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个人工作总结《地质灾害个人工作总结》的范文,。
篇一: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根据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迅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摸底的通知》(长政办发电93号)精神,我县立即组织开展了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摸底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地质灾害现状我县目前地质灾害包括人为地质灾害和自然地质灾害两大类,共有各类地质灾害122处,其中人为地质灾害64处:地裂缝46处,地面塌陷18处;自然地质灾害58处:滑坡19处,崩塌3处,不稳定斜坡36处。
列为重大监测隐患45处:滑坡14处,不稳定斜坡18处,地面塌陷7处,地裂缝6处。
二、地质灾害防治情况地质灾害防治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群众的安居乐业。
我县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非常重视,建立了防灾抗灾长效机制。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我县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各有关部门为成员。
制定了《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最全面的严格按照两个方案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网络健全,监管到位一是加强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和地质监测预警工作。
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群防群测网络,在45个地质隐患设置警示牌,确定责任单位、责任人、监测人、联系电话、避灾信号、疏散路线,县政府每年拨付10余万元监测经费,保证监测工作正常开展;二是联合气象局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三是加强巡查,在“防”上下功夫,绷紧安全弦,监测人员做到每周巡查一次,并做好监测记录,在汛期监测工作做到日查日报。
(三)制度完善责任到位。
为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我县先后制定了《地灾预报制度》、《地灾速报制度》、《地灾巡查制度》、《地灾监测制度》等10余项工作制度,明确各级各部门在地灾防治中的职责。
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地灾防治工作机制。
三、地灾隐患排查情况为汲取7月6日吕梁市方山县大武镇王家庄村黄土滑坡地质灾害教训,我县以乡镇为单位认真组织了各类地质灾害隐患摸底排查。
经排查,我县未发现因近日连续降雨而诱发的地质灾害隐患威胁。
为有效防范因连续降雨诱发的地质灾害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以及各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度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制定防范和迁移预案。
对各类地质灾害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二日精品篇二: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20X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20XX年,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国土资源厅川东北片区督导组的督查和指导下,在各乡镇和县级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通过科学制定防治方案,严格落实防灾责任,不断完善防治措施,切实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连续6年实现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零伤亡的防治成果。
现将本年度主要开展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地质灾害基本情况我县特殊的“三山两槽”沟壑发育地貌,属地质灾害易发区。
地质灾害以小型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为主。
具有点多面广、危险性大的特征。
我县共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276处,其中滑坡175处,不稳定斜坡41处,崩塌49处,地面塌陷8处,地裂缝2处,泥石流1处。
9月18日我县普降大到暴雨,排查出新增地质灾害隐患13处,其中滑坡10处,崩塌2处,泥石流1处。
二、地质灾害防治情况思想汇报专题面对地质灾害防治的严峻形势,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逗硬举措,狠抓地灾防治工作,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有的工作。
(一)高度重视,防治工作扎实有序开展1、领导重视,全面推动防灾年初,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邻水县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20XX年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3月8日、5月9日、6月5日、7月28日、8月31日5次召开了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安排布臵了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进一步明确了全县各乡镇、各部门的防治责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防治机制。
县委曾长东书记、县政府尹黎明县长、谭焰副县长多次带领各部门相关人员在汛中深入乡镇检查、调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召开现场办公会,与受威胁的群众进行贴心交谈,共同研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良方和对策。
极大地鼓舞了全县干部群众的防灾斗志和工作****,将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推向了新的台阶。
2、辖区管理,确保责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严格执行了辖区负责制,明确了各乡镇、各相关部门第一行政首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第二责任人,相关部门负责人为第三责任人,范文TOP100各隐患点监测人员为直接责任人。
全县45个乡镇和19个成员单位均在年初与县政府签订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各乡镇与各村也签订了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确保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的层层落实。
3、强化巡查,及时发现隐患今年汛前、汛中和旱期共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五次,共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276处,并逐点建立了监测防治档案,特别是对威胁人数较多、险情较大的32处灾害点纳入县级重点监测,并逐一编制了临灾预案。
