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2016—2017学年上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与积累。
(20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环绕.(rǎo) 悠.闲(yiōu)B..锐.不可当(ruǐ) 舀.水(yǎo)C.横.渡(hènɡ) 溃.退(kuì)D.鞠.躬(jū) 奇迹.(jì)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制栽赃物B.富丽唐皇拂晓C.丝绒精彩D.尖利鬼鬼崇崇3.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B.王东张皇失措地跑到学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C.她已经精疲力竭,坐在那里休息了好长时间。
D.这是一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
4.选出比喻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鲜嫩的芦花像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
B.母亲眺望的目光是一根无形的线,牵扯着远方游子的心。
C.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里,势不可挡。
D.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进攻下,南阳守敌弃城南逃。
B.欢迎志愿军凯旋归来。
C.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左右的距离。
D.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
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6. 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正确的一项是()(2分)A.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所叙述的干瘦的老头子勇敢作战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白洋淀。
C.《蜡烛》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上的故事。
展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D.雨果是英国作家,他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
7、默写。
(8分)(1).《长歌行》中劝勉人们珍惜青春,应及时努力的诗句:(2)《野望》中通过描写傍晚景色,表现诗人彷徨寂寞之情的诗句:(3)《早寒江上有怀》中借鸿雁南飞,秋季已至,来表达诗人思归之情的诗句:(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二,语言的综合运用(4分)8、阅读下列一则新闻,完成题目。
(2分)请在空格内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
(不超过20字)新华网布鲁塞尔10月4日电(记者冯坚刘江赵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日和日本首相菅直人在第八届亚欧首脑会议期间进行了交谈。
温家宝重申,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温家宝指出,维护和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双方同意,加强两国民间交流和政府间沟通,适时实现中日高层会晤。
9.这个单元是有关“战争”主题的课文,你能写一句有关战争的诗句和一个有关战争的成语吗?请试一试(2分)。
三文言文阅读(12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4分)(1)屋舍俨然:(2)鸡犬相闻:(3)咸来问讯:(4)皆叹惋: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2分)(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不足为外人道也:12、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空格处填入短语。
(2分)发现桃花源--()--()13、第一段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表现村中人快乐生活的句子是。
(2分)14.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四.现代文阅读(24分)(一)(12分)①【A】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
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
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
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②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
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
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③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圆圈,又回去了。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④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
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 ),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⑤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
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
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
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
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⑥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⑦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B】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⑧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5.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
(2分)16.文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2分)17.【A】句和【B】句都是景物描写,请任选一句分析其作用。
(2分)18.第④段加点的“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是表现老头子紧张、恐惧的心理吗?为什么?(3分)19.老头子让二菱看他这场“英雄的行为”原因何在?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 (一)课内阅读(14分)(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3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4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5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6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7和中路军所通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8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9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10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1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1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13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14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15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1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江阴要塞,()长江。
17我军前锋,业已()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20、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应填的词语分别是、____ 、_____ 、(2分)21、从新闻主体中找出两个表现我军雄伟气势的词语。
(2分)①②22、文中“至发电时止”从新闻特点的角度考虑,它的作用是什么?(1分)23、本段共17句,可分为三个层次,其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A.①②/3一12/13一17 B.①/②一⑦/⑧一17C.①/②一⑤/⑥一17 D.①/②一⑨/⑩一⑩-1724、.本文第11、12两句话蕴涵的感情色彩是()(1分)A.嘲讽 B 批评 C 斥责 D 抨击25、.“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2分)主观原因:客观原因:26、本段中⑥⑦两句是议论句,谈谈这段议论在文中的作用。
(2)五、作文(40分)27.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
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缕慰藉;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谊……请你以“有家真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一、基础知识与积累。
(20分)1.D (A.rào,yōu;B.ruì;C.hénɡ)2.C3.B(A.裁;B.堂;D.崇)3.B(应为“急急忙忙”)4.C5.D (A.应为“攻势”;B.“旋”和“归来”重复;C.删“的距离”)6.C (A(背景可以暗含在主体中)B.(应为“抗日战争”)D(应为“法国”))7.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
3).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二,语言的综合运用(6分)8、温家宝在亚欧首脑会议期间会见日本首相9.略三、10---14略四、(一)15.老头子机智地惩罚了鬼子,替女孩子报了仇。
16.为后面写水下藏有钩子埋下伏笔.17【A】句写出了天气的炎热(还渲染了一种神秘的气氛),为下文老头子的复仇作铺垫。
【B】句衬托出老头子把敌人置于死地时,内心萌发出的一种报仇后的轻松、愉快的情绪。
18.不是,这些描写写出老头子为了引诱敌人上当故意装出害怕的样子,旨在表现老头子的机智。
19.大菱挂了花,老头子很内疚,让二菱看自己打鬼子解恨,同时也向她们证明自己不是吹牛。
表现了老头子过分自尊的性格。
(二)20.占领控制封锁切断21.英勇善战锐不可当22.明确具体地交代时间,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23.A 24、A 25.主观原因:另一方面……都很泄气;客观方面: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26.分析了西路军当面之敌的溃退是因为力量甚为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