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乙状结肠癌护理查房

乙状结肠癌护理查房


治疗
• 5.伴有肠梗阻的手术原则,病人情况允许,可作一期切除吻合。如病人情况差,可先作结肠造口术,待病 情好转后行二期根治性切除术。
• 6.不能作根治术的手术原则,肿瘤浸润广泛,或及周围组织、脏器固定不能切除时,肠管已梗阻或可能梗 阻,可作短路手术,也可作结肠造口术。如果远处脏器转移而局部肿瘤尚允许切除时,可用局部姑息切除 ,以解除梗阻、慢性失血、感染中毒等症状。
N 区域淋巴结
区域淋巴结不能被确定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区域淋巴结转移1至3颗
N2区域淋巴结转移4颗或更多
M 远处转移 移
远处转移不能被确定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
临床表现
• 结肠癌患者早期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而后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前腹痛,稍后出现黏液便或黏液脓性 血便。
• 肿瘤溃烂、失血、毒素吸收后,常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水肿等中毒症状。 • 如出现腹胀、腹痛、便秘或便闭,体检见腹隆、肠型、局部有压痛,闻及亢强的肠鸣音,提示可能出现不
。癌肿侵入肠壁肌层后淋巴转移的几率更多。结肠癌癌细胞或癌栓子也可通过血液转移,先到肝脏,后达
肺、脑、骨等其他组织脏器。结肠癌也可直接浸润周围组织及脏器,脱落在肠腔内,可种植到别处黏膜上
。播散至全腹者,可引起癌性腹膜炎,出现腹腔积液等。
辅助检查
1.肛管指诊和直肠镜检;检查有无直肠息肉、直肠癌、内痔或其他病变。 2.乙状结肠镜和纤维结肠镜:镜检可发现癌肿,观察其大小、位置及局部浸润范围。 3.腹部平片:适用于急性肠梗阻的病例,梗阻部位上方的结肠有充气、胀大现象。 4.钡剂灌肠:可见癌肿部位肠壁僵硬,扩张性差,蠕动减弱或消失,结肠袋形态不规则或消失,肠腔狭窄,黏 膜皱襞紊乱、破坏或消失,充盈缺损等。钡剂空气双重对比造影更有助于结肠内带蒂肿瘤的诊断。 5.癌胚抗原():对早期肿瘤的诊断价值不大,对推测预后和判断复发有一定的帮助。
治疗
• 结肠癌的治疗方法是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免疫治疗、中药以及其他支持治疗的综合方案,以提高手术 切除率,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手术治疗的原则:尽量根治,保护盆腔植物神经,保存性功能、排尿 功能和排便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手术方法如下:
• 1.右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盲肠、升结肠及结肠肝曲部的癌肿。 • 2.左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降结肠、结肠脾曲部癌肿。 • 3.横结肠切除术适用于横结肠癌肿。 • 4.乙状结肠癌肿除切除乙状结肠外,还应做降结肠切除或部分直肠切除。
既往史
• 平时健康状况一般,否认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 否认2型糖尿病、高血压史; • 否认食物、药物等过敏史; • 否认外伤、手术史; • 否认输血史 • 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
• 出生生长于原籍,长期吸烟1包*20余年,有长期饮酒史,2两/天*20余年; • 否认工业毒物及粉尘接触史; • 否认血吸虫及疫水接触史; • 22岁结婚,育有一子,家人体健
临床表现
• 2.左半结肠癌
• 左半结肠肠腔细,粪便干硬。左半结肠癌常为浸润型,易引起环状狭窄,主要表现为急、慢性肠梗阻。包 块体积小,既无溃破出血,又无毒素吸收,罕见贫血、消瘦、恶液质等症状,也难扪及包块。

结肠癌往往有器官转移,远处转移主要是肝脏。淋巴转移一般由近而远扩散,也有不按顺序的跨越转移
(4) D期癌肿已发生远隔器官的转移(肝,肺等)
㈡、结直肠肿瘤的分期
分类
T 原发肿瘤
原发肿瘤不能被确定
T0 无原发肿瘤的依据 原位癌:上皮内的或固有膜的浸润
病理及分型
T1肿瘤侵犯粘膜下层
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
T3肿瘤穿透固有肌层及浆
膜下层,或者进入无腹膜覆盖的结肠周围或直肠周围组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4肿瘤
直接累犯其它器官或结构和/或穿透腹膜脏层
患者病史
• 姓名:王关方
职业:工人
• 性别:男
工作单位:常州中房物业有限公司
• 年龄:57
住址:常州市金玉苑—丙—1024
• 婚姻:已婚
住院号:693463
• 入院时间:2015 -05-15 10:30
患者病史
• 主诉:左下腹痛伴大便次数增多半月。 • 现病史: 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腹痛,呈隐痛,发作无规律,持续时间半小时至数小时不等,伴
有大便次数增多,每次发作时有便意,日解大便5~7次,可解出少量细条状大便,偶有大便带血,量不多, 解出后下腹部胀痛稍有缓解。诊治拟“乙状结肠占位”收住院进一步诊治。
家族史
• 否认家族中存在肝炎、结核、性病等传染性疾病; • 否认家族中存在糖尿病、血友病等家族性遗传性疾病; • 否认家族中存在恶性肿瘤病史。
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肠梗阻。
临床表现
• 若瘤体及网膜、周围组织浸润粘结,形成不规则包块,有一定的活动度。 • 晚期可出现黄疸、腹腔积液、水肿等肝转移征象,恶病质,直肠前凹包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肿瘤远处
扩散转移的表现。 • 结肠癌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同,分述如下:
临床表现
• 1.右半结肠癌
• 右半结肠腔大,粪便为液状,癌肿多为溃疡型或菜花状癌,很少形成环状狭窄,不常发生梗阻。若癌肿溃 破出血,继发感染,伴有毒素吸收,可有腹痛、大便改变、腹块、贫血、消瘦或恶液质表现。
体格检查
• 腹壁柔软,左下腹压痛,未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扪及包块,莫菲氏征阴性,麦氏点无压痛,无 移动性浊音,肠鸣音不亢进,双下肢无浮肿。
• 肛门指检:直肠粘膜光滑,未及肿块,指套染血,未见外疮,肛裂。
病因
• 3.癌前病变 多数来自腺瘤癌变,其中以绒毛状腺瘤及家族性肠息肉病癌变率最高;而近年来大肠的某些 慢性炎症改变,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及血吸虫性肉芽肿也已被列为癌前病变。
病理及分型
病理及分型
病理及分型
(2) B 期癌肿已穿出深肌层,侵入浆膜层、浆膜外或直肠周围组织,但无淋巴结转移
(3) C期癌肿已发生淋巴结转移(包括早期大肠癌伴淋巴结转移的病例)。
乙状结肠癌护理查房
定义
• 1.大肠癌是结肠癌及直肠癌的总称,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 2.乙状结肠癌是结肠癌的一种类型,早期症状可表现有:腹痛、消化不良、腹胀,后期可出现排便不正常
。该病发病部位位于降结肠及直肠之间的一段结肠处。 • 男女之比为2~3:1,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病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