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常用地质图件
4.投绘地形、地物及经纬线
• 依据地形地质图或地形图,将剖面 切过的所有地形等高线点,分别按 其标高值和与基准线的水平距离, 投绘到剖面图上,然后用圆滑曲线 连接各点。
5.投绘勘探工程
• 依据地形地质图将剖面线上的钻孔、生产小窑、 老窑口、坑探工程等按标高、与基准线水平距离, 投绘到剖面图上。剖面附近的钻孔先按地层走向 投绘到剖面线上,再按原标高绘制在剖面图上。 并标注每一工程的编号、标高、终孔深度。如图 10-22中的钻孔CK1不在Ⅰ-Ⅰ'剖面上,先将钻孔 按岩层的走向线延长至Ⅰ-Ⅰ'剖面上,然后向剖 面图作钻孔的中心线,其见煤标高为-80m,在 剖面图中的-80处作一标记。
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
• 矿井生产使用的地质剖面图 多数是根据实际资料编制的, 也可以根据地形地质图、煤 层底板等高线图、水平切面 图编制。
根据实际资料编制地质剖面图 • 1.确定图幅及编图方位 • 根据剖面长度和比例尺来确定。剖面方 位是用尖头加方位角(或象限角)表示, 标注在图纸一端的上方,习惯上左端为 西和南,右端为东和北。中间剖面的方 向有变化,要在改变处注明方位。
矿区地形地质图的编制方法
• 矿区地形地质图是以地形图作为底图进行编制,地形图 是测绘部门编制的,可从省测绘局(或国土资源厅)收 集或购买。个别地方当需要大比例尺的地形图(如1:1 万以下),需要测绘队或地质队进行测绘。 • 作图步骤:野外地质调查中按照一定的网度布置测线, 在测线点上,将各种地质体和地质构造等地质情况进行 记录(含采集岩矿标本),用经纬仪或平板仪将各观测 点的坐标数据测定出来,再标注在地形图上,地质条件 复杂时或者在矿体和围岩的边界上要适当加密观测点, 有些地方浮土覆盖了岩层,埋藏不深时,可以通过山地 工程(槽、井探)揭露地下基岩,以便确定地质界线; 外业结束后,在室内进行岩矿鉴定、分析研究、综合整 理工作,最后编制成图。
求地层断距
• 垂直于地层走向剖面上,断层两盘同 一岩层的同一层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称 为地层断距。如图4-38之ho。按如上 作图法求出hg、hf后,还要求出岩层 的真倾角α,则tgα=hg/hf, 则按公式 ho=hgcosα或ho=hfsinα求出ho。
第二节 地质剖面图 • •
地质剖面图的内容 地质剖面图是矿井内沿某一方向地壳的 铅直方向上的地质情况按一定比例尺缩 小绘制成的图件。在地质勘探时期,多 数沿着垂直地层走向的勘探线来制作的, 因此称作勘探线剖面图。地质剖面图是 根据剖面线上个勘探工程和井巷工程所 揭露的地质资料和天然露头资料编绘的。
第十章 煤矿常用地质图件
煤矿设计、建设和采掘生产所依据的地质情况, 通常由煤炭资源勘探地质报告、建井地质报告、 矿井地质报告及各种地质说明书等反映出来,这 些报告中包含各种地质图件,是矿井必不可少的 基础资料。煤矿综合地质图件常用的有井田地形 地质图、地层综合柱状图、岩煤层对比图、地质 剖面图、水平剖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和煤层 立面投影图,其中地质剖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 图,水平切面图是矿井地质三大基本条件。本章 主要讨论集中综合地质图件的比例尺、图面内容、 识读和编制方法,以及在煤矿设计、建井和煤矿 生产中的用途。
S
S
0 100m
图4-37 求解断层面产状并确定断层性质图
断距示意图
垂直走向剖面图
15 0
比例尺:1:50000
在地质图上求断距
15 0
0
求铅直地层断距
• 在垂直于地层走向剖面上,断层两盘同一岩层的 同一层面之间的铅直距离称为铅直地层断距。如 图4-38之hg。在地质图上,只要在断层任意一 盘作任意一层面任意一高程线的走向线,延长该 线穿过断层面到达另一盘,与另一盘的同一层面 相交,该交点的标高与未延长前的走向线标高差 即为铅直地层断距。如图4-39,在断层的右盘 (东南盘),地质界线(泥盘系顶面)与300m 的走向线AB,延长到另一盘,与同一地层界线 相交于G点,G点标高为250m,AG代表左盘 (西北盘)泥盘系顶面250m的走向线,两走向 线的标高差50m,即为该断层的铅直地层断距。
7.投绘地质资料-1
• 将投绘到剖面图上的各种勘探工程、井巷工程所 揭露的地质资料的地层界线、煤层、标志层、岩 浆岩体、断层等分别按其深度、与测点的距离或 标高并以其在该剖面上的倾斜方向和角度会在相 应的钻孔中心线上或坑探工程及巷道的切面上。 当需要附近的工程的地质资料时,可采用走向延 伸法投绘。如一石门中断层F1按走向延长至ⅠⅠ'剖面线,与剖面线相交于a点,a点标高于一 石门标高相同,为-110m,则从a点向剖面图投 影,在-110m水平线上得到a'点。根据断层F1的 倾斜方向和真倾角换算出沿Ⅰ-Ⅰ'剖面线的视倾 角,可以做出F1断层在剖面图中的形态。
倾斜岩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的表现(二) • 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而且倾角大于坡角 时,地层分界线的弯曲方向与地形等高线的弯 曲方向相反。 “V”字形露头形态如下图。
倾斜岩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的表现(三)
