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 ★ 启用前 【考试时间: 2017年 11月 1 日上午 9∶00~11∶30】绵阳市高中 2015 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K 39 Mn 55 Fe 56一、选择题 :本题共 13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食品中的抗氧化剂对人体无害且均具有氧化性B .尼龙绳是由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强度很大C .用氯气可以处理自来水中的Cu 2+、Hg 2+、Pb 2+等重金属离子D . ClO 2具有强氧化性,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时比 Cl 2 的效率高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能水解B .淀粉、蔗糖在一定条件下水解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C .只用酸性 KMnO 4 溶液可以鉴别苯、乙醇和乙酸A .分子式为 C 10H 14B .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目的操作A 制备 Fe(OH)3 胶体向 25 mL 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 6 滴饱和FeCl 3 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B配制浓度为 0.010 mol /L 的KMnO 4溶液称取 KMnO 4固体 0.158 g ,放入 100 mL 容量 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C 除去 CH 3COOC 2H 5 中的乙醇加入适量 CH 3COOH ,加热D 检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将金属钠投入到盛有医用酒精的烧杯中 D .有机物的二氯代物有 9.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10. 柠檬烯具有良好的镇咳、祛痰、抑菌作用,其结构如图所示。
确的是6种C .属于乙烯的同系物D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上 11.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 18OH -中含有 11 N A 个质子 B .标准状况下, 11.2 L HF 所含原子数为 N A C .2.8 g乙烯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中,所含分子总数为 0.1N AD .0.1 mol/L KI 与 0.1 mol/L FeCl 3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1N A12. a 、b 、c 、d 、e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 a 的原子中只有一个电子,b 3- 与 d 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c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3 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简单离子的半径: c > dB. 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c >bC. a 、 b 、c 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 e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13. 利用一种微生物可将废水中苯酚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装置如图所示。
电池工作时,二、选择题 :本题共 8 小题, 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 14~ 18 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分 ,选对 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 22~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 33~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29 分。
26.( 15 分)苯佐卡因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 ) 常用于创面、溃疡面及痔疮的镇痛。
在实验室用对氨基苯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 /(g c ·m 3)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乙醇 460.79-114.378.5与水任意比互溶 对氨基 苯甲酸 137 1.374 188 399.9 微溶于水,易溶 于乙醇对氨基苯 甲酸乙酯1651.03990172难溶于水,易溶 于醇、醚类COOH )与乙醇反应合成苯佐卡因,有关数据和实验装置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B. b 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2NO -3+12H +-10e -==N 2↑+6H 2OC. 中间室的 Cl -向左室移动 D. 左室消耗苯酚( C 6H 5OH )9.4 g时, 用电器流过 2.4 mol 电子甲酸(产品合成:在250 mL 圆底烧瓶中加入8.2 g 对氨基苯甲酸(0.06 mol)和80 mL 无水乙醇(约 1.4 mol),振荡溶解,将烧瓶置于冰水浴并加入10 mL 浓硫酸,将反应混合物在80 ℃水浴中加热回流 1 h,并不时振荡。
分离提纯:冷却后将反应物转移到400 mL 烧杯中,分批加入10% Na2CO3 溶液直至pH=9 ,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乙醚(密度0.714 g·cm-3)分两次萃取,并向醚层加入无水硫酸镁,蒸出醚层,冷却结晶,最终得到产物 3.3 g。
(1)仪器 A 的名称为_________ ,在合成反应进行之前,圆底烧瓶中还应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2)该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将烧瓶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4)分液漏斗使用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乙醚层位于_____ (填“上层”或“下层”);分离提纯操作加入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
