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课程期末考试试卷以及答案
一、填空题.(20分)
1、茶树是一种的木本,常绿植物.
2、茶之为饮,发乎;闻于,兴于,盛于,遍及全中华.
3、中国的茶区分为、、、 .中国茶区分布广泛,南起海南榆林,北抵山东荣成,西至西藏米林,东至台湾花莲县.
4、宋代饮茶,多采用盅和盞.制作工艺比唐朝更加的精彩纷呈,在宋代,烧瓷的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全国形成了、、、、五大名窑.
5、茶树的繁殖一般采用繁殖.优点是①苗木能保持母株的,苗木的形状比较一致,有利于茶园管理;② .
6、茶树的地上部分,在无人控制的情况下,因分枝差异,植株分为、和三种.
7、南宋审安老人是一位非常风趣的茶人,他在《》中用白描的画法描绘了备茶和饮茶用的12种茶具,取名“十二先生”,并冠以名号.
二、选择题.(40分)
1、陆羽《茶经》指出:其水,用山水上,()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A、河水
B、溪水
C、泉水
D、江水
2、世界上第一部()的作者是陆羽.
A、茶书
B、经书
C、史书
D、道书
3、碧螺春是属于()
A、绿茶
B、红茶
C、黄茶
D、青茶
4、原始社会茶具的特点是().
A、一器多用
B、石制茶具
C、铁制茶具
D、陶制茶具
5、龙井茶冲泡中()的作用是预防烫伤茶芽.
A、烫杯
B、温润泡
C、凉汤
D、浸润
6、黑茶的制造工艺为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其中是黑茶制造的特有工序,也是形成黑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A.杀青
B.揉捻
C.渥堆
D.干燥
7、茶具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中“武阳买茶,烹茶尽具”.
A、王褒《僮约》
B、陆羽《茶经》
C、王褒《茶经》
D、陆羽《僮约》
8、 ()又称“三才碗”,蕴含“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
A、兔毫盏
B、玉书煨
C、盖碗
D、茶荷
9、基本茶类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类及()的黑茶类等,共六大茶类.
A、重发酵
B、后发酵
C、轻发酵
D、全发酵
10、《吃茶养生记》是哪个国家的茶文化著作?()
A.印度B.巴基斯坦C.日本D.中国
三、简答题.(40分)
1、茶树的原产地,近代学者有一些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是在印度,有人认为是在包括缅甸、泰国、越南、印度、中国西南的整个地带.但根据史料记载和实地调查,多数学者已经确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其依据是:
2、茶文化的社会功能.茶文化与一般的饮食有很大的区别,他除了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之外,更重要的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茶道精神是在茶艺操作过程中体现的,是人们在品茗活动中的一种高品位的精神追求.请简要归纳一下茶文化的社会功能.
3、请描述一下茶叶的保健功效.
4、茶诗鉴赏. 《寒夜》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答案:
一、填空题.
1、多年生的
2、神农;鲁周公,唐,宋,明清时
3、江南茶去、西南茶区、江北茶区、华南茶区
4、官、哥、汝、均、定
5、短穗扦插、特征和特性、有利于扩大良种的数量
6、乔木型、半乔木型、灌木型
7、茶具图赞
二、选择题.
1-5、 D A A A C 6-10、 C A C B C
三、简答题.
1、答: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茶”字字形、字音、字义的国家,现今天世界各国的“茶”字及“茶叶”译音均起源于中国.
(2)中国有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多的茶文物和茶的典籍,有世界上第一本茶书.
(3)中国的西南地区,主要是云南、贵州和四川,既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和栽培茶树的地方,又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野生茶树和现存野生大茶树最多、最集中的地方,那些野生大茶树又具有最原始的特征特性.
(4)茶树的分布、地质的变迁、气候的变化等方面的大量资料,也证实中国是茶树原产地的结论. 2、答:
第一、以茶雅志,陶冶个人情操.
第二、以茶敬客,协调人际关系.
第三、以茶行道,净化社会风气.
3、答
茶叶的保健功效.
1、提神醒脑、消除疲劳、增强耐力.
2、利尿.
3、降低血脂、低密度脂蛋白,预防心血管疾病.
4、预防糖尿病,预防高血压,强化微血管.
5、预防蛀牙.
6、抗菌作用.
7、抗细胞突变作用,防癌作用.
8、减缓衰老作用.
虽然茶一向被视为温和的天然保健饮料,但因其成分中含有咖啡因为主的植物碱类,具有兴奋刺激神经的作用;茶多酚类具有收敛性,对口腔及肠胃道黏膜有影响,不宜空腹饮茶或引用浓涩的茶汤.若因贫血、肠胃溃疡,神经衰弱,应遵照医师所嘱不宜饮茶,有些人饮茶会失眠、则不宜在晚餐之后饮茶;虽然茶叶可以增强某些中药或西药的功效,但吃中药及西药时是否可饮茶,乃遵照医生指示.
4、答:
寒夜来客,以茶当酒.松风汤沸,竹炉火红,主人的热情似沸汤、炉火一般.窗外,月光如水,枝头寒梅数点,人、茶、梅、月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