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医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研究进展
有很好的治疗价值,而且毒副作用大H J,更有研究表 明:一些患者治疗后PF程度变得更严重卜J。 抗纤维化治疗 由于PF的发病机制是弥漫性 肺泡炎症和肺实质损伤造成的修复失衡和过度,最终 导致PF,而且传统抗炎症药物糖皮质激素既不能阻 止肺泡炎向纤维化的发展,也不能改善PF的预后, 因此抗纤维化治疗就成为防治PF新的方向。秋水 仙碱p J、吡啡尼酮№J、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血管紧张素Ⅱ的I型受体(ATl)拮抗剂… 等都具有一定的抗纤维化作用,但此类药物的有效性 尚缺乏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且其安全性仍需进一步 研究。 抗氧化剂治疗N一乙酰半胱氨酸(NAC)是谷 胱甘肽(GSH)的前体,GSH是细胞内重要的抗氧化 剂。NAC/GSH能减少肺成纤维细胞(FB)增生和削 弱细胞内基质形成,还可抑制前炎性和前纤维化的信 号转导和细胞因子的产生。有研究发现,特发性肺纤 维化(IPF)患者经大剂量NAC治疗其肺功能得到明 显改善哺J。Zeki Yildirim等一。证实:NAC可明显减轻 博莱霉素诱导的PF小鼠的PF。欧洲七国已完成一 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入选者口服NAC联 合泼尼松和硫唑嘌呤,主要终点指标为用力肺活量和 一氧化碳弥散容量。结果与安慰剂组相比,这两项指 标的进行性恶化差异有显著性,但两组的死亡率并无 差异¨…。不管其对死亡率的影响如何,此试验仍提
2
0
0
9血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第23卷第3期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1 1・
中医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研究进展
黄珉珉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 摘 210029)
指导:周贤梅
要:肺间质纤维化是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喘息、气短、干咳、喘憋为临床表现,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低氧血症、
万方数据
-^ 。l£。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Nov.2 O 0 9 V01.23 No.3
示NAC作为PF治疗的备选药物是可取的。 抗凝治疗 有证据表明:PF肺泡灌洗液中凝血 酶水平升高,而凝血酶除了在凝血中有作用外,也可 通过诱导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直接刺激肺 FB和平滑肌细胞胶原的产生。因此,抗凝剂在理论 上可以抗纤维化。Kubo等¨l】在研究中比较了强的松 治疗组与华法令或低分子肝素与强的松联合治疗组 的效果后得出结论,抗凝治疗可减少急性加重的IPF 患者的死亡率,但仍缺乏大样本、双盲、随机试验以证 实其作用及作用机制。 肺移植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PF的主要手段。 对于符合PF诊断标准的患者,经药物积极治疗无效 的,应该考虑肺移植。肺移植可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和 生存率,5年生存率达50~60%【I“。近年来免疫抑 制剂的研究进展为器官移植创造了条件,但费用高昂 和供体来源困难限制了其应用。 2 中医病名、病因病机、临床证治 由于PF的发病率、死亡率不断上升,目前又尚 无治疗良策,所以近年来中医中药防治PF的研究已 成为关注的热点。 病名关于PF的中医病名归属尚未形成一 致意见,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属于中医学“肺痹”“肺 痿”的范畴。“肺痹”一名源于《素问・痹论》篇:“肺 痹者,烦满喘而呕”“肺痿”病名为汉代张仲景创立, 《金匮要略・藏腑经脉先后病脉证治第一》日:“息张 口短气者,肺痿唾沫”【1引。持“肺痹”论者认为,本病 病机为肺络痹阻,与古典医籍所论“肺痹”经络壅闭, 气血不行的病机不谋而合u…,而且从中医角度分析 PF,从西医角度看肺痹,在病因病机学、证候学特点、 预后等方面二者有显著的一致性,从而认为肺痹与 PF基本相当¨“。而“肺痿”论的支持者则认为,其具 有咳嗽、短气的临床症状,同时在病理上出现肺体萎 缩、体积缩小,治疗上采用肺痿的常用治法即益气润 肺法往往能取得较好疗效,据此推断PF归属于中医 肺痿的范畴¨…。 总之,中医学中并没有与PF完全对应的病名, “肺痹…‘肺痿”分别是PF在一定阶段的病理概括,二 者并不矛盾。在疾病早期,常因外感六淫诱发,以肺 络痹阻的病理表现为主,当属肺痹为主;在疾病晚期, PF缠绵不愈,病机转化由气及血,由肺及肾,肺肾两 虚,气血不充,络虚不荣,而肺气虚弱,津血不足,失于 濡养是肺痿的基本病机特点,所以PF晚期当以肺痿 为主;在疾病的慢性迁延期,络脉痹阻与络虚不荣往 往同时存在,在病理上也多表现出由实致虚和因虚致 实的复杂变化,存在着肺痹与肺痿的相互转化,只不 过痹与痿的偏重不同而已。 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本病的病机较为复杂,难 以用单一病机来阐释,在不同的病理阶段,本病所表 现出来的病机也不尽相同,在治疗过程中就需重视辨 证论治‘1“。 肺间质纤维化早期: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伴 少量黏痰,少数有黄痰及血痰,关节疼痛,低热,乏力, 伴发热、头痛,舌红,苔薄白或黄干,脉浮数或细滑数。
