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9月份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上图中( )
A. 各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B. 各区域是按照单一指标划分的
C. 各区域的分布范围相当
D. 各区域之间的边界清晰明确
2.从a到d( )
A. 现代楼房间距越来越大
B. 传统房屋窗户越来越小
C. 传统房屋墙壁厚度越来越薄
D. 现代楼房高度越来越大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山脉属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乙平原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可能造成的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荒漠化 B.盐碱化、酸雨
C.荒漠化、盐碱化 D.酸雨、水土流失
读我国大陆东部季风区四地日平均气温≥10℃的开始日期与
结束日期示意图,回答5~6题。
5.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
6.当③地的纬度较④地低,则③地可能是( )
A.青藏高原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东南丘陵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5—7题:
7.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最可能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8.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约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两得。
据此完成9~10题。
9.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四月、七月
B.四月
C.七月
D.十一月
10.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分解者
B. 缺少枯枝落叶
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
D. 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鲁尔区“兴盛——衰落——重新崛起”的发展过程对我国国企改革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读右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鲁尔区区位优势的论述,正确的是()
A.离法国东北部的煤矿很近 B.莱茵河、易北河、鲁尔河等河流供给丰富水源
C.众多河流及运河航运便利 D.在法国与西欧有广阔的市场
12.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走向衰退的原因,正确的是()
①能源消费从“石油时代”进入了“煤炭时代”
②钢铁出现了世界性的供过于求
③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鲁尔所产煤的价格在市场竞争中乏力
④铁矿资源进口受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下图为我国渭河流域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若在图中A 处建一水电站,则对渭河的影响有()
①流速降低;②泥沙淤积加快;③水位升高,河流水面变宽;④水量减小;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4.从图中水库分布看,修建水库的主要意义是()
A. 旅游
B. 发电
C. 养殖
D. 防治水土流失
右图为我国某地土地利用的结构图。
根据你学过的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方法,结合自然地理知识,判断15—17题。
15.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
A.土地 B.气温 C.降水 D.光照
16.从该结构图可以判断该区可能位于()
A.山东丘陵 B.两广丘陵 C.辽东丘陵 D.太行山区
17.关于该区农业资源的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品种多样
B.光、热、水资源丰富,且没有气象灾害
C.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
D.水流湍急,地表侵蚀切割强烈
读三种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图,回答18~19题。
18.下列地区中,其发展模式与①相符的是( )
A.美国“硅谷” B.德国鲁尔区
C.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D.长江三角洲
19.20世纪80年代,影响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主导因素是( )
A.侨乡 B.政策 C.交通D.劳动力
“微笑曲线”是台湾宏基公司董事长施振荣先生最早提出的,它起初被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价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据此回答20~21题。
20.在工业生产的各环节中跨国公司最先考虑掌握的环节是( )
①制造加工②设备、材料③产品研发④产品品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1.近年来,跨国公司纷纷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其主要目的是( )
①扩大公司产品的销售网络
②利用各国研发资源,提升公司产品的附加价值
③提高公司产品的品牌效应
④调整工艺风格以适应国际市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D.②④
最新数据显示,世界海拔最高咸水湖纳木错湖面达2026平方公里,
在过去十余年间面积增大了50平方公里。
根据材料回答22-23题。
22.研究纳木错湖泊面积变化并预测未来几年发展趋势的主要技术手段是
( )
A.数字地球(DE) 、地理信息系统(GIS)
B.遥感技术系统(RS)、地理信息系统(GIS)
C.遥感技术系统(RS) 、全球定位系统(GPS)
D.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23.与纳木错湖泊面积扩大无关的是( )
A.气候变暖
B.雪线上升
C.退田还湖
D.降水增加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之比同1的差。
下表示意长沙2001年和2012年产业结构偏离度,回答24-25题。
24.根据信息,可以判定( )
A. 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就业比重呈负相关
B. 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增加值比重呈正相关
C. 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值,表明该产业的产值高,吸引了大量劳动力
D. 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表明该产业还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吸纳优势25.据表信息推测长沙市2012年以后一段时间内( )
A. 第三产业发展快速,吸引大量劳动力
B. 劳动力过剩,人口向外流动
C. 农业生产受到限制,产值将下降
D. 工业化继续推动城市化发展
吉安县三中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9月份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50分)
26.读全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完成下列各题。
(7分)
(1)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3分)
(2)与松花江流域相比,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更严重的原因(2分)
(3)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的原因 (2分)
27.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5分)
材料一: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全长659km,落差254m,其中天生桥至纳贡全长14.5km,集中落差达181m。
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
西江中下游河段全长343km,落差24m。
红水河流域耕地面积、人口仅为西江中下游流域的一半多,而西江中下游流域GDP是红水河流域的5倍以上。
材料二:珠江流域图(该河全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
(1)分析红水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4分)
(2)与红水河段相比,西江中下游河段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有什么差异?分析其原因。
(5分)
(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成都平原地区。
试从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角度分析众多企业由珠三角迁往成都平原的原因。
(6分)
28.读“东北地区三块商品粮基地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6分)
(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说明图中三块商品粮基地形成的共同优势条件。
(2)近十多年来,东北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图中A、B、C三块商品粮基地中,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可能是。
你认为东北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是否可行,简要说明理由。
(3)C区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但现在国家却决定不再开垦该区的宜农荒地,并且要有计划地实施退耕还湿,原因是什么?
29.根据以下材料,完成相应试题。
(12分)
材料一山东铁路、港口和部分城市示意图。
材料二根据《山东省钢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2009—2011年)》,山东省将加快建设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加速将山东钢铁工业向沿海地区转移。
(1)分析日照市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
(6分)
(2)兖州是山东著名煤炭产地,因长期开采,面临一系列环境问题。
请你从地理的角度为兖州经济的振兴提出合理化建议。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