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玻璃工厂【薪酬制度设计方案】ppt
玻璃工厂【薪酬制度设计方案】ppt
一、现行薪酬政策存在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 题
公司薪酬现状分析 薪酬结构 收入差距 支付方式 薪酬制度
公司现阶段实行“岗位工资+绩效奖金”结构的薪酬管理体系, 虽在薪资结构中有“浮动工资”项目的设计,可在实际操作中并 没按要求对各岗位实行考核,这样浮动工资也就变成了固定工资, 因此,现阶段员工的薪资均属固定薪资。这种薪酬体系缺乏激励 机制,且对同岗薪资而言,平均主义思想严重,有点吃“大锅饭” 的现象,随即产生:{1}想留的人留不住,不想留的人一个也 不走;{2}员工工作积极性低的问题。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 大,目前的薪酬制度已无法适应,需要建立一套新型的、科学的 薪酬体系,以发挥薪酬的最佳激励效果。
形式。
通过确定薪酬总 额水平,一方面 为公司薪酬标准 的重新确定提供 依据,另一方面 为部门绩效工资 挂钩确定相应绩 效工资基数。具 体确定方式见后 页。
1&岗位工资制的 岗位,进行岗位价 值评估,确定各岗 位的相对价值,并 通过统计回归分析 等技术方法,量化 为能直接体现岗位 价值的薪点。 2&销售提成制的 岗位,应合理确定 其提成政策; 3&计件计时工资 制的岗位,应统一 规范其计件计时工 资标准; 4&包干工资制的 岗位,应合理核定 包干工资额度。
总体思路
统一薪酬管理体系,增强激励力度,强化岗位管理,突出绩效驱 动,为实现公司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2&设计的基本原则
1
同等业绩条件下 总体收入水平不降低
2 效益目标导向
3 岗位价值导向
4 市场价格导向
5 岗位绩效导向
改制后,资本分配成为股东员工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分配形式的变化必然 带来分配结构的调整;但无论分配结构如何调整,只是分配方式和个人财富形态 的变化,在同等业绩条件下,总体收入不因收入结构的调整而降低。
与效益目标、岗位价值、市场价格和工作绩效导向相结合的薪酬结构和工 效挂钩机制,充分发挥薪酬的导向和驱动作用。
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归岗定级,划分了3个职系,11个岗级,分类 设计薪酬模式,增强薪酬激励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建立统一的薪酬体系,打破员工身份界线;由身份管理和岗位管理相结合 向以岗位管理为主转变,体现内部公平性。
从事管理服务工作,承担重要的管理责任。
生产、技术、销售等管理人员及 主任助理职位
测算表明,公司人力资源成本总体上控制在现有收入的一定比例范围岗位职系划分和适应薪酬模式选择
职位系列
管理系列
划分依据
职位
从事经营管理和决策工作,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 承担直接责任
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
从事职能管理工作,对公司或经营业绩某一方面 的职能管理直接承担责任
董事长助理、部门正副职{
针对不同薪酬模 式设计相应的薪 酬结构,包括薪 酬组合单元的选 择,各组合单元 的比例,工效挂 钩的机制设计等 要素。 薪酬组合单元中 的绩效工资与年 度奖金进行工效 挂钩机制设计, 体现公司效益导 向原则,提高薪 酬水平的激励作 用。
在上述工作基 础上,通过对 薪酬方案进行 测算,检验其 “激励性、公 平性、可操作 性”
二、薪酬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原则和步 骤
基本原则
{一}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优化分配结构,工资报酬 向重点部门、关键岗位、骨干员工及一线人员倾斜,向持 续创造价值的员工倾斜。
{二}坚持工资分配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的原则。员 工的收入与企业整体经营业绩紧密相连,充分调动员工积 极性、创造性。
{三}员工收入与岗位职责、绩效考核挂钩,形成以 工作业绩定薪酬的动态管理机制。
•评估数据处理
•岗位薪点值确 •薪酬划级划档
定
•薪酬组合比例
•工效挂钩机制设计 •公司整体薪酬总额静态测算
•公司整体薪酬总额动态测算
•员工个人工资变化比较 •员工工资归级和套档
图示:薪酬设计基本流程
•整体工资水平调整 •个别员工工资异动管理
3&薪酬方案设计的基本步骤{续前页}
1
职系划分和薪酬 模式选择
严格实行工效挂钩,员工实际薪酬水平要与公司总体效益挂钩、与部门绩效水平 挂钩、与个人实际业绩挂钩。
3&薪酬方案设计的基本步骤
1
职系划分和薪酬 模式选择
2
3
4
5
6
确定薪酬总额 确定薪酬标准 薪酬结构及挂钩 薪酬方案测算 薪酬管理设计
基数
机制设计
•岗位职系划分
•薪酬模式的选择 •确定总额基数
•进行基数分类设计 •岗位价值评估
薪酬设计坚持公司效益目标导向,设计实现目标的激励和驱动机制,充分激发和 调动公司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由身份管理和岗位管理相结合向以岗位管理为主转变,综合考虑各岗位在公司内 的影响范围、责任大小、工作强度、工作难度、任职条件、工作条件等因素,确 定岗位价值,根据岗位价值确定岗位薪酬。
根据岗位价值结合人才市场价格,合理确定各层级薪酬水平。
现行薪酬政策存在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如何在原有薪酬体系之下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2&对不同职系如何设计有针对性的薪酬管理模式? 3&如何处理按资分配和按劳分配的结构比例关系?避免“大锅饭”的问题? 4&如何打破身份界线,统一设计薪酬体系,向企业岗位工资制转变? 5&如何将个人收入与公司业绩、部门绩效和个人绩效挂钩,发挥绩效考核管理驱动作 用?
2
3
确定薪酬总额 确定薪酬标准
4
薪酬结构及挂钩 机制设计
5 薪酬方案测算
6 薪酬管理设计
1&岗位总体上划为 五大职系:管理、 技术、销售、生产 操作职系和勤务职 系。 2&不同职系对应的 薪酬模式为:管理、 技术职系采用岗位 工资制;销售人员 采用销售提成制或 岗位工资制;直接 生产人员采用计时 计件工资制或岗位 工资制;辅助生产 岗位、勤务岗位采 用岗位工资制、包 干工资、计量工资、 协议承包制等多种
薪酬管理设计 主要涉及薪酬 方案实施的套 档套级,整体 薪酬水平调整 以及个别员工 薪酬调整的管 理。
三、新分配政策的主要特点
通过{详细测算}和岗位对比分析,新的分配政策能够系统解决目前问题,有如下特点:
激励充分 导向明确 分类设计 统一体系 总额可控
绩效工资与部门目标达成率刚性挂钩的调节机制和阶梯累进全额计提的奖 金分配政策{下不保底,上不封顶},具有更强的激励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