肺间质纤维化(PF),亦称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疾 病或肺间质性疾病,属弥漫性肺实质疾病群,病理特 征表现为肺泡壁(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弥漫性慢性 炎症和间质纤维化¨J。肺组织由于肺泡逐渐被纤维 物质取代,逐渐变硬变厚,交换氧气进入血液的能力 逐步丧失,最终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缺氧,出现呼吸困 难,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肺组织的损伤常伴有炎 症和修复过程,损伤微小经修复后可恢复正常功能, 损伤较大或反复发生则导致纤维化形成。临床上多 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或伴有刺激性干咳,胸部高分 辨率CT(HRCT)显示两中下肺野网状阴影和蜂窝 肺,肺功能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病情呈持续性进 展,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1 西医治疗现状 西药对肺纤维化的治疗,主要有抗炎、抗纤维化、 抗氧化、抗凝和肺移植等,目前尚无有力证据证明某 种治疗有明确疗效。 抗炎治疗 糖皮质激素是传统治疗PF的主要 药物,也是首选药物,具有抑制炎症和免疫反应,减少 肺泡巨噬细胞并抑制其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从而延缓 PF的进展,但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可引发明显的副 作用,往往会合并肺部的细菌或真菌感染,且特异性 差旧J。对确实需要激素治疗的患者,目前往往采用口 Hl最d,剂量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类药物 联合应用,但是这种治疗方法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表明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7813.2009.03.06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Fibrosis Research
Huang
Min—min,Advisor:Zhou Xian—mei Medicine,Nanjing 210029,Jiangsu,China)
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为特点的肺间质性疾病。由于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有效治疗方法欠缺,肺间 质纤维化已经成为呼吸系统疾病领域中最富挑战性的疾病。近年来中医药对该病的研究也渐成热点。通过对肺间质纤 维化中医病名、病机以及治疗的阐述,为进一步探讨该病发病机理及提高临床疗效开拓思路。 关键词:肺间质纤维化; 中医药; 病名; 病机; 综述
tO
years,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of the disease be—
come hot,the article is designed
order
tO
pulmonary
fibrosis
of the Names of Diseases,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in
breath,dry
to
ventilatory dysfunction,hypoxemia,chronic progressive dif-
pulmonary fibrosis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s.Because of its diverse etiology,the con—
病机:以痰、瘀、热、毒等阻滞肺络最为多见,在病名归 属上以肺痹为主,主要特点为常因外感六淫诱发,起 病急骤,病程较短,病位主要在肺,中医辨证多属实 证。基本治法:PF早期宜治宜辛通。通络为PF早期 和慢性迁延期的重要治则,早期应以辛通为主。络脉 瘀阻、气血不通是PF早期的基本病机特点,常因外 感六淫诱发加重和恶化,以风邪久稽,痰、湿、热、瘀、 毒等阻滞肺络最为多见。“络以通为用”“络以辛为 泄”,故治疗PF急性发作当辛以通之,宜选用辛味为 主的药物,辛味轻清,性擅走窜,外可透皮毛腠理以宣 肺开闭,内可化痰瘀而通达肺络。代表方:若由外感 风寒诱发者,治以辛温通络,选用三拗汤、小青龙汤和 止嗽散加减;若因风热犯肺诱发者,治以辛凉解表通 络,多用桑菊饮、银翘散加减;若因风燥伤肺诱发者, 治以辛润通络,多用桑杏汤、杏苏散加减;若表证已 解,痰、湿、热、瘀、毒等阻滞肺络,当辨别邪气之不同, 治宜辛开散结。 肺间质纤维化慢性迁延期: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 主,表现为喘息气短、胸闷咳嗽、咯吐白黏痰,呼多吸 少,动则喘憋气短加重,伴有神倦纳呆,腰膝酸软,舌 红,有裂纹,苔少或薄腻,脉细滑。病机多属肺络不 通、肺气受损、因实致虚、虚实夹杂,以气虚血瘀痰阻 之证最为常见。在病名归属上存在着肺痹与肺痿的 相互转化,主要特点是病程缠绵,病位在肺,与肝、脾、 肾关系密切,中医辨证多属正虚邪实、虚实夹杂证候。 基本治法:PF慢性迁延期宜治以通补兼施。PF慢性 迁延期的病机特点是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正虚主要 是气血亏虚,络脉不荣;邪实主要是痰瘀阻络,在治疗 上应补虚泻实,通补兼施。虚、痰、瘀是本阶段的主要 病机特点,针对阴阳气血亏虚的不同,分别采用益气、 养血、滋阴、温阳的治法或者多法合用,针对痰瘀阻 络,采用化痰通络和活血化瘀通络。在临证时处理好 “通”与“补”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慢性迁延期 是肺痹和肺痿共存、肺痹和肺痿相互转化的关键阶 段,若维持在肺痹阶段,病尚可救,若转为肺痿,多预 后不佳,转化的关键并不在邪气的强弱,而在于正气 的盛衰。因此在处理“通”与“补”的关系时,“补”是 关键,施补恰当可防止病情向晚期危重证发展;“通” 是目标,祛邪通络是治疗之目的,在化痰、祛瘀、解毒 的祛邪过程中,既要注意不可妄施峻法以至伤其正; 又要注意祛邪同时毋忘补虚,做到通补兼施。代表 方¨“:气阴两虚痰喘型,以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加 减;气阴两虚瘀喘型,以保肺汤加减。 肺间质纤维化晚期:症见喘息进行性加重,呼多 吸少,动则尤甚,咯吐清稀涎沫,心悸胸闷,伴有下肢 浮肿,腰酸肢冷,或五心烦热、咽干盗汗,唇甲紫绀,舌 暗淡,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弱。病机多以虚为 主,因虚致实,虚实夹杂,在病名归属上以肺痿为主, 主要特点是病程长,病情较重,病位在肺、肾,中医辨 证以虚为主,临床上也多见因虚致实和大虚而有赢状 所出现的虚实夹杂和真虚假实证候。基本治法:PF 晚期宜扶正固本为主。PF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形成 络虚不荣、痰瘀胶结的病机,当属肺痿阶段。肺肾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