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管理之道(二)刘备的管理之道(二)二、刘备的商业模式(一)不模仿别人,走适合自己的道路刘备的商业模式核心之一就是不模仿别人,走适合自己的道路。
刘备在经营态势的把握上是非常独到的,“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刘备占“人和”!今天在我们学习企业成功经验的时候,我们提出的一个理念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二)管理模式与商业模式相匹配要让一个商业模式取得成功,在管理上还需要让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匹配。
占人和是刘备定的商业模式,要完成这种商业模式走向成功,首先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团队,进行资源整合。
1.聚才聚才就是聚集人才,刘备用的聚才方法是对无形资产的极限发挥。
今天企业去招聘一个职业经理人,可能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或者在专门的招聘网站上发布信息,或者到人才市场,或者通过猎头公司招聘等,无论哪种招聘方式都有一个企业介绍,关于企业的性质、企业的创业历程、企业现状和成果以及企业的目标等等,应聘者或者求聘者首先要了解这个企业,至少是在一个比较粗的层面上去了解,然后知道这个职位适不适合自己,才可能去应聘。
2.用才刘备的用才方法是信任,搭建舞台,人尽其才。
首先是看准人才,能够慧眼识英才,其次是给英才搭建信任的舞台,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很好的舞台去成就自己,发挥自己的能力。
刘备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出众,首先他为英才成功的搭建信任的舞台,让人才没有后顾之忧,做到人尽其才,这是刘备聚才用才方面卓越的表现。
3.强调资源整合能力没有聚才就谈不上人力资源的整合,就不能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在这里,人和是非常重要,但是聚集了人才不能用才,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例如,三国时代的袁绍,袁绍与曹操决战的时候有70万大军,实力远远强过曹操,但最后失败了,因为他“色厉胆薄、好谋无断”,不能用好人才,乃至于内部的谋士自相内斗。
所以聚才、用才是建立团队成就事业重要的两个方面,聚才才有用才的可能,用好人才发挥能力才可能取得成功。
(三)现代管理的启示1.兔子不用骆驼术管理一定要适合企业的实际,这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常说“兔子不用骆驼术”,管理兔子之道不能用管理骆驼的办法。
成功企业的经验不能照搬照套。
所有人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看到标杆企业取得的成绩,就去学习、取经,照搬标杆企业的管理制度,甚至有的人言世界五百强前几年是怎么做的,我就怎么做,必成世界五百强,实际上这是错误的。
众所周知,中国的企业管理架构有中国式的特点,例如,一个集团公司可能在北京,上海、广东设分公司;而世界五百强企业一般是事业部制,它所设立的是电子企业部、手机部、相机部等等。
所以有的企业照搬了标杆企业之后,使企业整体出现了下滑,甚至出更大的问题,这是因为管理和企业实际不匹配,企业是否能适应根据现状从实际出发是很重要的。
中国企业的成长过程相对于世界五百强,中国企业如一只兔子,而世界五百强如一头大骆驼,兔子用骆驼的方式去生存和发展,结论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要学习成功的经验,不是单一直接照搬的“拿来主义”,而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设计的“有思想的拿来主义”。
例如,在管理的方式上,日本企业早上有早课,都会喊口号。