全年共发放“防灾明白卡”8000多份,增设地灾警示标志92块。
4、加强监测,及时主动避让年初,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定了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完善了群测群防体系,确保每一个灾害点都有监测责任人和监测人员。
并对县级32个重点地质灾害监测点的监测人员在汛期每人每月补助60元,其余各灾害点监测人员由所在乡镇政府给予补助,进一步调动了各监测人员和责任人员的工作积极**。
每遇到暴雨等灾害**天气,范文写作及时传达到监测人员和群众中,今年共发布预警信息5000余条。
根据省厅给我县下达的避险搬迁任务,对18个乡镇28个严重地质灾害隐患点的150户群众进行了搬迁,现已全面完成任务。
在9月18日夜间8点左右雨量较大,城北关门石滑坡监测人员王德安巡查中发现有滑坡迹象,立即将该信息上报到城北镇政府,立即对威胁区的10多户群众进行了撤离,后来发生了小面积滑坡,未造****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加强督查,确保责任落实县委、县政府为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和真正落实。
县上成立了四个督查组,负责对全县各乡镇和各部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全年开展定时全面督查4次,不定时的对重点乡镇和重点监测点督查8次,发出督查通报3次,通报批评的单位2个,个人1人。
全年,实地检查建设工程项目23个,实地检查在建矿山27个,发出整改通知书4份,有效的防止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6、落实制度,控制人为灾害深入开展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评估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严格实行专家会审制,依法对15宗建设用地和新建矿山进行评价(估)。
加大地质环境保证金交纳、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工作力度,今年共收取收取地质灾害治理保证金约500万元。
严格执行地质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为合理开发资源、有效控制人为诱发地质灾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搞好演练,提升处突能力县人民政府组织,成立了关门石滑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领导小组,县国土资源局主办,县人武部、武警中队、消防大队、公安局、交通局、卫生局、水务局、民政局、财政局、电信公司、气象局等部门和城北镇政府参演,设立了办公室、导演、地质灾害专家、紧急救助转移、灾民安臵等12个小组,应急运输车辆20台,应急船舶3只,挖机2台。
于20XX年8月28日,按预定方案在城北镇进行了关门石滑坡应急演练,参演人员达1286人。
20XX年9月2日,龙安镇政府组织,县国土资源局指导,在骑虎村举行了杨柳湾滑坡应急演练,参加人员达310人。
椿木、柑子、合流等乡镇都根据实际情况举行了应急演练。
通过演练,完善应急预案,工作人员明确各自职责,熟悉处理突发地质灾害程序,提升了处理地质灾害突发事件能力。
(二)编制规划,加强地质灾害治理为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对全县地质灾害治理进行统筹规划,县财政拨付了45万元,通过政府采购确定作业单位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已于8月份完成了外业调查工作,目前正在编制资料,预计在10月底前完成。
今年,县财政共投入150多万元,对危险较大的临御镇尖滩嘴滑坡、城南郑家四组滑坡、龙安镇白龙村滑坡、城南安丰十组危岩、城南石花村滑坡、城北三树村危岩等六处突发地质灾害进行了治理,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深受群众好评。
启动了5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任务,观音桥镇擂鼓坪、太和乡河水坝、柑子镇柑子煤矿、冷家乡溜石壁等4个关闭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已完成财政评审和立项工作,招标文件已报省国土资源厅;四海乡方竹区域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已于8月31日进行了第二次施工公开招标,确定了施工队伍,将立即启动实施。
启动了2处重大地质灾害治理,七孔小学滑坡和篇三:汛期地质灾害工作总结浑源县第三中学校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至上、预防为主、积极防范、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的原则。
突出重点任务,把握关键环节;实行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切实做好汛期准备和应急处置工作。
克服麻痹思想,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保证发现、报告、处理等环节紧密衔接,做到机构、人员、物资三落实,并积极争取各职能部门的支持,保证对突发灾害事故得到快速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控制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或危害。
二、确立了工作目标建立健全了应对校园强降雨和突发地质灾害事故的运行机制;加强了学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的领导,指导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防控各种突发事件,特别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群测群防体系。
根据地质灾隐患点情况,设立了警示牌,划定危险区,并迅速向政府提出转移避险、工程应急治理方案。
要注重临灾避险,一旦发现险情必须设立危险警戒区,坚决防止师生进入危险区,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三、成立了组织机构为加强我校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的领导,成立了浑源第三中学校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其组****员如下:组长:宋常忠副助长:张连军薛隆智成员:刘渊海何宏闫忠马振国及各班班主任职责:负责领导、指挥、协调我校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确保防汛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等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
四、采取的具体措施(一)提高了认识,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气象部门关于20XX年气象降雨趋势的分析预测,我县主汛期在六月至八月,今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尤为严峻。
我校保持清醒的认识,在思想和行动上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进一步增强了紧迫感、责任感。
坚持把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
从即日起至八月底为主汛期,在主汛期内,我校要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紧急行动,在已有安排部署的基础上,对校舍及周边进行了彻底、严密的拉网式排查,对各安全隐患部位进行重点监控和维护,并逐个落实了专人负责,逐项采取安全措施,有力有序有效做好隐患排查和防汛救灾的各项工作,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