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州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探索

湖州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探索

目录说在前面 (2)概述 (2)语音 (2)声母 (3)韵母 (3)声调 (3)文白异读 (4)内部差异 (4)词汇 (4)人称代词 (5)虚词 (5)名词 (5)形容词 (5)动词 (5)俗语 (6)特色词汇之“弯转” (6)特色词汇之“百坦” (7)总结 (7)语法 (8)名词词缀 (8)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8)动词重叠式 (8)特殊量词 (8)特殊数词 (8)现状 (9)说在前面湖州,位于浙江省北部,古属吴越之地,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在此筑城,始置“菰城县”。

公元前206年,项羽在吴中起兵,自立西楚霸王,在今湖城中心建“项王城”。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乌程县”。

西汉初年,湖州在吴王刘濞封地之内。

三国吴甘露二年(公元266年)孙皓取吴国兴盛之意置“吴兴郡”。

至南朝,吴兴郡辖地包括今湖州全境及钱塘(今杭州)、阳羡(今宜兴)等县。

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以地滨太湖而名“湖州”,为湖州名称之始。

此后湖州一直是当时浙北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城市。

先后置湖州路、湖州府。

同样,作为吴方言的一个重要的分区,湖州方言在吴方言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作为毗邻南太湖的湖畔城市。

吴语区太湖片苕溪小片的湖州方言有有着其自身所特有的一些特点。

而今,我再次尝试用实例和比较的方式,仅从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介绍部分湖州地区方言的独有特色。

概述湖州西倚天目,北临太湖,东、南铺展平原,它拥有三县两区,湖州市本地及两区溪泊纵流,河港密布,桑榆阡陌相间,小桥流水人家,为著名的江南水乡,交通便捷,使得湖州方言十分复杂。

湖州地处苏、浙、皖三省之交,交通便利,并且由于历史的原因,外地移民甚多。

外省以河南(冈山、罗山两县为主)、湖北、山东及苏北人为主。

本省如温州、平阳等地移来定居的人也不少。

五方杂处的结果就是语言相互影响,不但在语音方面使湖州话有所变异,用词及词汇意义也大大发展,使湖州方言变得非常丰富。

湖州方言有吴语、官话和客籍三部分组成。

其中本地方言是湖州话,它属吴语区太湖片湖州小片方言。

湖州西部的官话人口是太平天国战争后的中原移民;客籍方言人口大多为闽南语,系战后清政府招垦而至的浙南及福建籍人口。

它除了吴语所共有的语音、语汇、语法的特点之外,在语言交际功能上颇具特色。

一个普通的词语,一句简单的话语富有鲜明、生动的表现力和含蓄、委婉的修辞特点。

在语言交际中,当发话者无法用适当的词语表达和解释一定的意义时,他通过语音的多种形态来表明语言符号所属的感情、风格、色彩并附加其主观感情评价意义,使受话者通过不同的语音去推导发话者的语用目的,按交际语言学的观点,这应该是一种语音修辞活动,也是湖州方言颇有特色且非常有趣的语言现象。

湖州话,是吴语的一种方言,俗称“湖州闲话”,与上海话、苏州话、杭州话、无锡话、常州话、嘉兴话、绍兴话、宁波话等同属北部吴语(吴语太湖片,即狭义的吴语),彼此间音韵、词汇、语法等方面高度相似,与其直接交流基本无大障碍。

湖州话与温州话、台州话、丽水话等虽同属广义吴语区,但彼此间差异较大,故无法进行直接交流。

语音浙北吴语是吴方言的次方言,湖州话是浙北吴语的重要一种.湖州话的声韵调系统中,声母有29个,韵母有41个,声调有8类。

(赵元任认为湖州话的声韵调系统中,声母有30个,韵母有37个,声调有7类)声母湖州吴语声母有29个,其中完整的保留中古浊音,即“巴”,“怕”,“爬”三字声母相互对立。

次浊依据声调阴阳两分。

韵母韵母有37个。

和普通话相比,湖州话同大多吴语一样韵母多单元音化,如效摄读若英语dog中的o,而普通话则是读若house中的ou。

湖州话中保留了入声,但入声韵尾已经合并一律收于喉塞。

同其他吴语相比,湖州吴语韵母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湖州吴语无撮口呼,古合口三、四等字今韵母都读齐齿呼,如:雨i,女nyi,选shie,远ie。

