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课程建设构想

体育课程建设构想


• 育课程建设构想
基础课部 军体教研室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多渠道,多途径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以体育运动特有的魅 力教育引导学生,培养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树立共融合作的团队精神, 掌握终身锻炼的运动技能。 • 一、丰富体育选修课教学内容:由目前15个选项,达到20个选项;并符合学 生兴趣盎然,师资力量充沛,设施基本保障,层次架构合理。
• 3、定向打造教师团队。
• 设立“教学团队”主攻课程建设,教学结构调整,课程项目开发,教学质量监督。 • 设立“群体团队”主攻体育社团建设,校园体育活动组织,各二级学院体育骨干培养。
• 设立“竞训团队”负责校运动队建设,竞赛项目选择,教练员选任,训练制度的制度 与监督,参赛的实施与总结。
• 设立“科研团队”提升本部门科研能力,组织、引导教师参与论文、课题开发、申报、 撰写。
• 二、深入学生会、体育社团,加强指导、辅导力度,实现基层人才培养,推 动校园体育活动更丰富地开展。教师定时定项辅导社团活动,指导二级学院 学生会承办全校体育竞赛。发布年度体育竞赛计划,吸引二级学院竞争承办 校内体育竞赛活动,支撑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主办好"一会一节"即“阳光体 育运动会”“校园体育文化节” • 三、合理利用资源,打造强势运动队,提升我校体育影响力。制定运动队总 体发展规划,实现我校运动队由“参与”向“极具竞争力”的角色转换。
应用技术大学
120000
50% :50%
22/16-20
• 对比显示未来我校体育基础设施将无法满足日常教学,以及学生 体育活动,运动队建设的需要。
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
• 1、现有场馆经过五年的使用,大部分已进入翻新维护期,如室 外篮球、网球场地。是目前体育活动最大的安全隐患。 • 2、学生课余活动与正常教学争场地矛盾突出。 • 3、新建运动场地的地块选择,资金来源,建设周期急需学校统 筹规划 • 4、建议利用宿舍区空地建设小微运动场,健康路径等设施,缓 解课余锻炼与正常教学的场地矛盾。 • 5、利用现有校内教学设施拓展体育教学空间。
教师队伍建设
• 1、提升现有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学习培训,交流访问丰富教师的教学理论,新 老结合,配对提升。 • 2、加大教师引进力度,合理布置项目特长。我校现有专职教师12人,每学年外聘 教师10-16人,以“应用技术大学”的规模分析应达到20—28人,项目特长应覆盖,传 统的足、篮、排三大球类,乒乓球等小球类,武术技击类,健身健美类。年龄层面 以青壮年为主。
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
• 1、在上、下半年中,分别择时聘请客座教授或新兴体育项目专 家,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两次培训,成为规定动作。 • 2、选择参加由教育部或天津市教委组织的教育教学类的培训, 培训人员新老结合,项目对应,及时分享。 • 3、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全国或本市“教师技能大赛”自愿报名与定向 选派相结合,促进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升。 • 4、发挥各“教师团队”作用,及时交流、分享各阶段工作成功经验。
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
• 1、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日常管理,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选项课)学 习管理办法》包括学生出勤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安全预防制度等内容。在 学生开课伊始,每位教师在课堂对学生进行宣讲与告知,在课程全程严格执 行。 • 2、完善,丰富《阳光体育运动会实施方案》主要着眼点在:开设新项目分 项赛,更好地满足学生参与本运动会的意愿,目标——每届更新1-2项。同时 和校工会合作,为教师设立更加丰富的运动项目,使教师能更广泛地参与进 来,以分项赛的形式进行组织,强调参与,淡化竞技,保证安全,娱乐身心。 改进,加强《校园体育文化节》组织,领导工作,主要针对“点---热烈,面 ---清淡”问题,提高各分项活动的覆盖面,宣传力度。展现各分项活动的火 爆景象,展现学生的活力与才智。精细各分项活动的规程、规则。 • 3、客观分析我市高校体育竞赛格局,择时,择师,择项的确立我校在全市 高校体育竞赛中的地位。校内挖掘学生、教师的潜力,校外交流引进人才。
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与开发
• 数据对比
名称 职业技术学院 人数规模 9000-10000 专本比 90% :10% 教学人次 (单位时间) 6000*10+1000* 16=76000/585 4000*10+3000* 16=84000/650 现有场地容量 (单位时间) 480-510 班级数/项目 14-17/12-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