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研究-变系数模型
由于现有实证研究的模型设定中 , 多隐含着常系数的假设 , 即在研究期间 , 模型系数是不变 的 , 这也意味着经济的作用机制在长期内是不变的 。 但如果现实中经济环境发生变化 , 汇率变动对 贸易的影响就有可能不是一成不变的 。 因此 , 常系数模型在经济上和计量估计上都存在着不合理 性 。 从经济的角度看 , 估计系数不变意味着无论内外部环境如何变化 , 经济的作用机制也是不会改 变的 。 从计量角度看 , 系数不变相当于给模型施加了较强的假设 , 容易出现模型误设的问题 。 目前已有少部分学者在研究中考虑了经济可能存在结构变化 , 如 Cerra & Dayal-Gulati ( 1999) 用 Chow 检验方法得出 , 随着中国经济政策的改变 , 出口和进口对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的 反应越来越强烈 。 Aziz & Li ( 2008) 的研究还用滚动 ( Rolling ) 和递归 ( Recursive ) 的估计方法 , 分别都得出随时间的推移 , 出口商品的需求与相对价格弹性都变大了 。 但以上两种方法也有一定局 限性 。 运用 Chow 检验方法 , 其对结构变化点的选择是外生给定而非基于数据特征来选定 ; 而滚动 和递归回归依然没有跳出基于不同时期数据设定常系数的思路 。 考虑到以上研究的局限性 , 本文尝试基于 Xiao ( 2009) 的函数化系数模型 ( Functional Coeffi-
2008 年后 , 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 , 中国贸易顺差增速才出现了下降 。
那么 , 中国的贸易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如何 ? 这些影响是否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所有变化 , 以及 这些影响的作用为何与理论预期和政策目标产生了一定的偏离 ? 这是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亟需 解决的问题 。
Marshall (1923) 最先提出 , 在均衡条件下 , 当各国总体需求弹性小于 1 时 , 汇率的贬值对贸 易收支不会有积极的影响 。 Lerner (1946) 在其研究中阐述了类似的观点 。 后来研究者们将这些学 者的理论进行总结 , Robinson (1937) 提出了汇率贬值能改善贸易收支状况的条件是 , 进口和出口 的相对价格弹性之和大于 1, 这就是著名的 Marshall-Lerner 条件 。 后续出现了许多关于 ML 条件的 研究 , 但他们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 。 如在传统的 OLS 模型下 , Goldstein & Khan ( 1978)、 Marquez & Schindler (2007)、 戴祖祥 (1997)、 卢向前和戴国强 (2005) 认为 ML 条件是满足的 , 即贬值能 够改善贸易状况 。 而 Miles ( 1979)、 Lau et al. ( 2004)、 Eckaus ( 2004)、 Ahmed ( 2009) 等则认为 ML 条件不满足 , 即货币的贬值不能改善贸易余额 。 随着计量技术的发展 , 协整理论被运用到各类 型的研究中 。 但研究结论依然存在争议 , 如 Bahmani-Oskooee ( 1998)、 Baharumshah ( 2002) 等认 为 ML 条 件 满 足 , 即 汇 率 贬 值 可 以 在 长 期 内 提 高 贸 易 余 额 。 而 Aziz & Li ( 2008) 、 Thorbecke (2010)、 Thorbecke & Smith (2010)、 谢建国和陈漓高 (2002)、 黄基伟和于中鑫 (2011) 等则认为 ML 条件不满足 , 即汇率对贸易余额的影响并不是负向的 。
赞 = ST,0(τ) ST,1(τ) θ ST,1(τ) ST,2(τ)
对 0燮k燮3, 有 :
T
燮
T ≡S 燮燮 燮 T
-1 n,0(τ) n,1(τ) T
-1 T
( τ ) Tt ( τ )
(3 )
ST,k(τ) =T-1∑XtX′t(τt-τ)kKh(τt-τ)和 Tn,0(τ)=T-1∑Xt(τt-τ)kKh(τt-τ)Yt
44 国际金融研究 2014 · 2
Global Finance
环球金融
含着系数变动是连续的假定 , 不用考虑变化点的确定问题 ; 另一方面 , 时变系数模型的估计系数可 以有各自的变化特点 , 并不需要与其他变量有着同样的变化时点 。 综合以上的考虑 , 本文试图采用 时变系数协整方法分析人民币对贸易出口 、 进口和净出口行为的时变影响 。 本文安排如下 : 第一部分是实证模型的设定及估计 ; 第二部分是数据选择与变量的设定 ; 第三 部是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四部分是全文的结论 。
造的统计量如下 :
τn=
赞 b = 赞 (b) s
赞 b
(4 )
2
姨
赞 /∑(t- 軃 ω t)
2 M
赞 2 为u 赞 2=∑k 赞 2t 的长期方差的一致非参估计 , ω 其中 , ω
h=-M -1 2 t -1 2 j j
h · ) 为定义在 [-1 , 1] 的滞后窗 C (h ), k ( 燮 M 燮
t=1 t=1
