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阶段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

幼儿阶段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

第二章幼儿阶段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第一节幼儿阶段学生生理发展特点
一、小班幼儿生理发展特点
人体的生长发育是成波浪式上升发展的每个阶段的发展速度也是不等速的。

从出生到2岁时期,孩子经过了人生第一个告诉发展时期。

3岁时期,孩子的生长速度进入缓慢发展,每年的身高大概增长7厘米左右,体重的增长大概在每年34斤左右。

但是,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迅速增长,大脑的支配能力也越来越强,身体的运动和手脚活动更加灵活每日所需要的睡眠时间减少到只需要5、6个小时已经足够。

调查研究显示,人的许多感觉器官在婴幼儿时期就已经达到了成人水平,部分感知觉器官还在不断的发展和成熟。

著名的幼儿研究专家蒙台梭利(意大利)曾指出,孩子从出生到5岁这段时期是感知觉发展的关键期,在学习上,要更加注重学习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循序渐进帮助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3—4岁的幼儿处在音乐和听觉的发展、形象视觉的发展关键期,4岁左右的幼儿就已经能够分辨8—20种颜色。

幼儿的全身肌肉分为大肌肉群组和小肌肉群组,从发育时间上来看,幼儿在3—4岁时期还处于大肌肉群组发育时期,因此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不因出现精细动作的加入。

婴幼儿的语言能力也是发展较早的,不到10天的婴儿就已经可以区别语言的其他的声音了,大约5个月左右开始牙牙学语,而1岁后产生第一个可以理解的词语。

而3岁大小的孩子,十分喜欢和常人进行交谈,并且喜欢听成人所讲的简短的童话、故事、儿歌,并且能够记住它们的内容。

可以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已经具备了对他们实施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生理条件。

二、中班幼儿的生理发展特点
幼儿阶段孩子每一年的变化都是显著的,经过了一年的成长,4—5岁的幼儿在语言、记忆、操作、观察等能力方面发展显著。

研究表明,这一阶段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还是增加,但其实这是幼儿创造意识萌芽的一种表现,这一阶段幼儿开始意识到生活是一种有目的性的活动,有更多的自主性,不懂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幼儿通常就表现为一种攻击性行为,教师在遇到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时,首先要意识到这是一种阶段性特征,并且尊尊诱导,及时帮助幼儿走出思维的困境,而注意避免一味的责骂。

4—5岁不仅仍然处于音乐和听觉发展的关键期,音乐教会仍然要让幼儿多聆听音乐培养其音乐审美;而且这个阶段是记忆流畅的关键期,相比上一阶段,记忆力增长,尤其是幼儿的瞬时记忆能力增强;5岁左右的幼儿对数量敏感度明显发展,正是数量知觉的关键期;4—5岁的孩子比34岁的孩子更加喜欢提问,喜欢和成进行自由的交流,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给幼儿表达的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和鼓励;动手操作能力也增强,但还是处于大肌肉群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幼儿更加活泼好动,因此在这一阶段奥尔夫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加入更多的肢体动作以及少数动手制作的环节;注意力增强但仍处于无意注意阶段,主动注意的时长增加到大约每次15分钟长度,音乐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长对教学进行调整;这一阶段幼儿的观察力虽然有所增强,但是仍然十分有限,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才能发展活动的重点。

三、大班幼儿的生理发展特点5—6岁的幼儿处于学龄前的最后一阶段,此时,孩子的神经活动增强,脑发育基本完全但又尚未成熟,两种信号系统逐渐形成,且第一信号系统发展快,孩子的主动性、想象和创造等欲望明显增强,教师要善于抓住创造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对孩子进行引导和鼓励;有意注意开始发展,主动注意的时长增长到每次大约20分钟左右,需要奥尔夫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变换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观察力也有所提高,已经
能够在相对复杂的环境之中,独立地找到重点;在记忆能力方面,这个阶段的幼儿已经能够对记忆自主进行分类,并合理运用记忆方法将其具象化;在语言方面,这个阶段的幼儿有了质的飞跃,不仅已经掌握了全部的语言,能够顺利地交流,并不断学习和积累新的语言,最重要的是这个阶段的幼儿已经能够通过调整自己的语言,让自己的话语适应听者的水平;小肌肉群组相对大肌肉群组来说发育较晚,大约到6岁时,手部肌肉才开始发育,可以做一些较为精细的工作;在人际交往方面,5—6岁的幼儿能自由的和同伴进行游戏活动,并且可以参与合作性活动或是竞争性活动,这表明奥尔夫音乐教师在设计游戏是可以加入集体活动培养孩子合作意识和正确的竞争意识。

