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轮复习----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公开课)

一轮复习----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公开课)


下图为“历史上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统计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是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最多的区域,受灾也相对严重。 仅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方面分析原因。 (2)以前长江流域发生洪涝灾害死亡人数多,财产损失少。 现今同样的洪灾,死亡人数少,财产损失却巨大。 请对比简要分析成因。
(1)①乱砍滥伐使植被破坏严重,加剧了水土流失,造成 河道淤塞,河床抬升;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湖泊,使湖泊调蓄、行洪能力 降低。
7.现在该段河道已基本稳定,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修建了荆江大堤 ②大量采挖河沙 ③进行河道的截弯取直 ④减少农业灌溉用水 ⑤建设防护林工程 ⑥建设三峡水利工程 A.①②④⑤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⑥ )
面对洪水,我们应该怎么办?
洪涝灾害预防和预警机制, 险 2、注意收集各种漂浮物,木盆、木桶都不失为逃离险境 的好工具。
3、保管好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种尚能使用的通讯工具, 可与外界保持良好的通讯、交通联系。
寒潮
在冷空气入境后,当地气温须在24小时以内下降 10℃或10℃以上,且最低温度要在5℃以下的才能称为寒 潮。达不到规定的称为强冷空气或冷空气。
(2)①以前经济落后,对灾害监测、防御和抗灾能力低; ②现在,经济发达,防灾、抗灾能力强,对灾害监测、 预报能力提高,但社会财富积累多,受灾后财产损失大。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单位时间出现的次数)图”,完成3~4题。
3.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台风 C.洪涝 D.寒潮 4.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 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7、8月 B.甲—3、4、5月 C.乙—5、6月 D.乙—12、1、2月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月以来,新疆等地连续4次遭受强冷空气袭击,出现60年 一遇的寒潮暴雪灾害,降雪持续时间之长、降雪量之大、积雪之厚、气温 之低,历史罕见,给人民生活、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 材料二 图16为“北疆降雪分布图”
(1)据图描述该地降雪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该地暴雪的 形成原因。(9分)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考虑,分析积雪融化后,大量融 水可能带来的危害。(6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南 ¢ ¢ ¢ ¢ ¢ ¢ ¢ ¢¢ ¢ ¢ ¢ 海
水灾 ¢ 旱灾 旱灾 区 水灾
(2)该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集中,易于引发洪涝灾害。 江南丘陵地区地势起伏,易引发山洪;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生内涝。 (3)江南丘陵地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有条件的地区 建造水库,削减洪峰的威胁。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退田还湖,增强湖泊调蓄能力; 加固堤防,提高河流的抗洪能力; 疏通河道或截弯取直,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
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 B.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 C.1976年唐山大地震 D.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
气象灾害:
干旱、暴雨、洪涝、台风、 寒潮、冻害、异常高温、干 热风、暴雪、 冰雹、冻雨、 浓雾、沙尘暴等
洪涝
“洪”,指大雨、暴雨引起水道急流、山洪暴发、河水泛 滥、 淹没农田、毁坏环境与各种设施等。 “涝”,指水过多或过于集中造成的积水成灾。
旱灾
例1:(1)材料一中A、B、C三地是我 国干旱严重地区,但成灾季节及原因 不同。A地干旱多发生在 季,成灾 原因是 ;B地多发生在 季, 原因是 ;C地多发生在 季, 原因是 。
(2)材料一中①②两地全年降水比较 丰富但干旱严重,简要分析造成两地 干旱的主要原因。
A地主要是春旱,原因是①春季气温回升,蒸发旺盛; ②雨季尚未来临,降水少 ③适逢春耕,需水量大。
2011年高考文综山东卷
31.(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 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8分) (2)当地菜农在寒潮到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 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道理是什么?(2分)
(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 (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 山以东地区)。 纬度位置;地形。 (2)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少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 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 (若答出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 结释放热量等也可酌情给分)
B地主要是伏旱(7,8月), 原因是①气温高,蒸发旺盛; ②受副热带高气压 【答案(2)①地石灰岩广布,形成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暗河,地表水渗漏比 影响,降水少;③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城市集中,需水量大。 较严重。②地地形中央高四周低,河流短小,水流急,很快注入海洋,使 C地主要是冬旱,原因是①珠三角纬度低,冬季气温相对较高,蒸发旺盛, 当地地表水缺乏。 ②雨 带已经离开大陆,降水少;③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城市集中,需水量大。
40-49.9cm 50-59.9cm 60-69.9cm >>70cm
图16
乌鲁木齐
(1)主要分布在山区(3分) 来自亚洲内部的冷空气势力强大,造成强烈降温,加之 地势高,气温低更低;(3分) 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较湿润气流经山地抬升,形成暴 雪(3分) (2)大量融雪易使河水暴涨,形成洪水灾害(2分); 大量雪水在山区易诱发滑坡、泥石流(2分); 融水冲刷土壤形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2分)
下图为“我国长江某河段示意图”。据此回答5~7题。
5.有人说该河段“富”,也有人说该河段“险”,“富”和“险”分别是指 ( A.九省通衢 地上悬河 B.洞庭湖畔 赤壁战场 C.鱼米之乡 九曲回肠 D.黄金水道 险滩密布 6.历史上,此段河道变化频繁的主要因素是 ( ) A.植被稀少和流水作用 B.地势平坦和流水作用 C.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D.地壳变动和人类活动
洪灾的成因
湖湖 萎缩
无法 “容水”
河道淤塞,河床抬高
(2012年上海卷)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对我国 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
(2)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 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分) (3)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为减少水灾的影响, 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4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