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转炉炼钢工艺转炉炼钢冶炼工艺分为五大制度如下:装入制度、供氧制度、造渣制度、温度制度、终点控制及脱氧合金化制度。
4.1 装入制度4.1.1 装人制度内容及依据装入制度就是确定转炉合理的装入量,合适的铁水废钢比。
转炉的装入量是指主原料的装入数量,它包括铁水和废钢。
每座转炉都必须有个合适的装入量,若装人量过大,将导致吹炼过程的严重喷溅,造渣困难,延长冶炼时间,吹损增加,炉衬寿命降低。
装入量过小时,不仅产量下降,由于装入量少,熔池变浅,控制不当,炉底容易受氧气流股的冲击作用而过早损坏,甚至使炉底烧穿,进而造成漏钢事故,对钢的质量也有不良影响。
在确定合理的装入量时,必须考虑以下因素:(1)要有合适的炉容比。
新转炉砌砖后的容积称为转炉的工作容积,它与装入量的比值V/T(m3/t)称之为炉容比。
一定公称吨的转炉,要有一个合适的炉容比,即保证炉内有足够的冶炼空间。
转炉建成后,炉容比就已经确定了,冶炼过程应根据铁水的成分、使用冷却剂的种类、氧枪喷嘴的结构等因素适当调整装入量,保持合适的炉容比,达到良好的综合指标。
例如,铁水中Si、P含量较高时,吹炼过程渣量大,炉容比应该相应大些,否则就会导致喷溅的增加。
以废钢做冷却剂的转炉炉容比,比用以铁矿石(或氧化铁皮)为主做冷却剂的炉容比,可以小0.1—0.2m3/t。
大转炉的炉容比可以小些,小转炉的炉容比要稍大些。
(2)合适的熔池深度。
确定装入量时,除了考虑转炉要有一个合适的炉容比外,还应保持合适的熔池深度。
以保证炉底不受氧气流股的冲击,熔池的深度必须大于氧气流股对熔池最大穿透深度。
(3)对于模铸车间,装入量应与锭型配合好。
装入量减去吹损及浇注必要损失后的钢水量应是各种锭型的整数倍,尽量减少注余钢水量。
装入量可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式2—l中有关单位采用t。
对连铸工艺,转炉装入量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此外,确定装入量时,还要受到钢包的容积、转炉的倾动机构能力、浇注吊车的超重能力等因素的制约。
所以在制定装入制度时,既要发挥现有设备潜力,又要防止片面的不顾实际的盲目超装,以免造成浪费和事故。
4.1.2 装人制度类型氧气顶吹转护的装入制度有:定量装入制度、定深装入制度和分阶段定量装入制度。
其中定深装入制度即每妒熔池深度保持不变,由于生产组织困难,现已很少使用。
定量装入制度相分阶段定量装入制度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4.1.2.1 定量装入制度定量装入制度就是在整个炉役期间,每炉的装入量保持不变,这种装入制度的优点是:便于生产组织,操作稳定,有利于实现过程自动控制,但炉役前期熔池深、后期熔池变浅,只适合大吨位转炉。
国内外大型转炉已广泛采用定量装入制度。
4.1.2.2 分阶段定量装入制度在一个炉役期间,按炉膛扩大程度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定量装入。
这样既大体上保持了整个炉役中具有比较合适的熔池深度,又保持了各个阶段中装入量的相对稳定,既能增加装入量,又便于组织生产。
这是适应性较强的一种装入制度。
我国各中、小转炉炼钢厂普遍采用这种装入制度。
4.1.2 装人操作4.1.2.1 铁水、废钢的装入顺序A 先兑铁水后装废钢这种装入顺序可以避免废钢直接撞击炉衬,但炉内留有液态残渣时,兑铁易发生喷溅。
B 先装废钢后兑铁水这种装入顺序废钢直接撞击炉衬,但目前国内各钢厂普遍采用溅渣护炉技术,运用此法可防止兑铁喷溅,但补炉后的第一炉钢可采用前法。