第二节幼儿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一、小班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一般来说,小班的孩子一般处于3—4岁年龄阶段。

这一年也是孩子离开父母,第一次进入到集体生活中去。

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同伴关系逐渐重要等一系列变化都让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心理上产生较大的波动与好奇首先教师要做的就是给他们安全感,让她们尽快能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

此时,幼儿还处于无意注意阶段,并且主动注意集中的时间还非常短,大约为7分钟;儿童的思维加工和记忆主要是以图片为主,并能够主动了解图片或是数字代表的物体,例如:给这个阶段的幼儿出示数字“3”,孩子会去寻找与“3”对应的物体。

因此,音乐教师在对这个阶段幼儿施教的时候要注意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采用丰富的活动和强烈的刺激被孩子无意注意到,并且注意学习与休息相互调节,避免过长时间的学习让幼儿对音乐学习失去兴趣从这两个方面综合来看,奥尔夫音乐教学不仅适合这个年龄阶段幼儿的音乐教学并且能够帮助这个年龄阶段幼儿的心理发展和成熟。

二、中班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一般来说,中班的孩子一般处于4—5岁年龄阶段。

此时的幼儿经常会做出一些成人所无法理解的行为,但请你要包容她,并去思考和理解他的这些举动的出现正是因为孩子的想象力在发展的缘故,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的音乐教育,奥尔夫教师应该注意孩子的这种异常行为,善于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与其交流,并和他们成为好朋友,一起进行游戏并积极引导,这样利于此阶段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这个阶段的幼儿经过了一年的集体生活,对幼儿园的老师、同伴、环境、生活习惯等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不会像刚进入集体生活那样不安。

但是由于对于环境的熟悉和自身心理的成熟发展,同伴之间关系的亲密,能否帮助自己的同伴在这阶段成为了使其情绪波动的最主要原因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并加以鼓励,使其顺利发展成为正确的人格。

三、大班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一般来说,大班的孩子一般处于5~6岁年龄阶段。

此时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自我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开始产生了班级荣誉感和自我荣誉感,这个阶段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关键时期。

这一年是他们幼儿园生活的最后一年,情绪相对于前两年来说相对较稳定的,但是毕竟年龄还是很小,情绪的波动性依然较大,影响情绪波动性的因素在不断增加,并且情绪明显外露。

奥尔夫音乐教师在这个阶段主要是要抓住幼儿情绪的波动进行教学,并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从上述3—6岁的幼儿身理和心理的特点分析可以知道幼儿阶段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幼儿的听觉、视觉等感官,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每一年都在不断增
强。

笔者在学习和研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过程中了解和归纳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原本性、情感性、创造性、开放性、综合性、专业性等特点。

在将其应用实践于幼儿阶段的过程中,笔者不断进行思考,认为其中“原本性一回归最初的、原来的、根本的;最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的特点最适用于幼儿的身理和心理的发展。

幼儿的生理和心理不是单一某个方面的发展,不是机体某一机能的单方面发展,是一个完整个体身理和心理各个方面的不平衡发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整体性或者说综合性正好能够帮助幼儿的身理和心理各个部分得到相应地发展,并且同一音乐活动能够帮助幼儿的多个方面有效发展,例如:奥尔夫的声势律动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发展观察力和模仿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素质,从幼儿的身理方面来说可以帮助幼儿进行肌肉运动等等。

3—6岁幼儿阶段正式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即兴活动正式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力途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帮助和推动幼儿身心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