声调湖州话有8个单字调,完好保存古八调,分别为: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一说湖州吴语声调数为7)。

文白异读受北方官话的不断影响,湖州话中存在文白异读现象,如:“大、学、跪、下、晚、味、肥、讲、间、江、人、日、鸟”等等。

生活中使用的白读音要比读书时使用得文读音更为存古。

内部差异1. “走奏凑叟嗖”等字以及“抽丑州昼愁瘦臭手仇”等字,市区及吴兴区西部地区读舌面音声母,南浔、双林、菱湖等地读舌面音、舌尖音均存在。

2. 流摄字发音各异。

3. “台猜才裁”等字,市区和菱湖读e ,吴兴区部分地区读i ,与“团川传船”等字韵母不同,南浔、双林则相同。

4. “嘴、水”,市区、吴兴区大部、菱湖念e ,南浔和双林念y。

5. 第二人称单数,市区、菱湖、吴兴区西部念n,吴兴区东部、南浔、双林念nyi 或ni 。

6. 市区入声韵“eh”,郊区西部读“eih”,如“黑直色”等;“oh”,郊区则读“uh”或“euh”,如“剥六毒”等;“ieh”,郊区则读“ih”,如“立级吃”等。

7. “热肉木六”等古次浊声母,郊区、双林二者和其他地区有阴入阳入之分。

词汇湖州小片方言属于吴语,如同其他吴语一样,其大体语法音韵词汇都大同小异。

然而湖州小片方言拥有专有的独特之处。

以下将列举若干湖州吴语特色词汇。

(前为湖州话,后为普通话。

括号内注音均为吴音非普通话)人称代词吾[ŋ] —我;伢[ŋa] —我们尔[n] —你;倷[na] —你们渠[dʑi] / 伊[i] —他;伽[dʑia]/ 倻[ia] —他们(自指:自家;他指:人家,别人家;统指:侪家)另外,湖州市区(吴兴南浔两区)西部,使用人称代词时有发语词"zeq",书写为“实”,如:实吾,实伢等等。

东部则没有这种情况。

东部第二人称亦异于西部而称[ɳʱi]或[ni]。

虚词个—的嚡—还(有)啲—(这)点呱—(这)些弗/勿—不搿—这吤—这么,这样覅/ 消—不要呒不—没有交关—很侪(部)—都畀—给、被搭—和嗒—为、帮(区别“搭”)啦/ 嘞—在个、咖、嘅—句尾语助词特、呾、哒、啕—句尾语助词名词掼脱货—败家子小巴戏—小孩子老倌—老公辰光—时间日脚—日子家生—生活用品弯转—虾翨革羽(音同“绩括”)—翅膀镬子—锅子形容词结棍—厉害推扳—差劲热慕—可惜、惋惜苦恼子/罪过—可怜清爽—干净龌龊—脏,不干净写意—舒服,舒坦白坦—慢走,慢豪X(音同“骚”)—快,通常用于催促别人。

闹猛—热闹(另外“轧闹猛”意为“凑热闹”,多为贬义。

)忌糟—麻烦,亦指事亦指人。

如:搿个事体真告忌糟嘅!(这件事情太麻烦了!)实尔搿个人哪哼吤忌糟嘅嘢!(你这人怎么这么烦人啊!)动词推位—相差掏鲜—开玩笑掼高—摔倒,跌倒困搞—睡觉彼相—玩耍汏/净—洗啯嘴—漱口囥—藏烊—(冰等)融化嗍—吸吮——舔修作—收拾(房间,碗筷等)收拾人—吃生活干活—做生活俗语强盗进学堂—摸到侪是输(书)六月里困觉—覅面皮(棉被)光郎头撑伞—无法(发)无天石头啷向掼乌龟—硬碰硬聋彭只耳朵—空招牌绷铁势硬-形容物品非常硬冰瀴彻气-温度低,非常冰冷揩兔子—字面义为“抓兔子”,指卖方对买方进行商业行骗,也指日常交际中的欺骗行为。

