 确立并盛 行于元朝
与中央的关系 元朝地方行政体 制,长官由中央 任命
影响 促进民族融合,促 进了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的罚站,是我 国省制的开端
1、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3、形成了完备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以血缘 关系为纽带,巩固奴隶主的统治,进而形成 一套国家政治结构; 4、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试题演练
D
B
3、史载周公制作礼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 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周封伯禽 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以下有关封 建制宗法关系的说明,何者最为适当(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分封诸国也以 周天子为
A
四、比较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的异同 1、相同点:
2、不同点:
盛行时代 与中央的关系 影响
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是为了加强中 央对地方的管理,都在一定时期产生过积极影响。
分 产生于夏商, 诸侯国独立于中 一定时期内起积极 封 盛行于西周, 央政府之外,权 作用,但长期以来 制 瓦解于春秋 力和地位可世袭 其势力破坏了国家
中央集权制是地方政府服从中央政府的政策法令,地方
官吏由中央政府任免的行政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所以,分
B.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所以说中央集权制 至迟出现于战国时期 C.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建立中央集权制,从此,中 D.中央集权制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不可能存在于商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 C.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
C
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
关系
三、思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趋势 1、地方行政制度: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分封制(西周)——郡县制(秦)——郡国并行 (西汉初)——行省制(元)
5、发展趋势:
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考点三: 汉~元: 一、专制主义: 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秦朝 三公九卿制
唐朝
三省分工明确(尚书/中书/门下)
二、中央集权: 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秦朝 郡县制
汉朝
元朝
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推恩令” 路、府、州、县(宣政院—西藏)宣慰
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考点三: 汉~元: 三、汉朝至唐朝的选官制度的演变:
B
)
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五、如何评价中国古代各时期选官制?
试题演练
史学家钱穆评价科举制“乃一种直接的 民权,乃一种由社会直接参加政府之 权”。这句话说明科举制的意义在 于 C A.削弱了中央集权 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 D.使“学而优则仕”由理想变为现实
六: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几点认识
二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
政治 经济 思想 文化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考点: 475B.C
奴隶社会
封 建 社 秦 汉 魏晋南唐
1、 1、选 郡国 选 官制 并行 官 2、三 2、 制 省六 选官 部制 制 北朝
会 元 明
1、废 行 丞相 省 2、设 制 内阁
1840年 清
设 军 机 处
1、秦 1、西周 统一 政权建立 2、皇 与灭亡 帝制 2、分封 中央官 制和宗法 僚机构 制 郡县制 3、政治 3、中 制度特点 央集权 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