很多中国企业就照搬,但毕竟日本人的文化与中国人的文化是有差别的,照搬之后没有新意是不一定适合的;应用在员工的管理的形式上,每天一看员工都在早课,口号喊的很热烈,但内心不一定完全认同,因为公司规定口号不能不喊,如果不喊,领导会的分会降低,甚至会出现收入上的影响,所以必须喊。
2.改变坏习惯中国人有一个特点,总以为自己的聪明度比较高,个性比较强,思维方式、思考能力也比较强,而且中国人的口气也很大。
德国人可以造世界上最好的汽车:奔驰、宝马,但中国人却认为德国人笨。
例如,德国人生产仪器,拿到中国之后,操作手册上说仪器上的螺丝拧七圈半之后再回半圈,中国人就认为德国人真笨,七圈半再回半圈不就是七圈嘛,还要再回半圈,可实际上那是经过多少次试验证明的,只有拧过去再拧回来才会保证其松紧度,德国人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但是中国人往往自以为是,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坏习惯;还有,使用一个新产品,中国人不习惯先看说明书,而是自己搞不明白了,才会去翻说明书是怎么说的,这是中国人的一个不坏习惯,我们要极力改掉。
三、刘备的团队建设(一)吸引人才:无形资产的吸引帝王之相→汉室宗亲→刘皇叔→仁义之主刘备的团队建设是无形资产的极限发挥。
刘备的无形资产有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他并不是要求一次达到一种理想状态。
1.帝王之相刘备是有资产的,他是帝王之相,长的“两耳垂肩,目能自顾其耳”。
我们今天要跟着一个企业家去创业,首先要明确能够有怎样的未来,一个企业有很豪华的办公楼,它的营销网络遍布全国,我们就想去,因为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前途。
而刘备没有钱,他的工资也很低,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跟随刘备呢?在那个年代是很迷信的,就是因为他的帝王之相,很多人认为他长的特别,将来定能大福大贵,所以关羽、张飞愿意跟着他创业,正是这样的迷信之说使员工们相信并跟随他创业,这是他的第一个无形资产。
2.汉室中青刘备是汉室中青。
当时,姓刘就是资本,因为皇帝也姓刘,加之他长的奇特,帝王之相,所以大家认为他将来必然能成就大业,员工们就不会因为刘总暂时没有钱而离开刘总,他们愿意继续跟着刘总去创业。
3.刘皇叔身份刘备去见汉献帝的时候,汉献帝封他为皇叔,请入偏殿,续叔侄之礼;在见汉献帝之前,都是刘备自己说是自己是汉氏中青,今天皇帝封他为刘皇叔,使他的无形资产大大增长。
刘备在创业当中无形资产积累的线索非常清晰,最后变成仁义之主,一生行仁义。
刘备与曹操相反,曹操管理很厉害,施之于严,比较严酷。
刘备行仁政,三让徐州;他没钱,但在逃时还协民渡江,十几万老百姓跟着他撤退。
曹兵在后面随之追来,刘备还跟老百姓同在,“百姓跟我至此,安忍弃之。
”他的人性光辉获得了一个巨大的回报,有一批虔诚的核心团队成员愿意跟随他,跟随他一直走到自己企业的目标终点。
有什么样的人才就能够成就什么样的事业,这是事业成功的一个关键,真正的人才要到训练卓越的企业去加盟。
团队成员始终相信企业愿景,相信企业领袖。
尽管在某一个时段有些困难,困难还可能很艰巨,但是他们始终相信企业领袖一定能够成功,信心没有动摇,军心没有浮动。
在没有成就大业的时候刘备就已经做了一个很好的回答,无形资产的极限发挥,这就是理想的结果。
(二)创业核心团队建设感召力:志存高远,人格魅力----桃园三结义刘备组建创业核心团队是以家喻户晓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开始的,刘备、关羽、张飞初次见面时,刘备就自我介绍说:“我本汉室中青,姓刘名备,字玄德,今闻黄巾战乱,有志破贼安宁......”。
从他的自我介绍中可以看出他的志向,志存高远,他的人格魅力的无形资产就显现出来了。
桃园结义只是刘备创业的一个开头,刘备从挑着担子卖草席、草鞋到有了两个兄弟跟随,一个人变三个人,从量上看是一小步,但是在战略意义上来讲是一大步,桃园三结义使刘备有了一个坚强有力的创业核心团队,这是刘备事业成功的一大步。
对这个核心团队成员要有感召力,志存高远,在人格魅力上也要形成强大的感召力。
