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遗传学】第12章 免疫遗传学
【遗传学】第12章 免疫遗传学
孟买型(Bombay phenotype)
❖ ABO血型抗原基因及其编码分子
孟买型个体缺乏H基因,红细胞及其组织细胞不能 产生H物质,即使有A基因和B基因也不能形成A抗原和B 抗原。
孟买型个体血清中有抗A、抗B和抗H抗体,表现为 一种特殊O型,亦称Oh血型。
Rh血型系统
❖ 临床上,Rh血型系统与ABO血型系统同等重要的 血型系统,也是造成新生儿溶血症的主要抗原。
第12章 免疫遗传学
免疫遗传学研究的内容
• 免疫遗传学是免疫学与遗传学相互渗透形成的 边缘学科。
• 免疫系统在识别自我与非我过程中一系列免疫 反应的遗传基础与遗传调控。
• 输血、器官移植和亲子鉴定的基础
红细胞抗原系统
• 一、ABO血型系统 与输血和器官移植紧密相关的血型系统之一。 正常人血清中唯一存在常规“天然抗体”的血型系统。 分布:除红细胞膜表面外,还广泛分布于人体其他组织细胞内,如淋巴
❖ 当其再次妊娠Rh阳性胎儿时,再次进入母体内的胎 儿红细胞,使母体产生二次免疫反应,产生大量的 IgG型D抗体,通过胎盘屏障致胎儿或新生儿溶血。
❖ Rh溶血症一般较严重,且随胎次增加,胎儿患病机 会增大,症状加重,甚至出现新生儿核黄疸或宫内死 亡。
白细胞抗原系统
❖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又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 原(MHA)。
ABO血型不相容溶血症
❖ 理论上任何母婴ABO血型不相容都可引起溶血。 实际上90%以上的ABO溶血症发生于O血型母亲 所生的A血型或B血型婴儿。
❖ 原因:O型血母亲通常在孕前已接触过自然界中 广发存在的类A型和类B型血型物质的刺激,其 血清中产生了相应的IgG型A抗体和B抗体。大约 50%发生于第一胎。
细胞 、血小板、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等,故又称为组织血型抗原(histoblood group antigens, HBGAs),体液中除脑脊液外,也存在ABO抗原物质。 • (一) ABO血型抗原的基因及其编码分子
ABO血型抗原是一种糖蛋白,镶嵌在细胞膜中,其寡糖链决定抗原 的特异性。
ABO血型抗原由3组基因编码 9q34------A、B、O复等位基因 19q13.3------H、h及
第6号染色体
基因区 HLA-Ⅰ类基因区 HLA-Ⅲ类基因区 HLA-Ⅱ类基因区
MICB
HLA-Ⅱ类基因区
HLA-Ⅲ类基因区
HLA-Ⅰ类基因区
HLA-B
HLA-X HLA-E
HLA-L
HLA-A HLA-H
MICE
MICA CYP21B
HLA-C CYP21A
BF C2
MICC HSP
HLA-J HSP
❖ 人群中根据Rh抗原的性质分为Rh阳性(凝集者) 和Rh阴性(不凝集者)两大类。在我国Rh阴性者 不到1%。
❖ 编码Rh抗原的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p36.2~p34上, 由两个紧密连锁的结构基因RHD和RHCE组成, 分别编码D、E、C、c、e抗原,D抗原为Rh血型 系统的主要抗原,故常以D抗原存在与否确定一 个个体为Rh阳性或阴性。
合遗传系统,每一个基因座位均有多个共显性等位基因。已 确定的基因位点有224个,包括128个功能性基因和96个假基 因。
❖ HLA复合体的基因按其编码HLA分子的分布与功能不同可分 为3个区: HLA-Ⅰ类基因区位于复合体的最远端; HLA-Ⅱ 类基因区靠近着丝粒; HLA-Ⅲ类基因区位于中间。
第6号染色体短臂HLA区域主要基因排列示意图
MICD HLA-G LTB LTA
HLA-F
DPB2
C4B DPB1
C4A DOA DMA DMB
TAP1 TAP2
TNF
DQB2 DQB3 DQB1
DRB 1
DRA
DPA2 DPA1
DOB
DQA2
DQA1
HLA复合体特点
❖ 是免疫功能相关基因最集中、最多的区域 ❖ 是基因密度最高的区域 ❖ 是最富有多态性的区域 ❖ 是与疾病关联最密切的区域
❖ 临床上,ABO新生儿溶血症虽然较为多见,但 症状较轻。
Rh血型不相容溶血症
❖ 主要发生在Rh阴性母亲第二次孕育Rh阳性胎儿的情 况下。
❖ 原因:第一次妊娠期,由于胎盘渗漏,可有少量胎儿 红细胞进入母亲血液循环,D抗原免疫Rh阴性母亲, 产生D抗体。由于初次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效价较低, 并且基本上都是IgM型抗体,不能通过胎盘,故第一 次Rh阳性胎儿一般不受影响。
抗原形成
半乳糖
葡萄糖 多肽链
N-乙酰半乳糖胺
岩藻糖
N-乙酰葡萄糖胺
H抗原
半乳糖
A抗原
B抗原
人ABO血型抗原寡糖链结构比较示意图
ABO血型抗体
1、 产生时间:新生儿不存在,出生后3~6个月后逐渐产生, 5~10岁达成人水平。 2、血清中抗体: A型血血清中存在B抗体, B型血血清中存在A抗体, O型血血清中存在A、B两种抗体, AB型血血清中两种抗体都不存在。 H物质存在上述4种血型的红细胞 膜上,但无H抗体。
❖ 存在所有脊椎动物的有核细胞表面。 ❖ 是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抗原,代表供体与受体组织
的相容性,故又称为移植抗原。 ❖ 编码这类抗原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是一组
高度多态、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称为主要组织相容 性复合体(MHC)。
HLA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 基因定位:
❖ HLA复合体定位于染色体6p21.3区域,长约4000kb. ❖ 是一个由一系列紧密连锁的基因座位组成的最具多态性的复S来自、se等位基因• 基因性质
A、B、O复等位基因中A、B为显性基因,O基因为隐性基因; H、h等位基因中,H为显性基因,h为无效基因。 Se、se等位基因中, Se为显性基因、se为无效基因。h 和 se均为无编码产 物。 H基因编码L-岩藻糖转移酶 A基因编码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 B基因编码D-半乳糖转移酶 Se基因编码L-岩藻糖转移酶
新生儿溶血症(HDN)
❖ HDN是由于胎儿与母亲红细胞抗原不相容引起的,发 生在胎儿或新生儿时期。
❖ 妊娠期胎盘渗血和分娩时胎盘剥离,可是少量的胎儿 红细胞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若胎儿来自父亲的血型抗 原恰好是母体所缺乏的,母体被致敏,产生相应的免 疫不完全性抗体IgG。 IgG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 液循环,导致胎儿或新生儿外周血红细胞大量凝集破 坏,引起溶血性贫血,而未成熟的有核红细胞和网织 红细胞显著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