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地名的语言学分析

重庆地名的语言学分析

重庆地名的语言学分析重庆地名的语言学分析重庆古称江城。

母亲河长江从西到东穿城而过,西面有嘉陵江与长江交汇而 来,东面有巫峡、瞿塘峡、西陵峡共筑长江三峡美景,周边的山脉与山岭又孕育了 大量的小溪、小河,这些山中水、山外水同样萦绕在重庆百姓的生活中,山水相 映,构成了一幅真实的山水画卷。

这些江,这些河,这些溪,甚至于那些江边的桥、河边的岸、溪外的井都被爱水的江城百姓录入了地名之中。

了大量的与水有关的名词。

例如大溪沟街、嘉陵江、石马河街、寸滩街、五江路、 江北区、南岸区、虎溪镇、北温泉镇、澄江镇、龙溪镇、仁沱镇、几江镇、油溪 镇。

这些只是专名中含有与水有关的字眼的部分地名,还有许多是以江名河名桥 名为专名的,如化龙桥街、观音桥街、嘉陵路、张桥镇、龙井镇、井口镇、八桥镇 等。

在我们所统计的 876 个城镇地名与重要街道地名中,与水有关的地名多达 186个,占地名总数的 21.23%。

3. 与动植物有关的专名 有山有水的地方不仅人喜爱,就是动植物也乐于生长、欢于繁衍。

物产丰富的重庆在地名中记录了它们的名字。

香树村、麻柳沱、莲花乡、柏柳乡、枇杷山、海棠溪、斑竹乡、黄葛乡、荔枝 街。

以我们所统计到的 876 个城镇地名与重要街道地名为例,与动植物 (不包括龙凤等动物图腾 )有关的有 71 个,所占比例为8.1%。

4. 独特的半边街 半边街在重庆地名中所占的比重可能并不是很大,不如前三 类那样引人注目,但是很有地域特色。

这是因为重庆的特殊地貌形成的,在山体坡度较大时,沿山开凿的街只有一边可以盖房子,于是,当地人就形象地称之为半边 街。

这在平原地区是无法想象的。

比如重庆市荣昌县有半边街镇,重庆境内以半边 街命名的,还有如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市合川区钓鱼城大道、重庆市綦江区、重庆市 九龙坡区白市驿镇,等等。

( 二 ) 通名用词 重庆地名的通名十分丰富,据王连勇先生的统计,在重庆的鹿鸣乡、花鹿坪、珊瑚湾、蚂蝗梁、鹿滚池、燕窝乡。

以植物命名的有 :重庆地名中包含 以动物命名的有 :2337个都市地名中,共使用通名尾字115 个,比与之文化相似、地域相近的成都市的相关数据(23 个)高出整整3 倍。

这一方面体现了重庆地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另一方面表现出了其鲜明的地域特色与丰富的多样性。

比如坝、沟、湾、基、岭、楼、梯、垭。

其中最有特色的也是比较常用的通名有坝字和场字。

坝是川渝地名中广泛使用的一个通名。

宋黄庭坚《豫章集谢杨履道送银茄》诗:君家水茄白银色,殊胜坝里紫彭亨。

清阮元《西台》诗登台万丈列仓岩,远见层坡近平坝。

周文德先生在《重庆市政区地名的用字考察》一文中也指出:重庆1048 个乡镇及以上地名,总用2220 字次,使用了595 个不同汉字,超过半的汉字用在地名末尾。

山、溪、石、坪、坝等地名用字反映了重庆的地形地貌特点。

《广韵坝下》云:蜀人谓平川为坝。

今重庆有沙坪坝、菜园坝、大石坝、回龙坝、大田坝、关坝,等等。

场是川渝乡民对买卖货物、从事商品交易的集市或集镇的通称。

川渝农村在50 年代以前一般没有村、庄的概念和地名,汉族地区或是单家独户,或同族聚居多则几户、几十户住在一起。

场对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格外重要,重庆有清溪场、南坪场、文星场、三圣场、新市场、同兴场、万盛场、陶家场、福寿场、石板场、虎溪场、曾家场等,许多场名后来移用做了当地辖区的地名。

、重庆地名词结构方式它们都是标准地名在构词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古代汉语地名中,曾出现过只有专名而无通名的现象,如以河指称黄河,江指称长江,但在现代汉语中这种现象已十分少见,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更成熟的结构,即专名+通名格式。