(5)合成反应中加入远过量的乙醇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10% 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本实验中苯佐卡因的产率为 _______ (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该反应产率较低的原因是(填标号)。
a.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导致副反应多b. 催化剂加入量不足c. 产品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d. 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27.(14 分)二氧化碳是用途非常广泛的化工基础原料,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上可以用CO2 来生产燃料甲醇。
已知:CO2(g)+3H2(g)CH3OH(l)+H2O(l)ΔH=- 131.0 kJ·mol - 1;1 -1H2(g)+2 O2(g)==H 2O(l)ΔH=- 285.8 kJ·mol- 1。
CH3OH 的燃烧热ΔH =________(2)在催化剂作用下,CO2和CH 4可以直接转化为乙酸:CO2(g)+CH4(g)CH 3COOH (g)ΔH =+36.0 kJ·mol在不同温度下乙酸的生成速率变化如右图所示。
① 当温度在250 ℃~300 ℃范围时,乙酸的生成速率减慢的主要原因是,当温度在300 ℃~400 ℃范围时,影响乙酸生成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② 欲使乙酸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填标号)。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 .降低压强3)高温下,CO2与足量的碳在密闭容器中实现反应:C(s)+CO2(g)2CO(g)。
已知 TeO 2 是两性氧化物, 微溶于水,易溶于较浓的强酸和强碱分别生成 Te 4+和 TeO 32- 。
回答下列问题:(1)阳极泥预处理时发生反应: Cu 2Te +O 2—△→CuO +TeO 2,Cu 2Te 中 Te 的化合价为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过滤Ⅰ”所得滤液中,阴离子主要有 ,要从滤渣 1 中分离出 Au ,可以向滤渣中加入的试剂是 。
(3)步骤②控制溶液的 pH 为 4.5~ 5.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防止酸度局部过大的操作是 。
(4)步骤④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高纯碲的制备采用电解精炼法。
将上述流程得到的粗碲溶于NaOH 溶液配成电解液,用适当的电极进行电解,阳极产生的气体是 ,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 2 道物理题、 2 道化学题、 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 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5. [化学—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 ](15 分) 铁、钴、镍的性质非常相似,它们的化合物应用十分广泛。
回答下列问题:① 向容积为 1 L 的恒容容器中加入 0.2 mol CO 2 ,在 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 CO 2 的物质的量浓度 c (CO 2)随温 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则该反应为 (填“放热” 或“吸热”)反应,某温度下,若向该平衡体系中再通入 0.2 mol CO 2,平衡 (填“正向”“逆向” “不”)移动,达到新平衡后, 体系中 CO 的百分含量 ______ (填 “变大” “变小”“不变”)。
② 向压强为 p 体积可变的恒压容器中充入一定量 CO 2, 积分数为 40.0%,则 CO 2 的转化率为。
气体分压 用某物质的平衡分压代替物质的量浓度也可以表示化学平衡常数(记作 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K p = 入 V (CO 2):V (CO )=5: 4的混合气体,平衡 28.( 14 分)650 ℃时反应达平衡, CO 的体 (p 分)= 气体总压 (p 总) ×体积分数, K p ),此温度下,该用含 p 的代数式表示),若向平衡体系中再充 (填“正向”“逆向”“不”)移动。
碲被誉为“现代工业、国防与尖端技术的维生素”,它在地壳中平均的丰度值很低,铜 某电解精炼铜的阳极泥经预处理后主要含有 和少量 Ag 、Au ,以此预处理阳极泥为原料制备单质碲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阳极泥中碲的回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TeO 2预处理 ① NaOH 溶液阳极泥 过滤Ⅰ滤渣1滤液1②H 2SO 4 过滤ⅡTeO 2③盐酸溶液 滤液2高纯碲2粗碲电解 精炼1)基态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
铁、钴、镍的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 _______(2)CoCl 2溶于氨水并通入空气, 可从溶液中结晶出橙黄色的 [Co (NH 3)6]Cl 3晶体。
该配 合物中配体分子的立体构型是 _________ ,其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_______ 。
(3)铁、镍易与 CO 作用形成羰基配合物 Fe (CO )5、Ni (CO ) 4, Fe (CO )5的熔点为 253K , 沸点为 376 K ,则 Ni (CO ) 4固体属于 晶体,其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 。
(4)NiO 、FeO 的晶体结构类型与氯化钠的相同, Ni 2+和Fe 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 69 pm 和 78 pm ,则熔点 NiOFeO (填“>”“<”或“=”),原因是(5)Fe 3O 4 晶体中, O 2-的重复排列方式如图所示,该排 列方式中存在着由如 1、3、6、7 的 O 2-围成的正四面体空隙 和 3、6、7、8、9、12 的O 2-围成的正八面体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