Xiao (2009) 得出了关于估计系数的统计推断 , 并提出了对函数化系数模型的协整检验方法 。 赞 (zt)′xt 是否平稳来实现 。 当 ut 是平稳变量时 , 赞 t=yt-β 其主要思想是检验估计模型的残差回归残差为 u 那么其方差为常数 , 即 E ( u2t) =σ2u。 而当 ut 为不平稳变量时 , E ( u2t) 是随时间而增 大 的 , 即 E 赞 是否显著大于零 。 Xiao (2009) 构 赞 2t=a+bt+et。, 并检验系数 b 的估计b (u2t) =a+bt 。 因此 , 基于回归 u
cient ) 的半参数估计方法建立时变的回归方程 , 以考虑汇率变动对贸易影响的时变性 。 此前 , 国外已有作者对时变系数的模型进行了讨论 。 Robinson (1989, 1991) 在平稳变量的假定
下 , 将模型的估计系数设定为时间的函数以考虑系数的时变性 。 这种模型实质上是一种函数化系数 (Functional coefficient) 模型 。 Orbe et al. (2003, 2005) 在时变系数的设定下 , 考虑了季节效应的约 束。 他们的模型设定都在同质方差的假定下进行估计 。 Cai (2007) 考虑了异方差性提出局部线性估计 方法 (local linear estimation), 这种方法在内点值的估计与 Nadaraya-Watson 方法的渐近性质非常接 近 , 且 不 必 假 设 扰 动 项 的 分 布 。 与 此 同 时 , 非 参 研 究 中 的 非 平 稳 变 量 也 得 到 发 展 , 如 Sun et al. (2011)、 Pitarakis & Banerjee (2012)、 Gao & Phillips (2011)、 Cai et al. (2009) 和 Xiao (2009) 等 。 其中 , Cai et al. (2009) 和 Xiao (2009) 对非平稳数据下 , 函数化系数模型的估计问题 , 可以推广到 一般的时变模型 。 Cai et al. (2009) 在 Fan & Zhang (1999)、 Cai (2002a) 等的两步估计法基础上 , 解决了带非平稳和平稳变量下的函数化系数模型的估计问题 。 Xiao (2009) 则解决了函数化系数模型 的协整问题 。 时变系数模型不仅优于常系数模型 , 还优于带结构突变的模型 。 其原因主要有 : 一方面 , 其隐
Yt≈Z′tθ+ut, 其中 Zt=
那么 , 局部加权残差和为 :
T
X β (t ) θ 和 θ=θ (t ) = 燮 =燮 燮 燮 燮 燮 x (τ -τ) β′(t) θ
t 1 2 t t
∑
t=1
{Yt-Z′tθ} 2Kh (τt-τ)
(2 )
其中 , Kh (u) =K (u/h ), K ( · ) 是核函数 , 且 h=hn>0, 符合当 T→∞ 时 , 有 h→0 和 Th→∞ 。 局部多项式估计是要最小化公式 (2 ), 其解为 :
Global Finance
环球金融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贸易收支 时变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半参数函数化系数 本文采用函数化系数半参数估计模型 , 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 贸易出口 、 进口以及净出口的时变性影响 。 实证结果表明 , 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机 制在 2002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 2005 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有较为明显的变 化 。 2002 年前 , 汇率变动对出口的负向影响不断加强 , 而在 2002-2005 年期间 , 这种负向 影响达到最大 , 且相对稳定 。 在此期间 , 由于进口与出口的同向变动 , 汇率对贸易差额的 影响并不明显 。 2005 年后 , 由于汇率制度改革后出现人民币的单边升值 , 汇率对中国贸易 收支影响的内涵也有一定的变化 。 国际资本为了从人民币升值中获益 , 通过贸易渠道进入 中国 , 从而促进了出口的增加 。 由于汇率变动对进口影响强度变化不大 , 最终出现了货币 升值与贸易顺差增长共存的局面 。 关键词 : 人民币汇率 中图分类号 : F831 贸易收支 半参数函数化系数模型 文献标识码 : A
一、模型估计与实证步骤
本文考虑的时变参数模型设定如下 : (1 ) Yt=X′tβ (zt) +εt 式中 , Yt 和 Xt 分别为 1 维和 k 维为 I (1) 变量 , β (zt) 为 k×1 的系数向量 , 其值是 zt 的函数 , 其中 zt 是单变量 I (0) 过程 , 假设 zt=t/T 。 在实际估计中 , Yt 是中国的出口额或进口额 , Xtj 是包括 汇率 、 收入等在内的解释变量 。 对于模型 (1), 关键是通过 {(Yt, Xt)} Tt=1 来估计 {βj ( ·)} 。 本文采用局部多项式 (Local Polynomial ) 的方法进行估计 。 假设 βj (·) 是有连续的二阶导数 , 即 β′ j (·) 存在 , 那么将其线性展 开 : βj (τt) ≈aj+bj (τt-τ ), 0燮j燮d, 其中 aj=βj (τ) 和 bj=β′j (τ)。 那么 , (1) 可以近似写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