这一结构的优势就在于它能够较大限度地发挥地名的指位、指类功能,便于区别和识别不同位置、不同性质的地理事物。

重庆地名亦以这种结构为主,但也存在其他结构方式。

( 一) 专名+通名型1. 词作专名(1) 单音词专名比如:大码头、寸滩、土湾、新桥、小坝、新街、河街、梅溪。

其中比较特殊的一类是以数词充当专名的,比如万州、二马路、三马路,等等。

(2) 复音词专名a. 单纯词专名这类专名往往以缠绵词为主,如:珊瑚湾、蚂蝗梁、凤凰镇、玛瑙溪、皂角树、枇杷山、海棠溪、黄葛乡、荔枝街道办事处。

b. 合成词专名名词专名:菜园坝、陕西路、邹容路、观音桥、黄桷坪、花园路、海棠镇、大佛段、冬笋坝、清平乡、民族路、人民路、黄金桥、天文乡、界石镇。

动词专名:解放碑、前进路、打铁街、打铜街、创造路。

形容词专名:和平路、兴隆桥、团结路、敦厚街、丰裕市场、天王桥、胜利街、公平乡、安稳乡、长寿县。

词组专名词组专名有六种结构类型,其中以偏正结构的数量最多,比例最大。

(1) 偏正结构:王家坡、南区路、新华路、北区路、大石坝、石马河、郭家沱、鱼嘴沱、石井坡、童家桥、天星桥、石桥镇、鼓楼街、丛林乡、青山乡、金桥乡、铜罐驿、七星岗、九龙坡、玄坛庙、群慧路、北碚区、双路区、丁山乡、新民乡。

(2) 动宾结构:走马镇、渡舟乡、燎原街道办事处、朝天门、望龙门、化龙桥、迎龙镇、崇文路、卫国路、歇马街、惠民乡、登瀛乡、临溪镇。

(3) 主谓结构:江北城、龙吟镇、云集乡、人和区、鹿鸣乡、文昌街、鹤兴路、郭扶桥、关兴乡、文华街。

(4) 并列结构:烟雨路、龙凤桥、八一路、竹木街、渝碚路、汉渝路、回兴镇、广黔路、新富路、关坝乡、马王街、通桥乡、华中乡。

( 5) 数量结构:五里店、九宫庙、半边街、五层坎、三会乡、七间镇、两路镇、三级街、四面乡。

(6) 后补关系:石角区、石鞋乡、柳荫区、石牛乡、石鼓乡。

( 二) 专名+通名+通名型在地名发展的过程中,因自然地理实体命名聚落名和行政区划名,或由于行政区划的变动,出现某些通名转化成专名的现象,即原来的专名+通名型地名在使用过程中转化为专名。

重庆地名中此类地名也不少,例如嘉陵桥路、回龙坝镇、洗布塘街、石桥铺、沙坪坝、桥坝河、邮政局巷、长江滨江路、嘉陵江滨江路、南湖渔村。

需要注意的是,原地名作为一个整体转化为另一个地名的专名部分后,其原地名的指类功能随之丧失。

(三)专名型此类地名只有专名,没有通名。

在古代汉语地名中,此类曾占据大多数,由于行政区划规范化的需要,在乡镇以上的地名中,这类地名已经销声匿迹,只能在某些街道路名中尚有余存。

这类地名保存了命名之初的原始状态,所以尽管不比专名+通名型那么完整,但是仍然弥足珍贵。

比如山洞、马桑溪(街名)、龙摊子、一碗水、两口占、五尊塘、三层房子、漂子冲、庄子、猫儿头,等等。

(四)附加型此种类型可以说是专名+通名型的辐射型,它比专名+通名结构指代性更强,在现代汉语地名中运用十分广泛。

通常的情况是,表示方位或数字的语素或词附加在通名或某一项专名前后。

其中比较能产的附加成分是,表示方位的东、南、西、北、中、上、下、前、后,以及表示性质的大、小。

其他附加成分可有:头、口等,相对来说派生能力就相对较弱一些。

根据附加成分所在的位置,附加型地名可分为前附式、后附式。

1. 前附式比如:解放东西路、中山一二三四路、长江一二路、上下豫丰、上中下街、上下坝、上下茅坪、上中下街、邹容支路、华一新街、建新东西南北路、南坪东西南北路、上新街、双龙东西路、松石北南路、红石支路、松石大道。

