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天空中的一缕花香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北大荒,天空中的一缕花香》。
曾几何时,这里是一片无人的荒芜,
曾几何时,这里代表着野蛮与空旷,
曾几何时,十万官兵、百万知青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使这片土地富饶美丽。
曾几何时,“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已成为我们崇高的理想。
蓝蓝的天空下,一望无际金色的海浪,遨游在这生命的海洋,碧绿的田野向白云招手,金黄的稻穗同大地拥抱,大豆摇铃奏响了丰收的乐章。
再看那一条条黑色的柏油马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供人们休闲娱乐的世纪广场,无不体现出北兴农场在变化,在腾飞……
美丽的北大荒,是一幅神奇的画卷,我是画卷中一抹动人的色彩;
神奇的北大荒,是一个动人的传说,我是传说中一个感人的段落;
富饶的北大荒,是一曲优美的旋律,我是旋律中一个动听的音节。
在洁白的云朵中,我轻轻地拾起一片带有炮火和硝烟的记忆,记忆条幅上镂刻着铿锵有力的“艰苦奋斗”。
这是对北大荒精神最好的诠释。
从书本中、从影视节目中、从美丽的画卷中、从长辈的口口相传中,我们已经接受了很多关于北大荒精神的教育。
我们知道,在尚志一面坡的风雪中,最早期的国有农场战士,在风雪肆虐的时节,便插下了叩问荒原的第一犁。
在夜里,小战士冻得实在无法入睡,就抱着小羊羔取暖。
这不是对艰苦奋斗的最好印证和最好写照吗?
云花舒卷,我聆听到北大荒精神的呼呼。
是的,在密山小县,王震将军带领十万专业官兵,步行走向风雨、走向荒原。
黎明中,给荒原唱响第一声马达;晨光中,给荒原吹响第一声号角;晚霞中,给荒原燃起第一缕炊烟。
在官兵的汗水中,第一片良田开始向天边蔓延,给荒原捧来禾苗的微笑;在官兵的歌声中,第一座砖窑开始点火,给寂寞的荒原书写第一次陶冶。
一条条公路伸向北大荒的每个筋脉,一个个连队开始有了欢声笑语。
荒原上的农场,实现了自给自足,荒原上的农场开始了给国家交粮的历史。
一缕霞光悄悄抖动,脑海里出现了“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教诲。
是的,我们垦区,拥有人口不足一百七十万,拥有用土地四千万亩。
但是,我们生产的粮食可以解决陆海空三军、四大直辖市、四个少数民族区一年的口粮问题。
在汶川地震大灾面前,好多地方拿不出粮食,我们垦区在一周之内,调动一切力量,给灾区发出整列的粮食,感动得省委领导亲自到火车站为粮食专列送行。
我是画卷中的一缕芳香,在画卷中,我看到美丽的农垦新城在拔地而起;我看到各场的景观大道上,游人漫步,新车悠然;我听到校园里书声琅琅,歌声阵阵。
北大荒,昔日的你留下了不朽的北大荒精神,今天,画卷中的缕缕芳香,必将给画卷书写出灵动、壮丽的一笔。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