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政府关于印发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政府关于印发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政府关于印发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1.06•【字号】伊州政办发[2012]175号•【施行日期】2012.11.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政府关于印发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伊州政办发〔2012〕175号)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自治州直属各县市人民政府,州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都拉塔口岸管委会:《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2-2020年)》,已经自治州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2年11月6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为贯彻落实《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进自治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开展创建“教育强县”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关于自治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意见》,制定本规划。

一、州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分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自治州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各级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基本任务。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的就是要使薄弱学校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质量得到保障的素质教育,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提升民众素质,推进建设教育强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9年,州直“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检”,经过十五年的努力,到2008-2009学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83%;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101.08%;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达到98.82%;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1.48%;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达到99.73%。

2008年,州直小学、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5.03平方米、7.18平方米;小学、初中生均教学仪器配齐率98.40%、98.99%。

目前,州直中小学D级危房已全部消除,中小学教学仪器、音体美卫劳器材、图书资料配置基本达到自治区的“两基”验收标准,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市已达到国家标准。

2004年以来,州本级、县市共投入资金3.44亿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校舍面积64.15万平方米,危房改造19.94万平方米,投入资金1.82亿元为581所学校购置教学仪器设备、音体美卫劳设施及图书、新课桌椅;投入9985.8万元用于校园“四化”建设,这些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州直的办学条件,为州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州直地处边陲,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受多种因素影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义务教育发展仍然不均衡。

主要表现在:学校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城市择校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县市办学条件标准较低,一些农村学校基础薄弱,尤其是现有的176个教学点建设尤为滞后;教师队伍素质整体不高,双语教师严重短缺,教育教学质量不高;部分学校办学行为不规范,应试教育倾向比较明显;学生辍学率偏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少年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不完善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解决。

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教育公平的高度,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按照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法律要求,以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为目标,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统筹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各类项目为支撑,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和完善保障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缩小学校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1.统筹兼顾,全面推进。

根据州直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之中,整体布局、统筹兼顾,全面推进,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突出重点、扶持薄弱。

按照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统筹实施各类工程和项目,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加强农村和城市薄弱学校建设,积极扶持贫困家庭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少年和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接受义务教育,保障教育公平。

3.强化过程,动态管理。

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要积极进取,不等不靠,又要实事求是,把握节奏;既要立足于推动当前工作,又要着眼于实现长远目标。

兼顾各地教育差异,分类指导,动态管理,不断提高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有条件的县市率先向教育现代化迈进。

4.注重内涵,提高质量。

坚持内涵发展,确立现代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强化质量意识,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

以提高质量为目的,在制定政策、确定项目、安排资金时优先保证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鼓励学校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每一所学校办出特色。

三、州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一)总体目标到2015年,30%左右的县市达到国家和自治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并通过自治州、自治区人民政府督导验收;到2020年,州直所有县市达到国家和自治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通过自治州、自治区人民政府督导验收,州直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

(二)主要任务1.巩固提高普及水平。

各县市政府要高度重视“控辍保学”工作,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巩固率达到规定标准,辍学率低于规定标准,保证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口的子女在全日制公办学校接受免费义务教育,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自治区规定的标准,农村留守儿童、流浪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双语教育实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1-2020年)》目标。

2.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基本形成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需求的学校布局结构;85%以上的完全小学、初级中学和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园、校舍、体育运动场馆、安全设施、卫生设施、寄宿设施、教学仪器设备、教育信息化普及和应用水平等基本达到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学校之间无明显差异;薄弱学校建设明显加强,大班额现象、择校现象总体上得到控制;所有学校和教学点无D级危房,校舍基本达到国家抗震设防标准。

3.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所有教师具备相应层次教师资格和证书,小学教师达到专科以上学历、初中教师达到本科以上学历所占比例明显提高,双语教师队伍建设明显加强,学校配齐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学科的各类教师;优秀校长、教师在县市内合理流动、轮岗机制进一步完善,城乡教师资源、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教师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校长、教师能够按照规定接受培训,校本研修制度全面落实;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明显提高。

4.全面加强教学点建设。

以加强教学点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按照科学布局、规模适度、保证质量的要求,进一步实施教学点布点调整,2013年,基本完成教学点布局调整工作,并保持相对稳定。

到2015年,30%以上的教学点实现标准化建设;到2019年,全部教学点实现标准化建设。

5.整体提升教育质量。

区域内学校能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开齐课程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校际之间教学质量差距不明显;学校普遍开展校本教研、校本培训,能开出具有特色的学科课程、社会实践课程、校本课程等;学习困难学生得到有效帮扶;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基本普及,学校科学化、规范化、特色化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较高质量的需求。

6.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得到切实保障,实行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

2015年分配比例达到50%,并逐年提高,择校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无任意增减课时、增加学生课业负担行为,无以考试成绩公开排队、办重点校(班)现象,无违规乱收费行为;校园安全卫生责任、措施落实到位,无重大安全、卫生责任事故;形成优良的班风、校风,校园文化积极向上,校园周边环境安全有序,做到教育理念现代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办学特色多样化。

(三)实施步骤根据州直各县市经济、社会和人口教育发展水平,对11个县市(口岸)分别确定相应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步骤,分批组织实施和督导验收。

2014年新源县2015年奎屯市、尼勒克县、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2016年昭苏县、察布查尔县2017年伊宁市2018年巩留县、伊宁县2019年霍城县2020年特克斯县各县市(口岸)原则上要在以上时间前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经过努力,条件具备的县市也可提前完成任务。

四、州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措施(一)制定并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各县市要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自治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意见》及本规划的要求,以县市为单位,落实到乡(镇),制定本县市《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规划》和年度计划,确定本县市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步骤及措施,由政府发布实施。

(二)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实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条件。

自治州编制《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2012-2020年)》,提出自治州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措施和办法。

各县市要对照《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在逐校普查的基础上,对每所学校短缺校舍、仪器设备、办学经费、师资等进行准确测算,编制本县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落实到每所学校,并按照《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规划(2012-2020年)》要求,提出推进计划、政策和配套措施。

按期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通过督导验收。

(三)加大教育投入,确保教育经费稳步增长进一步完善县市政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落实好《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依法做到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落实新增教育投入向边远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倾斜的规定,保障学校办学经费来源的稳定增长。

要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并全部用于教育事业。

教育专项安排要向农牧区、边远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

(四)整合教育重大建设项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要充分发挥义务教育重大工程项目在改造薄弱学校、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作用,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为依托,充分利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双语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小学双语现代远程教育建设计划等项目资金,优先保障先期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县市率先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