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港口航道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分析探讨

港口航道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分析探讨

港口航道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分析探讨
发表时间:2020-03-24T07:49:14.80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21期作者:邓伟[导读]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运输业步入了全新的阶段,其中以水路运输事业尤为明显,与之相关的航道开挖工作正在大规模展开。

重庆航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市 401147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加快,其中港口航道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基础设施,对我国的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港口航道的施工必须做好,这也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本文就从港口航道的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入手,主要分析了其中的护岸工程、疏浚工程、施工工艺等几个重要的过程,以其为我国的港口航道施工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港口;航道;施工;技术控制
引言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运输业步入了全新的阶段,其中以水路运输事业尤为明显,与之相关的航道开挖工作正在大规模展开。

航道疏浚是确保整个港航事业得以顺利发展的必要基础,相关施工人员应以高度专业化的机械设备为依托,采取合适的水下作业技术,从而对河流航道进行挖掘与整理,此举可以提升航道防洪、泄洪能力,为航运创造良好的环境。

本文结合某航道疏浚工程,对其疏浚工程施工技术展开研究。

1我国港口航道建设发展的现状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跟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也更加地频繁,港口作为对外贸易的主要交通枢纽,在近几年也在快速的发展。

目前,我国建设的港口数量已经很多,其中大型港口的数量甚至已超过一半。

在进行航道建设的时候,由于我国的大型内陆航道都是属于自然水道,所以在航道上比较容易出现不同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处理,以便保证港口的正常运行。

随着建设数量的增加以及规模的扩大,现在我国的港口建设日益趋于专业化,加之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港口的工程建设也即将进入信息工程发展的时代。

2港口航道疏浚工程的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2.1疏浚工程的施工工艺
疏浚工程的实质就是清理航道中泥沙,从而保证主航道的水位,因此,在进行主航道的疏浚工程的时候,对施工的设备要求比较高,一定要选用先进的设备进行施工。

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泥沙的堆放一定要合理,所以,应当建一个合理的具有排水系统的泥沙堆放点,这样才能保证泥沙中的水能够顺利的排出,如果泥沙中的水不能够排出,就有可能使泥沙再次陷入河道中。

如果这样,那前面的施工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因此,泥沙堆放点的排水系统一定要充分考虑其合理性。

2.2航道疏浚工程施工准备准备工作
在疏浚之前,您必须首先在疏浚区域输入设定的水准点和控制点,并在挖掘点建立清晰可见的标志。

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可以开始疏浚的技术要点。

首先,将挖泥船送到疏浚区进行锚固,然后通过挖泥船的液压把手捕获河中的液压把手,并将偏远的土壤倾倒到停靠在一侧的系泊船上。

运输泥船后,在土壤海岸地区铺设的泥浆轰炸机用于通过泥浆区的管道吹土。

现场布置场地规划应按照疏浚工程招标数据的相关规范进行。

结合安全性,可靠性,易管理性,降噪性,不间断运输等方针,综合考虑区域水保文化,城市总体规划,湖泊保护规划等因素,维护旧供水系统。

生态系统场所的施工现场布局。

疏浚渠道项目非常专业。

在实际施工和规划过程中,应选择合理的施工设备。

根据打击与合同要求之间的距离,您应选择合适的吸水船。

同时,必须正确配置抓斗,泥浆泵和污垢、船舶等,以确保整个结构的顺利建设。

2.3输送泥浆
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往来的船舶对施工进行干扰现象,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涉及到老航道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应当先敷设水下潜管,而且水下潜管的连接方式最好采用柔性连接,这样对于适应水下的地形更加有利。

同时,在敷设水下潜管之前,还应当先勘察老航道的水下地形,因为必须确保在敷设水下潜管后航道的水深2.5米以上。

如果经过勘察,发现敷设水下潜管以后,老航道的水深在2.5米以下,那么就必须重新挖槽以满足老航道水深的条件。

3港口航道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3.1提前设计施工方案,保护航道附近的环境
为了施工能够顺利进行,需要在工程开展之前对航道进行勘测,找出最适合进行疏浚工程的地点,而后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而开挖手段就是极为重要的一点,在技术不发达的时候人工挖掘是主要手段,但是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当前最长选用的方法的爆破,这方式虽然有效,但是存在不稳定因素,所以为了保证河道的顺利开挖,需要具备专业技能的人员采用少装药、密打眼的方式进行技术性爆破,减小由于震动带来的危害,保护航道附近的生态环境。

3.2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标准
为了维护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的规范性应用,相关部门和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借助于法治手段来维护其发展势头,从产品研发到最终的使用,均需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实现对工业废弃物的合理应用。

各地区政府可以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强化政策的落实力度,强化企业的内在竞争力,并借助于政策让绿色建筑材料市场发展得更加完善。

对于高能耗、废弃物利用率不高的建筑材料生产企业,除了进行技术支持和政策引导外,还可以利用高税收、限期整改等手段,迫使相关建筑企业在绿色环保方面有所提升,尤其是在生产方式以及技术设备问题解决上,应表现出坚决淘汰的态度。

另外,我国也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合适的绿色建筑材料质量标准,让我国绿色建筑材料质量认证工作与国际接轨,编制相关的施工规范和产品生产标准,强化建筑材料在施工中的利用率。

3.3采取平面、深度控制措施
边吹施工勘察施工现场环境,可以知道在施工范围内会有潮流涌动状况,如果以此为背景,使用常规的办法进行布设工作,其结构自重比较轻,容易受到外力作用状况,进而导致频繁发生偏移。

增多锚,可以杜绝走锚问题。

若潮流速度达到一定规模、水平时会对其管道造成影响,例如管道弯死等状况,进而实际影响了疏浚施工后续进程。

因此,要集中分析潮流实际走向,在管口附近周围安装两个大锚,分别进行工作,一个进行捋顺管道让其漂流,以此缓解处理管线布锚状况问题。

3.4 挖槽尺寸的确定
航道疏浚工程进行施工时,要对尺寸进行严格把控,保持其符合实际工程设计执行标准。

要想预防漏挖问题,进行挖槽施工过程中,及时将周围挖槽之间的重叠施工工作做好,保证宽度在 5 米附近。

同时,要按照实际施工工程顺序进行施工,降低发生槽梗概率,在进行挖掘时就要不断进行测量,提供有力条件方便设计航道截面图。

最后,要根据航道截面图对实际挖船的方位进行把控和调整,如果发现其存在漏挖状况,需要根据实际截面图展开挖槽施工工作。

结束语
总而言之,港口航道疏浚是较为系统性的工程。

进行施工前期准备阶段需要检测海域附近环境,以此为实施基础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在恰当时对船机、人员设备进行调整并配备相应设备,提高实际港口疏浚作业的可操作性。

另外,按月为单位总结疏浚工作,对其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制定对策,方便后续进行疏浚工作,以此保证疏浚工程在项目要求时间段内有效完成。

国政府要对港口航道施工建设加大监管力度,尽可能的满足其一切需求,并且要求施工人员熟练的掌握施工技术,由此减少因为施工人员技术欠缺而出现的问题,为对外贸易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强我国的经济建设动力。

参考文献:
[1]吕巧志.港口航道施工工艺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06:1-3.
[2]谢盛昌.港口航道施工工艺技术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02:228-229.
[3]阚春华.浅析港口航道施工工艺的一些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4:14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