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七 :力的合成与分解

专题七 :力的合成与分解

专题七:力的合成与分解
(一)力的合成
【例】大小不变的F1、F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F,则有:
A.合力F一定大于任一个分力;
B.合力的大小既可等于F1,也可等于F2;
C.合力有可能小于任一个分力;
D.合力F的大小随F1、F2间夹角增大而减小.
●课堂针对训练●
(1)关于分力与合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力与合力同时作用于物体上;
B.分力同时作用于物体时产生的效果与合力单独作用于物体时产生的效果相同;
C.合力总是大于分力;
D.两个分力夹角在0°到180°之间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小.
(2)两个共点力,大小都是50N,如果要使这两个力的合力也是50N,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应为:A.30°;B.45°;
C.90°;D.120°
(3)两个共点力的大小都是F,其合力的大小:
A.一定大于F;
B.一定小于F;
C.由F及两个力间的夹角决定;
D.一定满足0≤F合≤2F.
(4)一个重为20N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用一个F=5N的力竖直向上拉该物体时,如图1-26所示,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A.15N;B.25N;
C.20N;D.0.
(5)两个共点力的合力最大为15N,最小为5N,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是多少?如果这两个力的夹角是90°,则合力的大小为多少?
(6)六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F、2F、3F、4F、5F、6F,相互间夹角均为60°,如图1-27所示,则它们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7)有三个力,一个力是12N,一个力是5N,一个力是8N,有关这三个力的合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力的最小值是1N;B.合力的最小值是0;
C.合力不可能是20N;D.合力不可能是30N.
(8)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为F,则当它们间的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多少?
9. 小东在体育课上做单杠练习时,两臂伸直,双手平行握住单杠,之后逐渐增加双手间距.此过程中手臂上的拉力变化情况为()
A.逐渐变小B.逐渐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10.在研究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得到如图1-2-6所示的合力跟两
个分力间夹角θ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分力大小分别为1 N、4 N
B.两个分力大小分别为6 N、4 N
C.合力大小的范围为1 N≤F≤7 N
D.合力大小的范围为1 N≤F≤5 N
11.如图1-2-7所示,有五个力作用于一点P,构成一个正六边形的两个邻边和三条对角线,设F3=10 N,则这五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A.10(2+2) N
B.20 N
C.30 N
D.0
12一物体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同时受到三个水平共点力F1、F2和F3作用,其大小分别为F1=42 N、F2=28 N、F3=20 N,且F1的方向指向正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三个力的合力可能为零
B.F1、F2两个力的合力大小可能为20 N
C.若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F2、F3的合力大小为48 N,方向指向正南
D.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F2、F3的合力大小一定为42 N,方向为正南
13.手握轻杆,杆的另一端安装有一个小滑轮C支持着悬挂重物的绳子,如图所示,现
保持滑轮C的位置不变,使杆向下转动一个角度,则杆对滑轮C的作用力将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确定
13.如图所示,质量为10 kg的物体静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的坐标原点,某时刻
只受到F1和F2的作用,且F1=10 N,F2=102N,则物体的加速度
()
A.方向沿y轴正方向
B.方向沿y轴负方向
C.大小等于1 m/s2
D.大小等于 2 m/s2
14.如图4所示,长木板的左端有固定转动轴,靠近木板右端处静止放有一个木块.现将木板的右端提升使木板从水平位置开始缓慢地逆时针转动.发现当木板的倾角α达到25°时,木块
开始沿斜面向下滑动.那么在α从0°逐渐增大到4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A.木块受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B.木块受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C.木块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
D.木块受的合外力始终为零
(二)力的分解
(1)关于力的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的分解其本质就是用同时作用于物体的几个力产生的效果代替某一个力的作用效果;
B.分力可能大于合力;
C.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D.分解一个力往往根据它产生的效果来分解它.
(2)在已知的一个力的分解中,下列情况具有唯一解的是:
A.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并且不在同一直线上;
B.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
D.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
(3)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不为零的力,下列哪种或哪些分解方法是不可能的?
A分力之一垂直于F;
B.两个分力与F都在一直线上;
C.一个分力的大小与F的大小相同;
D.一个分力与F相同.
(4)对一个方向向东,大小为4N的力沿直线分解,若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为2N,则另一个分力(方向向东)的大小可能为:
A.1N;B.2N;
C.6N;D.7N.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2 N的力可分解为7 N和4 N的两个分力
B.一个2 N的力可分解为9 N和9 N的两个分力
C.一个6 N的力可分解为4 N和3 N的两个分力
D.一个8 N的力可分解为4 N和3 N的两个分力
如图3-5-5所示,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恒力F
1
的作用,要使物体在水平面上沿OA方向作直线运动,OA与水平方向
的最小值是多大?方向如何?
成θ角,则对物体施加的这个力F
2
8 将一个有确定方向的力F=10N分解成两个分力,已知一个分力有确定的方向,与F成30°夹角,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6N,则在分解时( )
A.有无数组解
B.有两组解
C.有惟一解
D.无解
如图3-5-11所示,一个大人沿与河岸成θ角的方向拉纤,要使
平行河岸的船行方向上得到一个合力F,则另一岸的一个小孩如何
用力最小
(三).平行四边形定则
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里作用效果是指()
A.弹簧测力计的弹簧被拉长
B .固定橡皮条的图钉受拉力产生形变
C .细绳套受拉力产生形变
D .使橡皮条在某一方向上伸长到某一长度
8.(2009年苏南四市模拟)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
定则”的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
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
1-6-8).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绳套,并
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一位置
O .
(1)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
A .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
B .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C .橡皮条弹性要好,拉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时,拉力要适当大些
D .拉力F 1和F 2的夹角越大越好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2)若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均为4 N ,且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则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一个量程为5 N 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出它们的合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宁波检测)“探究求合力的方
法”的实验如图实-3-3甲所示,其中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
结点,OB 和OC 为细绳.图实-3-3乙所示
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__________是力F 1和F 2
的合力的理论值;
________是力F 1和F 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
否会发生变化?答:________.(选填“变”或“不变”)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
A .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
C .控制变量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
6.(2009年广东模拟)如图1-6-6所示,用A 、B 两弹簧
测力计拉橡皮条,使其伸长到O 点(α+β<π2),现保持A 的读数
不变,而使夹角减小,适当调整弹簧测力计B 的拉力大小和方
向,可使O 点保持不变,这时:B 的示数应是( )
A .一定变大
B .一定不变
C .一定变小
D .变大、不变、变小均有可能 图1-6-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