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PPT课件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PPT课件
4、评价 • 积极方面: • (1)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 (2)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
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 (3)任务:培养公私兼顾的好公民
•消极方面: • 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 人们认识的共性,容易造成主观随意性 和极端个人主义。
被人称为诡辩学派
第12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SUCCESS
THANK YOU
2019/7/11
有学生问他的希腊老师:“什么是诡辩?“老师 反 问到:”有甲乙两人,甲很干净,乙很脏。如果请他们 洗澡,他们中间谁会洗?
他说:”“这众里生有回四答各种异可,能但:均被老师否定 一是甲洗,因为他有爱干净的习惯;二是乙洗, 因为他需要洗;三是两人都洗,一个是因为习惯, 另一个是因为需要;四是两人都没洗,因为脏人 没有洗澡的习惯,干净人不需要洗。 “这四种可能彼此相悖,无论学生作出怎样的回 答,老师都可以予以反驳,因为他不需要有一个 客观的唯一的标准,这就是诡辩。过年了,啥也 没有,只有一头猪和一头驴……
知识即美德.没有知识,甚至无法去道德 。
原因:与他的政治观有很大关系。苏
认为只有少数优秀人物才具有“思想力和知 识”,因而才能具有美德,那么治理国家也 只有极少数优秀人物才能胜任,所以在政治 立场上苏倾向于奴隶主贵族统治(寡头政治: 精英政治:比如哪些国家??),他认为大 众缺乏理智,只能冲动和盲从。所以,反对 雅典这种大规模的,全体公民的高度的民主。 他也因此在公元前399年,被雅典陪审法庭判 为有罪并处以死刑。
2、意义:
现代人认为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 发 维2、对展产存的生在最的、一背精般景神规:对律物的质学的问关。系哲问学题的。根本问题是思
雄伟的古希腊宙斯神殿遗址 宙斯雕像
• 材料:公元前7世纪以前,古希腊人认 为自然界和人类都是由神创造的,人 的一切活动都是鬼使神差的结果,古 希腊有许多神的传说。
教授修辞学、政治学和辩论学,向受教
育者收取学费。
智者们并不构成一个固定的学派,
也没有统一的学说,只是在思想倾向上
有共同之处,遂被称为一派。
1、智者学派出现的背景(政+经+文)
公元前5—前4世纪
1、政治: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平民地位提高,参加各种政治活动。 2、经济:希腊工商业发展, 3、思想: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思想 活跃,关心政治。
3、主要观点:
万物皆由水生成, 大地漂浮在水上。 4、意义
(1)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2)体现了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 (3)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为什么?用自己
的头脑去探索自然的奥秘。是人文主义的开端吗?
(二) 智者学派 把哲学引入社会领域
•
智者是城邦的专职教师,知识渊
博,口才出众,进行巡回讲课或指导,
价值的阐述 2、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3、考点(1)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主张 (2)人文精神内涵
(3)中西古典人文思想比较(苏格拉底与孔子比较) (4)古代人文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哲学的产生:
1、什么是“哲学”?
“哲学”一词起源于古希腊,其本意是 “热 爱 智慧 ,哲学家即“热爱智慧的人”。哲学在古 代 希腊被视作是知识的总汇。
• (二).哲学的发展历程: • 神学——自然哲学——社会哲学——独立的科学
• (三)基督教的演变历程:
• 东正教
• 基督教:创立 合法 分裂 天主教: 再分
裂:
•
一世纪 313年 1054
15—16世纪
• 天主教:
•
路德教
• 新 教:加尔文教
•
英国国教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课标要求: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
俄国文学家克雷洛夫的寓言《熊与隐士》
有一位隐士同一头熊成为要好的朋友,, 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熊朋友在一旁守护 着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着蚊蝇。这时, 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的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 驱赶也不肯离去,熊被激怒了,熊高高举起了石 头,狠狠地向苍蝇砸下去……
克雷洛夫评论道:“殷勤过分的蠢才比任 何敌人还要危险。”
(三)知识即美德——苏格拉底 ——引领希向腊哲学新方
苏格拉底(公元前 468—公元前399),古希腊 著名哲学家。他专心探讨人 类的心灵智慧,重点研究人 的伦理道德问题。
1、主要思想
(1)“认识你自己”
请思考: 如何理解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思想
应该具备知识、修养、能力。自信。
(2)知识即美德:含义?原因? 结局?他的理想政治是?
由神话到哲学
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希腊出现了一种新的 思考方式。一些人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 生的解释,试图从实际出发去探究世界万物的本 来面目,提出 一系列普遍性 的问题。于 是,最早的哲 学诞生了。
二、派别: (一) 自然哲学
1、含义:
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与解 释,与人生没有关系。
2、代表人物: 泰勒斯——西方哲学之父
2、代表人物: 普罗塔哥拉
3、主要观点—— 人是万物的尺度
① 人的地位:提倡怀疑,反对迷信, 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② 真理的标准: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 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③ 强调知识的重要性:政治活动的需要。
思考题: 黑格尔说对“人是万物的尺
度”这种思想的评价是: “这是一 句伟大的话。”你怎样评价这种思想 呢?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两个概念:
1.人文精神(人文主义):反对迷信、强调 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否定神的权威的 精神。
2.理性:对待社会与自然现象的一种科学态 度,即实事求是,独立思考,追求真理,谦 虚务实;正确的逻辑思维方法。(科学的态 度,严谨的思维)
三条线索: (一)人文精神的演变历程: 1起源:古希腊:前7—前4世纪,先哲思想的产生 11课: 2压制:天主教会:神本主义,476年——14世纪, 中世纪 3复兴:14——17世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12、 13课: 4成熟:17——18世纪:启蒙运动 14课: 5发展:17——18世纪: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 6影响: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第一、二次工业革命。 15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