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芦原义信与黑川纪章的城市空间理论

芦原义信与黑川纪章的城市空间理论

艺文丛谈芦原义信与黑川纪章的城市空间理论谷溢,陈天(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摘 要: 芦原义信与黑川纪章是著名的日本现代建筑师,在世界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享有较高声誉。

在大量从事城市实体空间营建的实践中他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空间理论,由于他们分别处在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的高潮期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旺盛期,二人的理论具有一定的比较价值和时间指导意义。

从科学观基础、空间尺度和各种空间关系的存在秩序等方面对其理论进行比较,以期在接近城市空间本质的层面,对其理论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芦原义信;黑川纪章;城市空间;建筑学中图分类号:TU-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10(2006)03-0071-03收稿日期: 2005-12-04作者简介: 谷溢(1979-),男,河南洛阳人,硕士生;陈天(1958-),男,天津人,副教授。

芦原义信(1918 )194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1953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曾在马歇 布劳耶事务所工作,1956年在东京创建芦原义信建筑设计研究所。

黑川纪章(1934 )1957年京都大学建筑系毕业,1964年在该校研究生院完成博士课程;他提倡从机械原理时代到生命原理时代的转变,成为20世纪60年代新陈代谢运动的发起人之一。

芦原义信和黑川纪章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城市空间理论,这些理论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一、科学观:布鲁巴基体系与非布鲁巴基体系现代科学观是在人们对科学的总体认识,是影响人类各种科学活动的决定性因素。

人们把芦原义信和黑川纪章所处时代的主流科学观分为 布鲁巴基 (B ourbaki)与 非布鲁巴基 两个存在巨大差别的体系,二人城市空间理论所反映的科学观正是这两个体系的具体表现。

所谓 布鲁巴基体系 ,即基于二元论客观主义、合理主义概念,将能够证明和无法证明的事物区分开来的科学实证主义,是人们印象中的传统经典科学观。

非布鲁巴基体系 则包括莱布尼兹和斯宾诺沙德巴洛克自然科学、戴卫 博姆德内藏秩序、大卫 彼得的共时性、黎曼空间、凯斯特勒得整体协调、曼戴布罗特得佛拉塔尔几何学以及普里果金的耗散结构理论等。

[1]12-13芦原义信的理论成熟于现代主义思想最有影响的年代,他提出的城市空间理论在非此即彼的对立主客体立场中带有深刻的现代主义二元论烙印,属于布鲁巴基体系。

外部空间理论基于三次元的欧几里德空间而研究其存在形式,直到现在还在影响着这个世界,同时也是当今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领域的主流思想。

黑川纪章认为,人类社会不断向着多样化的方向扩展,其尽头是无秩序的、各种城市要素相互对立的状态。

建筑师与规划师所做的原本是创造秩序,但结果却常常是破坏了平衡;但是,一旦由此而使秩序保持高度的平衡,结果将使秩序化的世界向着更加复杂化的方向发展下去。

所以,他希望从新科学、新哲学所构建的非布鲁巴基体系中找到解决的方法。

他称之为新陈代谢和共生。

新陈代谢的过程和循环反映了变化、生长和生命形式的平衡,意味着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和城市空间。

第24卷第3期2006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 R NAL OF HENA N UN IV ERS ITY OF S CIENC E A ND TECH NOLOGY (SOC IA L S CIENC E)Vol.24 No.3Jun.2006由此不难看出,不同的科学观体系是他们的城市空间理论的重要区别。

二、尺度:三维与四维建筑空间范畴内的 尺度 不是单一的长度表述,而是多个维度因素的综合。

城市空间的尺度以建筑尺度为基本细胞,城市是放大的建筑,建筑也就成为缩小了的城市。

芦原义信和黑川纪章分别用了三维与四维的模数分析了城市的尺度。

通过对欧洲传统城市空间的研究,芦原义信提出了恢复人性尺度的城市空间理论。

他以广场为例从步行者的视角分析了不同D/H(邻幢间距与建筑高度之比)值对人的心理感受和视觉反应的影响:D/H<1时,广场成了建筑与建筑相互干涉过强的空间;D/H=2时,因为过于分离广场的封闭性不容易起作用;D/H在1与2之间时空间平衡、尺寸紧凑。

[2]他由此提出了两个理论:1.十分之一理论。

外部空间的尺寸可采用内部空间尺寸的8-10倍,即将内部空间尺寸加大至8-10倍如2.7 (8-10)=21.6-27m,正好包含可以互相看清脸部距离的范围(21-24m)。

如日本的宴会大厅通俗称为80张席(7.2 18m),或100张席(9 18m)的房间。

按照十分之一理论,将其按8-10倍扩大为(57.6 144m)-(72 180m) (80张席房间),或(72 144m)-(90 180m)(100张席房间),就与欧洲大型广场的平均尺寸57 5 140 9m大体相当。

