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柳燕丽
学号:1523110105
学院:商学院
班级:金融151班
浅论青年价值观
——用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大学生应如何树立正确的
价值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如是说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已不再是少年。
但我们是青年,是代表着较高知识水平的群体,是国家蓬勃发展的新生力量,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时代给予我们机遇和挑战,赋予我们责任和义务,我们就必须要有相应的觉悟,承担得起属于我们的时代的荣光。
而我们的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推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国家教育的当务之急。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又该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首先必须明白什么样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的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而正确的价值观是指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能够对人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众所周知,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和社会历史性,且能经过实践的检验,所以,正确的价值观必是真理。
我们必须坚持真理,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坚持立足于正确的价值观上做出正确的行为。
在人类的整个思想发展史上,所谓真理经过时代的亘古变迁,一直在完善改进,由此形成了我们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归根结底是以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标准的。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中国共产党鲜明地提出了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强、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这一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是全国各族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
作为一名社会主义社会的青年和大学生,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所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因此,除了社会和学校的教育,我们自身也应该以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导向,由此才能逐渐树立起有利于自己、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的正确的价值观。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了解和洞悉价值的深刻内涵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客观世界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程度的关系范畴,是指具体历史过程中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我们每个人作为社会个体,有偏好、有私欲,很多时候需要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可,需要精神和物质上的满足。
当我们在要求自己的欲望被满足时,应该想起千千万万的其他人所需的价值也需要我们的行为和付出来满足。
因此,一个人是否为社会、为他人创造价值,是否感受到自我的价值创造,来源于群体的认可和评价。
价值评价
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
首先,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的主观反映,作为人们对价值现象的认识,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
其次,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尺度,是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因素,它要求实践活动必须努力消除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服从于实践目标的实现,即服从于实践满足人们客观需要这一根本目的。
最后,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它引导实践活动朝着更充分、更全面、可持续性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方向发展。
因而,客观有效的价值评价至关重要,个体需要来自外界的价值评价,也要对他人做出相应的价值评价。
而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因此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的根本标准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
所以真正的价值必是同时有利于个人、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民族、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价值的内涵,洞悉价值的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多角度、深层次地践行价值的真谛,从而逐步向我们社会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迈进。
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需要实现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根本目的就是作用于实践、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而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生活动的两大目标。
就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来说,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从自然界获得满足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
而改造自然界以满足需要,就必须尊重和服从其中的客观规律,认识和把握关于自然界的真理,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所以,实践作为人类有目的的物质活动,一方面要求人们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和规律去认识世界,并通过这样的认识去把握真理;另一方面又要求按照人类自身的需要和目的去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真理和价值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统一是一个历史过程,是在历史发展中具体地实现的。
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在实践基础上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和对价值的追求同样是具体的、历史的。
只有通过正确反映对象并能动地改造对象以满足人的需要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甚至是最高价值,才能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得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符合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相结合要求,对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这一原则,充分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坚持真理和捍卫人民利益的统一,尊重历史规律和无产阶级及人类解放的统一上,也充分体现在社会主义一要发展生产力,二要共同富裕的基本体现。
总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培育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的原则,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理念甚至是信念;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要正确地对待权力、金钱和地位,学会抵制诱惑,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要认真进行思想改造,善于区分观念的正确与否,把握好自己的言行,规范好自己的举止;要选择高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追求高尚的品格,树立崇高的精神榜样。
最后,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我们更要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同全国各民族人民同胞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和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