• 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 同,而且倾角小于地面 坡角时,地层界线的弯 曲方向与地形等高线的 弯曲方向相同,但地层 界线的弯曲度比地形等 高线的弯曲度大。如图 10-3岩层倾向与地形坡 向相同时“V”字形露头 形态。如图10-4 岩层倾 向与地形坡向相同,岩层 倾角小于坡角,“V”字 形露头形态
各种地质现象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 水平岩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的表现
• 水平岩层或水平地质界面的出露界线是水平面与地表面 的交线。水平岩层的露头形态与地形等高线一致或重合。 地势高处,出露新地层,地势低洼处出露老地层。
直立岩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的表现
• 直立岩层的岩层面或 地质界线与地面的交 线位于同一个铅直面 上,露头各点的连线 的水平投影都落在一 条直线上,因此无论 地形平坦还是起伏, 直立岩层的地质界线 在地质图上是一条切 割等高线的直线。
测定水平地层断距
• 在垂直于地层走向剖面上,断层两盘同一岩层 的同一层面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水平地层断距。 如图4-38之hf。在地质图上的断层两盘分别绘出 同一层面等高的两条走向线,两条走向线的垂直 距离即为水平地层断距。如图4-39,在断层的右 盘(东南盘)做出地质界线(泥盘系顶面)与 300m的走向线AB,在断层的左盘(西北盘)做 出地质界线(泥盘系顶面)与300m的走向线MN, 两走向线(即直线AB、MN)间的垂直距离hf距 离为1cm,按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为500m。
作图法求岩层的产状
• 在地形地质图根据“V”字形和 地形等高线的关系的特点来判 断倾斜岩层的产状要素。 • 作图法:如果同一地质界线与 一条地形等高线相交于两点, 则连接这两个交点得到一条直 线,就是该岩层的走向线。如 果同一地质界线与两条地形等 高线分别相交,则得到两条不 同标高的走向线,从高的走向 线向低的走向线引垂线,由高 向低的方向即岩层的倾向。根 据平距和两条走向线的高差, 通过作图就可以做出该岩层的 倾角。
第一节
• 地形地质图的内容
地形地质图
地形地质图是反映一个地区地形及地质 情况的综合图件。它是在地形图上用不同 的颜色、花纹及规定符号,把地表上各种 地质体按比例尺缩小后垂直投影到平面上 的一种图件。是地质勘探部门提交的地质 报告中所附的一份主要地质图件。是地质 人员以地形图为底图,经过野外地质填图 (地质测量)后编制而成的。
2.绘制水平标高线
• 按照图的比例尺,绘出现互平行、等 间距的水平线,每条水平线的两侧均 注明标高值。 • 一般1:2000,每50m一条;1:5000, 每100m一条,如果矿井的开采水平不 是整倍数的标高线,还要内插出各个 不同水平的开采水平标高线。水平标 高线的数量由剖面深度决定。
3.选定基准线 • 选取位于剖面中央(或其附近)的 经纬线或钻孔中心为基准点,在剖 面图上绘出该点位置,并通过该点 绘铅垂线(与水平标高线垂直的直 线)作为基准线,如果剖面线长度 剖面所切过的井筒、石门、上下山、和煤巷等均按 其标高或基准线的距离,投绘到剖面图上。对附近 的巷道投绘到剖面图上,用虚线表示 。可按附近的 巷道与剖面线是平行、斜交关系进行投影。 • 如图10-22中的一石门,与Ⅰ-Ⅰ'剖面平行,则从一 石门的起点、终点向下投影,其石门的长度保持不 变;三石门与Ⅰ-Ⅰ'剖面线斜交,则从三石门的起 点、终点向下投影,其石门在剖面图中的长度要比 实际的石门的长度要短;二上山也与Ⅰ-Ⅰ'剖面线 斜交,从二上山的起点、终点向下投影,二上山在 剖面图中的长度要比实际的上山长度要短,坡度增 大。所有投影的巷道剖面图中均用虚线表示。
地形地质图的用途
• 地形地质图是矿井设计,煤矿生产中不 可缺少的基本图件。用它可以选择矿井地 表运输路线,供水路线,划分井田边界。 确定井口位置、工业广场,建筑物的位置。 编制井上下对照图,研究地表和地下采煤 的相互影响,规划地表防治水工程的基本 图件。在国土资源调查、环境治理、生态 保护、水利建设、铁路、公路建设、国防 建设等工作中,都要用到地形地质图。
图10-22.1 辅助剖面图
B4
-87 -100
二石门
图10-22.1 辅助剖面图
-110 -125
8.连接地质界线 将各种实际资料投绘到剖面图上后,将 剖面图上的同一煤层、同一地层分界线、 断层,按分析的构造形态进行连线。即 得到地质剖面图。 9、加工整理 根据有关要求,对图件进行清绘、着色, 加工。去掉不必要的标记。最后成图。
不同地质构造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 1、各种褶曲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 ① 水平褶曲 • 枢纽产状水平的向背斜,其两翼地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呈对称的平行条带出露,核部只有一条单独出现的岩层。 • ② 倾伏褶曲 在地形平坦的条件下,其两翼地层在地质 图上的表现呈对称出露,但不是平行条带,而是似抛物 线形,向一个方向封闭,另一个方向撒开。 • ③ 短轴褶曲 在地形平坦的条件下,其两翼地层在地质 图上的表现呈对称出露,其形状近于长椭圆形出露。 • ④ 穹窿与构造盆地 在地形平坦的条件下,其岩层露头 在地质图上呈圆形或椭圆形。 如果地形有起伏,情况就复杂了,原来是平行的岩 层露头变得弯曲不平行了。当时其对称重复的规律仍然 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