戳壁脚—原为“听壁脚”,指背后挑拨,说人坏话。

拆烂污—做事苟且马虎,不负责任,致使事情糟到难以收拾,但偏向于致使事情糟到难以收拾。

在笔者家乡,“尴尬”也有类似的意思。

崇明人阿爹—形容人脑子不太灵光,“一问三不知”。

这句话带有浓厚的地方歧视色彩,这是因为吴地农业发达,人们小农意识浓烈,往往看不起外地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如江北,安徽,山东,贵州等地。

盎梗拨楞—该词无法找到对应汉字,故为记音。

意思是指做事做了一半等原因,使的现在情况很尴尬。

这类词汇很多,另外还有“滑里滑骨”(形容莫名其妙);“蛀五蚀六”(形容做事不经大脑)。

特色词汇之“弯转”河虾,是淡水河的一种生物,肉嫩味鲜,可是湖州人把它称为“弯转”。

遍查史、志和辞典,都无这个“弯转”的名词,这是湖州人的专用词。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远在明朝年间,湖州来了一位姓劳的知府,江西人士。

到任之日,乌程和归安两县的知县在乌程县署设宴款待知府,为他接风。

湖州盛产鱼虾,席上菜肴都以鱼虾为主,什么生炒甲鱼、清烹河鳗、炒鳝丝等,不一而足,吃得来自江西山区的劳知府满心欢喜,频频举杯痛饮。

他特别喜欢那盆“油爆虾”,用筷子夹着虾问乌程知县说:“这叫什么?”乌程知县回道:“这叫河虾。

”劳知府听了点头说:“湖州人的口福真不浅啊!”说罢,哈哈大笑。

酒足饭饱后,劳知府打轿回府。

此后,劳知府老是想吃河虾,可是千思万想也记不起筵席上乌程知县曾给他介绍过的名字,又不便差人去乌程知县处去问清楚。

一天,他对从江西带来的随从说:“我到任的那天,在乌程县衙接风酒席上吃到的那种水生的虫,甚是鲜美,乌程知县给我介绍过,可是忘记它叫什么名称了。

”说罢,伸出一只食指,弯了又弯,接着说:“就是这个样子,大小也差不多,浑身绯红。

”随从听了莫名其妙,但深知劳大人的个性,不敢多问,只得去请教绍兴师爷。

那师爷一听,顿然醒悟,知道劳知府说的是“河虾”,就叫伙房去市场购买。

待煮熟送上餐桌时,劳知府高兴无比地说:“我要你买的就是它。

你看它不是个弯转身子的吗?只要大、活,价钱贵点不要紧,以后天天给我买!”那随从心领神会,关照停在馆前河头的渔船,每天上午送到衙前。

由于那随从曾对捕鱼人说:“我们大人喜欢吃它,只是叫不出名堂,只说是弯转的东西,后来我问了别人,才知道是河虾。

”以后那些捕鱼人每天上午总是把河虾等送到府衙前高声叫喊:“弯转老鱼噢!”知府听后忙叫随从去买,从不还价。

从此,“弯转”一词,成了河虾的代名词,一直延续使用至今。

特色词汇之“百坦”近年来,湖州人对“百坦”颇有些微辞。

其实,“百坦”的专利并不完全属于湖州人。

笔者是桐乡人,从小就听惯了“百坦”声,其他如海宁等地,也习惯说“百坦”,故确切地说,“百坦”是浙北方言。

湖州人说的“百儃”是一句礼貌用语,是与人告别时说的。

正像日语中的“沙扬娜拉”一语具有“再见”和“珍重”两层含义。

湖州话中的“百儃”也有两层含义:一是希望对方“慢慢走”,透出一种依依惜别的情意;二是祝愿对方“运道好”,体现主人的良好心愿,就像英语中的“good luck”。

“百儃”一语,由具有“吴侬软语”风韵的湖州人道来,听上去别有韵味,内涵又十分丰富,更何况又能透出一种悠久的吴越文化气息。

就像我,特别喜欢说“百儃”一词,但其实如果不是这次论文,我还不知道这词具体的意思。

总结作为太湖边的水乡城市,湖州有着十分浓厚的水文化,在古代湖州便有着“水晶宫”的美誉。

作为太湖平原的农耕区,在此处混合了渔猎文化,因而使得湖州方言呈现出十分浓厚的水乡色彩。

这种影响,十分鲜明地从语汇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尤其是,湖州方言对鱼类的分类细致,很多鱼都会在湖州有自己特别的叫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