4.2 供氧制度供氧制度就是使氧气流股最合理地供给熔池,创造良好的物理化学反应条件。
因此,供氧制度的内容包括确定合理的喷嘴结构、供氧强度、氧压和枪位操作。
4.2.1 喷嘴的类型及特点熔池供氧的主要设备是氧枪。
氧枪由喷嘴和枪身两部分组成,并通水冷却。
喷嘴也叫喷头,它的结构有整体式的,也有组合式的。
大多数喷嘴是用紫铜锻造后切削加工而成,也有直接铸造成型的。
枪身是无缝钢管。
喷嘴与枪身通过焊接连接。
马赫数Ma是指气体的流速V与音速a之比。
即马赫数Ma=V/a。
当马赫数Ma<1时,为亚音速气流;马赫数Ma=1时,气流速度为音速,超音速气流的马赫数Ma>1。
高压氧气在输送管道中的流动速度较低,在60m/s以下。
氧气流通过喷嘴后,形成流速为450m/s以上的超音速的氧气射流,其流速为音速的2倍左右,即Ma≈2。
射流是指高压气体从喷嘴喷出后所形成的定向流股。
显然,喷嘴就是压力一速度的能量转换器,也就是将高压低速氧气流转化为低压高速的氧射流。
由于流股的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因此,超音速氧射流具有很大的动能。
由此可见,合理的喷嘴结构应使压力能最大限度地转换成速度能,同时喷出的氧流应该满足吹炼的要求。
在工艺操作上的反映是化渣速度快,不喷溅,不粘枪,不烧枪,枪位稳定,便于控制。
所以选择合理的喷嘴结构是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的关键之一。
目前所用氧枪喷嘴都是拉瓦尔管型结构。
拉瓦尔型喷嘴能够把压力能(势能)最大限度地转换成速度能(动能),获得最大流速的氧射流,因而被广泛应用。
根据喷嘴的孔数可以分为单孔喷嘴和多孔喷嘴。
多孔喷嘴有三孔、四孔、五孔、六孔、八孔等类型。
单孔拉瓦尔型喷嘴,在转炉炼钢已经很少使用,除了少数小转炉采用三孔喷嘴,80t以上中、大型转炉均采用四孔、五孔及五孔以上喷嘴。
4.2.1.1 单孔拉瓦尔型喷嘴拉瓦尔管喷嘴内型分为两段,即收缩段和扩张段。
两段相交处为最小断面,其直径为临界直径,又叫喉口。
使用单孔拉瓦尔喷嘴时,氧射流对熔他的冲击能力强,冲击面积小,所以化渣速度较慢,喷溅较大。
4.2.1.2 多孔拉瓦尔型喷嘴为了进一步提高供氧强度,提高转炉的生产能力,满足大吨位转炉生产的需要,出现了三孔、四孔、五孔乃至五孔以上的喷嘴。
多孔喷嘴的优点是:提高了供氧强度和冶炼强度;增大了冲击面积.化渣好;操作平稳,不易喷溅。
4.2.2 枪位对吹炼过程的影响A.枪位与熔池搅拌的关系当氧流与熔池液面接触时,必然对熔池液面有一个冲击力,将液面挤开,形成一个凹坑,通常称这个凹坑的深度为冲击深度。
转炉炼钢吹炼有两种模式:即硬吹和软吹。
硬吹是指枪位低或氧压高的吹炼模式。
当采用硬吹时,氧气流股对熔池的冲击力大,形成的冲击深度较深,冲击面积较小;此外,硬吹时产生的小液滴和气泡的数量也多,气一熔渣一金属乳化充分,炉内的化学反应速度快,特别是脱碳速度加快,大量的CO气体排出,使熔池得到充分的搅动,同时降低了熔渣的TFe含量。
也就是说,枪位越低,熔池内部搅动得越充分。
软吹是指枪位较高或氧压较低的吹炼模式。
在软吹时,氧气流股对熔池的冲击力减小,冲击深度变浅,反射流股的数量多,冲击面积加大,对于熔池液面搅动有所增强。
脱碳速度降低,因而对熔池内部的搅动相应减弱,熔渣中的TFe含量有所增加。
如果枪位过高,或者氧压很低时,氧气流股的动能低到根本不能吹开熔池液面,只是从表面掠过,这时反射氧流也起不到搅拌液面作用,这种操作叫“吊欢”。
长时间吊欢是有很大危害的,应该避免。
如果短时间内采用高低枪位交替操作,还有利于消除炉内液面上可能出现的“死角”。
所以,在炉投后期,成渣速度慢时,可采用高低枪位交替操作,能够消除渣料结蛇,加快化渣。
