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小米互联网生态圈分析报告
2018年5月
目录
一、鲤跃龙门终有时,独角巨兽已崛起 (8)
1、八年前行:回顾历史探究小米的发展之路 (8)
2、浴火重生:小米商业模式得到市场验证 (9)
(1)小米17年表现强劲,出货量重回世界第五 (9)
(2)“铁人三项”模式,奠定未来发展根基 (11)
3、数看业绩:三大业务齐发力,国外业务增长喜人 (12)
(1)智能手机销售贡献绝大业绩,但IOT 产品与互联网服务收入占比提升明显 (13)
(2)海外市场增速强劲,2017年净亏438.89亿事出有因 (14)
4、股权架构: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雷军表决权超过50% (16)
5、人事变动:“八大金刚”首有人离开,或为上市做准备 (17)
6、募资用途:30%技术研发+30%投资扩大生态链+30%全球扩张+10%补流.19
7、资本市场:港交所敞开怀抱,小米赴港“吃螃蟹” (19)
8、浅显之见:硬件公司OR 互联网公司,到底怎么来估值? (21)
二、小米硬件:手机产品位居核心稳定,生态链产品外拓新兴 (23)
1、智能手机数量继续增长,印度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23)
2、初期发展趁势行业红利,定位性价比开行业先河 (24)
3、扩张与投资布局:试验生态链模式为成功首例 (26)
三、小米互联网:用户活跃度领先,创造最大IoT 平台 (29)
1、基础技术不断改善,IoT市场将持续倍增 (29)
2、软件服务营收补足能效,用户活跃度局行业领先 (30)
3、生态链布局成就全球最大IoT平台,边界扩张把握消费升级 (30)
四、小米新零售:线上渠道优势获得保持,线下新零售迅速破局 . 34
1、综合考量:国内市场线上渠道逐渐完善,重回线下新零售启航 (34)
(1)新兴市场线上零售增长迅速,但农村尚有较大拓展空间 (34)
(2)线上市场优势持续:在网站占比居前,电商平台连冠 (35)
(3)线上继续升级:积极进入精品电商领域,用户画像高度契合 (36)
(4)借势重回线下渠道,以新零售引入打法超前 (37)
(5)秉承发展初期成功战略,海外市场表现突出 (39)
2、聚焦新零售:解码小米之家“特殊之处” (41)
(1)线下门店强化商业闭环,年均坪效仅次苹果 (41)
(2)门店价值拆分四大维度,多重手段共促高效 (43)
①客单价 (44)
②流量 (44)
③转化率 (44)
④复购率 (45)
(3)苹果对标一:共通品牌建设+提供服务 (46)
(4)苹果对标二:价格定位+品类配合多面不同 (46)
①以高性价比定位,转化率约居同行5倍 (47)
②以丰富品类配合,客流量获得保证 (48)
③带专属服务引领风口,提升购物体验为核心 (49)
五、“小米系”布局:投资10来家新三板公司 (50)
1、动力未来:小米助力公司发展,收购突破技术增强生产力 (50)
(1)小米销售额增加态势良好,助力公司利润增长 (51)
(2)收购突破技术,自主生产能力增强 (51)
(3)技术革新投资设立公司,拓宽销售渠道 (51)
2、尚航科技:IDC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雷军持股22.04% (52)
(1)多业务保持良好势头,增加VPN服务 (53)
(2)持续优化资源布局,扩大市场规模 (53)
(3)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竞争力 (54)
独角巨兽已崛起,小米提交IPO申请:5月3日,根据港交所官网,仅用8年时间就晋身内地3大独角兽的小米向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请,成为港交所力推“同股不同权”之后的首批申请科技企业,小米上市传闻终于“靴子落地”。
2015、2016年小米手机出货量连续不及预期,但2017年在其他品牌表现低迷的情况下却实现强势反弹:2017年小米出货量9240万部,相较2016年增长率达到74.5%,市占率6.3%,排在第五位(IDC)。
截止至2018年3月,小米用户每天使用小米手机平均时间约4.5小时,MIUI 月活跃用户超过1.9亿,小米的IOT 平台连接超过1亿台智能设备(不包含手机和笔记本电脑)。
小米在印度和东南亚市场持续扩张,2017年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速达到250%,还在俄罗斯、新加坡、捷克等十几个国家进入了销量前五,小米浴火重生后再崛起,其商业模式得到海内外市场验证。
香港开启双重股权架构:同股不同权雷军持股31%表决权超50%。
根据招股说明书,公司采取同股不同权架构,将公司股票分为A 类及B 类股份:A 类股份持有人每股可投10票、B 类股份持有人每股可投1票。
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雷军持股31.41%,通过双重股权架构,创始人雷军表决权超50%,为小米集团控股股东。
中信里昂、高盛与摩根士丹利成为联席保荐人,此次IPO所获融资的约30%将用于技术研发及其他活动的开发核心产品,包括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笔记本电脑、人工智能音箱和智能路由器等;约30%的资金将用于投资扩大及加强IoT 及生活消费产品及移动互联网服务(包括人工智能)等主要行业的生态链;约30%的资金将用于全球扩张;约10%的资金
将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到底怎么来估值,硬件公司OR 互联网公司?(1)通过公司规模效应、竞争力、成长性和商业模式的判断,假设把公司定义为“互联网公司”,通常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市盈率按照40-60倍估算,2017年,实际盈利53.61亿元(扣除非现金损益),2018Q1,小米手机销量同比增长87.8%,假设按照全年50%速度增长,保守预计2018年小米的净利润将超过100亿元,按照腾讯控股47倍PE(平均值),小米的估值为4700亿元,大约为746亿美元。
(2)如果按照硬件进行估算,以苹果为例(平均市盈率为14倍),小米的估值为1400亿元,按照当前汇率换算,大约为222亿美元。
科技部发布的《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中小米以460亿美元市值排名第三的,我们通过整体分析,大体预判小米的合理估值大约在600亿美元左右。
(美元:人民币=1:6.3)由于小米生态既有软件又有硬件,我们预计或在二者区间之中。
小米“铁人三项”三大模块布局已经形成:智能硬件、以MIUI及云服务为主的互联网服务、以及全网电商+线下旗舰模式的新零售模式的“三大支柱”。
(1)把设计精良的产品紧贴硬件成本定价;(2)通过高效线上和线下零售渠道实现收入增长;(3)并持续提供丰富的互联网服务。
小米产品端以智能手机为生态链核心,向外辐射扩展应用领域:1)小米生态链以手机为核心,初期发展趁势行业红利,定位性价比开行业先河。
2)随后向外辐射扩展应用领域,形成投资的三大圈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