桃园结义是刘、关、张以结义的形式建立了以“义”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在那个年代“义”最具有凝聚力,经过1800多年,在中国人的思想价值观里面还是以“义”为凝聚力的重要方面,很多的企业,特别是南方的一些企业还在供奉着关羽,这就说明“义”这种特殊的心理深深地在中国人的血液里面存在。
从企业的角度来提示我们如何做企业文化建设,如果今天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还没有定型,那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建立以什么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案例}刘备对关羽的感召关羽作战失利之后被曹操收降了,曹操爱才,为了让关羽跟随他,对他非常仁厚。
首先给了关羽一匹赤兔马,赤兔马如同今天世界上一部最有名的豪车之一,给关羽房子、车子、金钱、美女等不计其数,每天到五星级酒店吃饭,这是曹操针对人性的若干设计。
今天,如果我们去一家企业做事,董事长提供给我们诸多优越的物质条件,我们直面人性来讲,离开的可能性都非常小,但是关羽走了。
不是因为刘备更有钱,而是“义”的感召把关羽召回来的,刘备知道关羽被曹操收降之后,他非常有信心,他写了一封信给关羽,“备与足下,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
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先提过去的事情,有一点责备的口气,然后笔锋一转写到:“君必欲取功名图富贵,愿献备首级以成全功,书不尽言,死待来命。
”怀着一种赴死之心,刘备把这样的一封信,托人带到了关羽那里,关羽看信后大哭,知道了兄长的下落,态度非常明确,“安肯图富贵而背旧盟乎”,毅然辞别曹操。
因为他们之间有约定,如果知道刘备的下落曹操要放关羽走,曹操爱才,舍不得让他走,就回避,每天不见他,最后关羽“挂印封金”,把曹操从汉献帝那里拿来的汉授金印挂在房梁上,库存里的金银珠宝全部封存在那里,只要了一匹赤兔马,叩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最终回到了刘备的身边。
如果没有当初创业时候义的企业文化的建设,如果没有刘、关、张三人的结拜,刘备的这封信都无法写,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力量。
我们要做企业文化建设,很多企业都有“求实,诚信,团结奋进”的标语,刘备的企业文化是以“义”为核心,今天要做企业文化建设,就要做适合我们自己企业的文化建设,要有核心,符合企业的核心。
(三)现代企业的团队建设{现代案例}雷氏照明的吴长江雷氏照明的吴长江1998年在广东的惠州开始创业,到今天已经成为中国照明行业的一线品牌,今天,北京的鸟巢、水立方里面的灯光工程就有雷氏照明的参与,吴长江创业的时候他在惠州租了一个很破旧的民房,他对着生产型企业100多员工讲了一句话,“雷氏要创世界品牌,做行业第一”,员工非常激动,老板想做大的事业,可回头一看厂房心里凉了半截,因为这个厂房是行业第一破厂房(媒体是这么写的)。
因为定位的准确,目标的远大,感召聚来高层次的人才使雷世照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央视二套也曾经报道过这个企业。
吴长江自我解释当时在那种背景下为什么有那么足的信心的原因是:a. 中国市场高速崛起,潜力巨大;b. 欧洲品质打中国市场;c. 大乱必大治,是诞生品牌的最佳时机。
现在企业团队建设是成就卓越,建立良好的事业发展态势的主要要点。
1.核心团队要团结,坚强有力,坚不可摧不管股东核心层的结构是两个股东,三个、五个,或者是更多,不管它的数量,它理想的状态是要坚强有力,坚不可摧,这就要就依赖于共同的价值取向理念。
例如,上述案例中的吴长江犯过一个错误,吴长江的雷世照明是三个人的核心团队,吴长江追求的是企业发展,每年的盈利都投入到企业的发展中去,股东就没有分红。
2005年底,在雷士照明已经做到了6个多亿的时候,其他两个股东突然提出来要分钱,两票对一票,或者吴长江出局,或者两个股东套现走人,吴长江必须在半个月之内拿出几个亿的现金让这两个股东套现走人,这个时候企业就出现问题了,吴长江差点没有度过这个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