B.枪位与渣中TFe含量的关系FeO是比较特殊的氧化物,它不是全部进入熔渣,还可以溶于金属液,氧化si 、Mn 、P 、C 等元素,使其本身还原。
吹炼过程中,不断向炉内供氧,FeO 不断地生成,它从熔池上浮过程中也不断消耗,只有来不及与其他元素反应的FeO 才能保留在熔渣中,因而FeO 成为氧的“传递者”。
枪位不仅影响着Fe0的生成速度,同时也关系着FeO 的消耗速度。
在低枪位操作时,炉内各元素的氧化反应激烈地进行着,但低枪位操作一段时间后,FeO 的消耗速度大大增加。
当枪位低到一定的程度,或长时间使用某一低枪位吹炼时,FeO 的消耗速度可能超过其生成速度,因此熔渣中TFe 的含量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当采用高枪位操作时,由于氧气流股对熔池作用的动能减少,熔池内的化学反应速度缓慢了,FeO 的消耗速度减少得比较明显.这时才有可能使FeO 在熔渣中聚积起来,起到提高TFe 含量的作用。
3235.1O Fe FeO FeO +=∑321601127256O Fe FeO TFe += C.枪位与熔池温度的关系枪位对熔池温度的影响,是通过炉内化学反应速度来体现的。
采用低枪位操作,氧气、熔渣、金属液接触密切,化学反应速度快,结果熔池升温速度加快,吹炼时间短,热损失部分减少,炉温较高。
枪位高,反应速度缓慢,因而熔池升温速度缓慢,吹炼时间延长,热损失部分增多,温度偏低。
因此,当铁水温度偏低时,开吹时可采用低枪位操作,能加快熔池升温速度。
4.2.2 供氧制度中的几个工艺参数4.2.2.1 氧气流量与供氧强度A 氧气流量氧气流量Q 是指在单位时间t 内向熔池供氧的数量V(常用标淮状态下的体积量度)。
氧气流量是根据吹炼每吨金属料所需要的氧气量、金属装入量、供氧时间等因素来确定的,即:TV Q = Q — 氧气流量(标态),m 3/min 或m 3/h ;V — 一炉钢的氧耗量(标态),m 3;t — 一炉钢吹炼时间,min 或h 。
一般供氧时间为14—22min ,大转炉吹氧时间稍长些。
例1 转炉装入量l32t ,吹炼15mm ,氧耗量(标态)为6068m 3,求此时氧气流量为多少?解:V =6068m 3,t =15minh m m T V Q /24272min /53.40415606833==== 答:此时氧气流量(标态)为24272m 3/h 。
B 供氧强度供氧强度I 是单位时间内每吨金属氧耗量TQ I = I ——供氧强度(标态),m 3/t ·minQ ——氧气流量(标态),m 3/minT ——一炉钢的金属装入量,t例2 根据例1条件,求此时的供氧强度,若供氧强度(标态) 提至3.6m 3/t ·min ,每炉钢吹炼时间可缩短多少?解;V =6068m 3,T =132t,t =15min 供氧强度min /06.31321560683∙=⨯=⨯==t m T t V T Q I 若I =3.6m 3/t ·min 时, 冶炼时间min 769.121326.36068=⨯=⨯=T I V t 每炉吹炼时间缩短值,△t =15—12.769=2.231min =2minl4s答:供氧强度(标态)为3.06m 3/t ·min ,提高供氧强度后,每炉吹炼时间可缩短2minl4s 。
I 值不可过高,否则不易化渣,且氧枪容易粘钢而损坏。
大型转炉冲击面积占熔他面积比例小,供氧强度可低些,保证化渣良好。
C 吨金属氧耗量吹炼lt 金属料所需要的氧气量,可以通过计算求出来。
其步骤是:首先计算出熔池各元素氧化所需氧气量和其他氧耗量,然后再减去铁矿石或氧化铁皮带给熔池的氧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