2.外部模数理论。

即外部空间可采用行程为20-25m的模数。

进行外部空间设计时,以步行者的感受为依据,使外部空间接近可识别人脸的尺度,20-25m的坐标网格重合在图面上,就可以估计出空间的大体广度。

[3]黑川纪章引入了时间模式,希望用空间/时间模数更加全面和准确地描述城市空间。

他的城市空间的尺度分级如下:1.住宅(10m-100m):人类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住宅的结构。

2.超级城市(居住单位=城市单位)(1km-10km):建筑物的组织形式与步行道的形式决定了城市的结构。

3.大都市(10km-100km):道路的模数决定了大城市的结构。

4.大都市圈(100km-1000km):高速铁路的模数决定了世界城市的结构。

5.世界都市(1000km-10000km):飞机航线的模数决定了世界城市的结构。

6.国际城市(10000km-100000km):宇宙通信的摸数决定了国际城市的结构。

城市时间模数是构成城市要素的社会耐用年限的序列:1.设备空间:建筑设备、上下水、电气、煤气等设备空间,时间域为1-25年,时间模数为5年。

2.耐用消费设备空间:城市等装置(含生产设备),时间域为1-25年,时间模数为5年。

3.服务空间:用于生活的服务设施所占据的空间,时间域为5-50年,时间模数为10年。

4.居住空间:构成城市空间的基本的空间单元,时间域为10-125年,时间模数为25年。

5.街道空间:广场,人行道,公园等诸空间的空间,时间域为25-625年,时间模数为125年。

6.文化财产空间:包括自然文化财产和人类创造的文化财产,在城市空间中作为遗址保护下来的空间,时间域为125-3125年,时间模数为625年。

[1]77-89芦原义信用三维空间因素分析评价城市空间的尺度。

其三维系统包含空间因素、形式美学和直观环境的心理学影响,对实践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黑川纪章用加入时间因素的四维模数考虑城市空间尺度,涉及的因素虽然复杂,但这样的设计往往能激动人心也具有探索精神。

三、秩序:二元对立与多元共生日本当代建筑对先验的秩序性和完美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追求。

[4]芦原义信和黑川纪章都很重视城市中各种空间关系的秩序,他们虽然都认为秩序是城市空间存在的必然和必需,但二人之间也有所差别。

芦原义信认为,一面把空间内部化一面保持72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内部秩序区建造城市的方法,属于加法创造空间的思想体系;以保持土地利用、交通规划构成城市基本骨架的外部秩序建造城市的方法,属于减法创造空间的思想体系;城市空间秩序主要就是内部和外部的关系,它们是明确的、不能混淆的,否则就是失败的城市空间;在这二者之外没有其他秩序存在,而建筑师与规划师所要做的就是去理顺二者的关系。

黑川纪章反对被 雅典宪章 分割成工作、居住、娱乐以及交通的城市空间。

他认为二元对立的空间秩序是由于人们受到了基于功能的分离主义的影响。

他提倡空间秩序的多元共生:建筑与自然的共生、传统与新技术的共生、秩序与混乱的共生以及不同文化的共生。

在作品 与19世纪的柏林街屋共生 中,他阐述了这一观点。

这个规划是由坚实的外墙和柔软的外墙构成。

坚实的外墙,就是隐蔽地、抽象化的外墙;柔软的外墙,是表现这个内部空间的人类生活多样化、复杂化以及多义性的外墙。

建筑空间对于城市空间是内部化的外部空间和外部化的内部空间,街区的内部空间可以整修为公共庭院,私人空间也可以与这些公共庭院相连通,并成为其中的一个部分。

他建立了共生的秩序,来充实城市的内部。

四、结语新技术的出现和普及对城市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各种城市空间形式不断出现,但最终可以归结为秩序、尺度以及反映出的科学观等基本因素,对这些因素的认知,将有助于把握城市空间的本质和发展的脉络。

芦原义信与黑川纪章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对这些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对自身理论进行检验,在城市空间的局部构成中芦原义信的理论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至今仍为营建和评价城市实体空间所常用;在进行城市空间宏观设计和整体控制时,黑川纪章的理论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参考文献:[1]黑川纪章.黑川纪章 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M].覃力,黄衍顺,徐慧,等译.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2-13.[2]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 ].尹培桐,译.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22-24.[3]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译.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19-23.[4]ABBS.ABBS2002-2003 建筑论坛精粹[M ].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17.Yoshinobu -ashihara and Kisho -kurokawa s Urban Space TheoryGU Yi,CHEN Tian(Architecture School,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China )Abstract :Yoshinobu -ashihara and Kisho -kuroka wa are the famous modern Japanese architects.They are highly honored in the field of world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They formed distinctive urban space theory through a great deal of practice of entitative space building.Their theory is of great value.Key words:Yoshinobu -ashihara;Kisho -kurokawa;urban space;architecture73 第3期谷溢等: 芦原义信与黑川纪章的城市空间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