后附式比如:两路口、较场口、峡口、下街子、凉亭子、新街子、横街子、正街上、坳上、尖山子、楼子。

三、重庆地名中的修辞现象恰当的修辞不仅能使语言的表达更准确,而且能令文字生动活泼,充满情趣。

修辞格在地名中的运用,一方面增强了地名的易识读性,另一方面使得地名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在考察中我们发现重庆地名使用的修辞方法十分丰富,我们臆测,这当与重庆人耿直而又不失幽默有着莫大关系。

(一)借代重庆许多地名都源于当地的自然景观,生动活泼,别具特色。

按照借代的主体的不同,可以分成六类,其中以地理实体的形貌命名的最多。

以地理实体的色彩命名的地名:赤水乡、黄土乡、朱杨乡、黄泥乡、白水溪、黑沟、黄金榜、金子山、红石支路。

以地理实体的形貌命名的地名:羊叉乡、扇沱乡、称沱乡、石鞋乡、两岔河乡、偏岩乡、永川乡、高滩乡、曲水乡、巴川河、石鼓乡、狮滩乡、璧山县。

以地理实体的声响命名的地名:响水村。

以植物命名的地名:香树村、麻柳沱、茯苓乡、莲花乡、柏柳乡、斑竹乡、珊瑚湾、蚂蝗梁、枇杷山、海棠溪。

以动物命名的地名:燕窝乡、鹿鸣乡、花鹿坪、鹿滚池、白鹿区、鱼洞镇、鹿角镇、鱼嘴镇、鱼轻路、猫儿坪、螃蟹寺。

以商业活动命名的地名:草花街、药市街、饼子街、鱼市街、工业街、码头镇、二码头。

(二)比喻多姿多彩的地态物象时时牵引人们的思绪、激发人们的想象。

人们带着喜爱的心情用能够想象的美好事物比喻身边的地物,命名所在方域。

比如,长寿县的飞龙乡,命名之由是当地人认为当地地形似龙欲飞。

江北区有个鸳鸯场,场口有条小溪,溪上有棵黄葛树,树儿倒伏,在溪心分成两枝,枝条蔓伸,直连到岸,恰如一对鸳鸯匍匐入水,人们称此鸳鸯桥,鸳鸯场因而得名。

在潼南县有个青云乡,取名来源于境内的一座五拱桥,人们想象这五个拱洞就似五朵彩云挂在青空之上,于是将此桥取名为青云桥。

同类的地名还有木耳乡、双凤乡、骑龙乡等。

(三)拟人在地名的命名之初,人们把自然外物和自身的特征相连,生发想象,于是产生了以拟人的修辞格造词的地名词。

重庆市合川县有个渭溪区,区以场名,场以溪名,场旁有条小溪,河水回旋,有如内胃,习称渭溪。

江北县的高嘴乡,当地有块高大巨石,石头形状正如巨人之嘴。

(四)夸张夸张是地名命名的又一方式,它通过对事物的合理夸张或缩小,使地理景观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使人们从中能够窥见自然生活的变化多彩,体会自然形象的意趣。

重庆江北区的仙桃乡,就是因为当地特产蜜桃,味美香甜,当地人喜爱得夸之为仙桃。

该乡因此得名。

大足县有个天宝乡,乡中有一小溪,溪中泉水滚滚涌出,长年不断,乡人称之为天然宝贝,后来就用天宝命名了溪水所在的乡。

同样命名的还有登云乡、天星乡、歇马场等。

(五)反语反语就是说反话。

历尽严寒的人最懂得春天的可爱,受过洪灾的人更希望江河安宁,反语反映了人们的美好的愿望,但实际情况却往往相距甚远。

重庆潼南县有个乡村,新中国成立前,匪盗特多,1952 年建乡时,人民渴望长久的平安,故命名为永安乡。

合川县的清平乡,永川县的吉安乡都属于此类。

(六)用典展开跨越时空的想象力、借古代著名诗文辞赋、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所创造的意境来命名,这就是用典。

江北的悦来乡就是取名自远者来,近者悦的古语。

江北的来苏区,取名来自《诗经》中的后来其苏。

来仪乡,乡因场名,该场正与凤凰山遥遥相对,取有凤来仪之意命名为来仪。

合川县城有条四维街,则取自管仲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之意。

在开展语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因地制宜,恰当地把故事表演、角色游戏等引进活动之中,提供富有变化的道具,创设亦真亦幻的场景,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融教育与情景之中的一个多角度的语言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