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学2ppt课件

刑法学2ppt课件


刑法的基本原则
• (三)罪刑相当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 1、在刑法第5条明确规定了罪刑相适 应原则; 2、总则中规定了较科学的刑罚(种) 体系和刑罚裁量体系; 3、分则中对具体的犯罪规定了比较科 学的法定刑与裁量体系。
刑法的效力范围
• ▼刑法的效力范围的概念 • 即刑法的适用范围,刑法在什么地方、对什
刑法的基本原则
• 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 (一)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概念 • 又称罪刑相当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 罪刑均衡原则。 • 其含义是: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程度的大 小,是决定刑罚轻重的主要依据,犯多大 的罪,就判多重的刑,作到重罪重判,轻 罪轻判,罪刑相当,罚当其罪。
刑法的基本原则
• (二)罪刑相当原则的理论基础 • 1、对已然之罪的还报:报应主义 • • 2、对未然之罪的预防:功利主义 • • 3、综合主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 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所犯之罪的 法定最高刑在三年以下的,可以不予追究。
• • •
(2)特殊国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人和国家工作人员在国 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
刑法的效力范围
• 3、保护原则
•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 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 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 限制适用的条件: • ■所犯之罪法定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 ■依照犯罪地的法律也构成犯罪。 •
刑法的基本原则
• (四)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
• 1.总的方面:(1)刑法第三条明文规定罪 刑法定原则;(2)确立了从旧兼从轻原则;(3) 废除类推制度。 • 2.罪之法定:(1)刑法第13条明确规定了 犯罪的概念;(2)规定了犯罪构成的各种要件及 正当行为、犯罪形态等问题;(3)在分则中规定 了各种具体犯罪。 • 3.刑之法定:(1)明确规定刑罚体系;(2) 规定了各种量刑原则和量刑制度;(3)采用相对 确定的法定刑,且规定了适用不同幅度法定刑的 具体情节。
么人和在什么时间内具有效力。

• ▼刑法的效力范围的类型


空间效力 时间效力

▼刑法的效力范围的意义
刑法的效力范围
• 一、刑法的空间效力
• (一)刑法的空间效力的概念和一般原则 • 刑法的空间效力,指刑法对地和对人的效力。 • 1.属地原则 • 2.属人原则 • 3.保护原则 管辖权的冲突 管辖权冲突 • 4.普遍原则 • 5.折衷原则
刑法的基本原则
•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基础
• • • ■沿革意义上的理论基础: 1、三权分立思想 2、心理强制学说 ■现代意义上的理论基础
• •
1、民主主义
2、人权思想
刑法的基本原则
• (三)罪刑法定的派生原则 • ■形式的派生原则:1、法律主义;2、 禁止有罪类推;3、禁止重法溯及既往;4、 禁止绝对不定期刑 • 价值取向:限制司法权,促进形式法治 • ■实质的派生原则: 1、明确性原则;2、 禁止不当罚的行为;3、禁止不均衡的、残 酷的刑罚。 • 价值取向:限制立法权,促进实质法治
刑法的效力范围
(2)领域内“犯罪”的含义

行为结果择一:行为和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 国领域内,就应当适用我国刑法。
• (3)“法律有特别规定的” 之情形 •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 • ◎ 港、澳特别行政区 • ◎ 民族自治地方的变通性规定 • ◎ 特别刑法的特别规定
刑法的效力范围
• 2、属人原则 (1)普通国人
刑法学2
思 考
西方有学者宣称:
刑法是善良市民的大宪章 刑法是犯罪人的大宪章 你如何 理解?
刑法是受刑人的大宪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 一、刑法的基本原则概说
• • • 何谓刑法的基本原则? 处于何等地位、有何意义? 包括哪些内容?
刑法的基本原则
• 刑法明文规定了三个基本原则: • 罪刑法定原则 • •
刑法的基本原则
二、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刑法第4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 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 的特权。” 含义:对任何人犯罪,不论行为人的家庭 出身、社会地位、职业性质、财产状况、政治 面貌、才能业绩如何,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一律平等地适用刑法,依法定罪、量刑和行刑,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 • •

刑法的效力范围
• 三、刑法的时间效力
刑法的效力范围
• 4、普遍管辖权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 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 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 ◎ 管辖的“罪行” 条约规定的罪行:国际犯罪 ◎ 义务管辖 或引渡、或起诉
• • • •
刑法的效力范围
• 5、其他问题
• 1、管辖冲突问题 立法思想:坚持国家主权原则与维护国家利益 原则 (1)属地管辖优先 (2)对外国判决的基本立场 刑法第10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 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 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在外国已 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2、保护原则与国民保护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刑法的基本原则
• 二、罪刑法定原则 •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发展与意义 • 内涵:是指“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 规定不处罚”。 • 发展:罪刑法定原则的最早渊源是英国1215年 《自由大宪章》。资产阶级革命前夕,一些启蒙 思想家对罪刑法定原则作了系统的阐述。如洛克、 卢梭、孟德斯鸠、贝卡利亚等,特别是费尔巴哈 明确地格言式地表述了罪刑法定原则,即“法无 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 意义:限制国权;保障人权;法治国家
刑法的效力范围
• (二)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
【折中原则:属地原则为主、其他原则为补】
Hale Waihona Puke •• • • • • • •
1、属地原则
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 律另有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
(1)“领域内”的含义
◎实在领土:国境内的全部区域 领陆、领水、领陆和领水的底土以及领空。 ◎拟制领土:领土的延伸或浮动 ■船舶、航空器 ■驻外使领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