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 ppt课件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 ppt课件
长管状骨骨端的偏心性的溶骨性或膨胀性、 皂泡样骨破坏,多为单发,有横向生长的 趋势。
周围无明显骨质硬化,可有纤细的骨嵴。骨 破坏可向关节侧侵犯达软骨下骨性关节面。
骨巨细胞瘤常伴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约 30%), 当GCT合并ABC,肿瘤内部可见多个 大小不等“阶梯状”排列的液-液平面,CT及 MR有助于诊断。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
ct 刘本寅
病例1
男 42岁
左膝疼痛3 月
精品资料
病例2
24岁
摔伤左肩疼痛1 天
病例3 女 51岁
右足跟包块
病例 4 女 34岁
颈5
病例5 女 21岁
良性?恶性? 原发?转移?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GCT),也称破骨细 胞瘤,是一种具有局部侵袭性的原发骨肿瘤,临床 比较常见,占原发骨肿瘤的11%~14%。大部分为良 性,少数为恶性。
男 38岁
鉴别诊断
软骨母细胞瘤: 多发生在10-20 岁,病灶多位于骨骺,轻
度膨胀,硬化缘较明显,一般不侵破骨皮质, 中心偶可见点状、环形或半环形的钙化。
骨囊肿:
发生在20 岁以下,呈囊状骨破坏区,多发 病于干骺端,有向骨干方向沿纵轴发展的趋势, 易发生病理性骨折,骨折后形成典型的“骨片 陷落征”
脊索瘤
骶骨骨巨细胞瘤位于骶骨上部, 以骶1~ 3 受累为主, 多沿骶骨翼偏心性横向生长,常累及耳状关节面,肿瘤 内通常无钙化。
骶骨脊索瘤多起自骶骨下部中线部位(骶3-5),表 现为不规则的骨质破坏、骨膨胀和骶骨前软组织肿块, 其内可见钙化及残留骨。
脊索瘤
疾病治疗
首选手术治疗 为了保功能的单纯刮除术,复发率达40~60%。 扩大刮除:核心理念是虽然做的是刮除术,但通 过一系列手段,最终彻底清除术野内的肿瘤组织, 这样既保留了长期良好的功能,又达到了满意的外 科边界,复发率可以降到10%左右。 刮除术包括:磨钻打磨、氩气刀烧灼、石碳酸涂抹
骨巨细胞瘤的组织学特点为大量单核细胞基质,其 内含有弥漫分布的破骨巨细胞成分。
Caampanacci分级系统(x线结合组织学): Ⅰ 级(静止性)、Ⅱ 级(活跃性)、Ⅲ 级(侵
袭性)。三者并无截然分隔界限。
Ennecking分级系统(临床、x线、病理三结合): Ⅰ 级:无症状,x线有病灶,病理呈良性。 Ⅱ 级:有症状,x线表现为膨胀性病灶,骨皮质
完整,病理呈良性。
gct的影像表现、临床表现与病理组织学分级相关性 并不确切,组织学表现良性的骨巨细胞瘤亦具备恶变的 可能,甚至发生肺转移、淋巴转移。
良恶性判断上必须结合临床、影像学和病理三方面考 虑。
影像学表现
骨巨细胞瘤从形态学上可分为以溶骨改变 为主的溶骨型和以皂泡样变为主的皂泡型。
典型表现:
左肱骨骨囊肿 囊内密度均匀,CT值25Hu
动脉瘤样骨囊肿: 好发于10-20岁青少年,常表现为发生在干骺端偏
心性、多房样囊状骨破坏。 在CT 和MRI 表现为多囊状改变,并可出现多个液
平面,MRI增强囊壁可以强化,无实性成分。
肱骨远端动脉瘤样骨囊肿,肱骨下段明 显膨胀,可见多个液-液平面。
MRI 表现
在T1WI 多为均匀的低信 号或中等信号,
溶骨型
男 46岁
男 42岁
特殊类型巨细胞瘤表现
影像学改变因部位不同表现各异,但仍 然保持囊状扩张性、膨胀性、溶骨性骨破 坏的基本影像学特征 。
儿童或青少年骨巨细瘤:
少见,多表现为干骺端的膨胀性、皂泡样 骨质破坏,可侵犯骨骺,孤立发生于骨骺 者极为罕见。
女 51岁
脊柱骨巨细胞瘤:
脊柱发病率高低依次为骶骨、胸椎、颈椎、腰椎。 病变多起自于椎体(有别于ABC和骨母细胞瘤),可侵
及附件。 除具有多房、膨胀的特点外,常表现出明显的侵袭性,
可出现椎旁软组织肿块及病理性骨折。 骶骨病变常位于骶骨上部(骶1-3)。
男 26 腰腿痛半月
.
女 23岁
流行病学
多为单发 男女比率约1.2 : 1 好发年龄是20~40岁
(65%) 20~30 岁为发病高峰
有9%~13% 的GCT发生在50 岁以上, 只有1%~3% 的患者在14 岁以下
发病部位
肿瘤好发于四肢长骨骨端(70%-90%),闭合以后的骺线处,向关 节面下以及干骺端侵犯,发病部位是GCT 诊断中的重要因素。 最常发生于膝关节(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占全部的52%, 其次是桡骨远端、股骨近端、胫骨远端、肱骨近端。 短管状骨和不规则骨发病率较低。可见于手、足、骶骨、椎体、 骨盆。
并非所有的肿瘤都具 备刮除条件,也有部 分只能行瘤段切除, 人工假体置换
一般不行放化疗
预后
骨巨细胞瘤经过及时、正规的治疗,绝大 部分患者是可以治愈的。行扩大刮除后复 发率低于10%,复发后还可以再次手术。 有3%~6%转移病人,是目前面临的难题。
临床症状
局部疼痛、肿胀,逐渐加重,压疼。 当疼痛性质改变, 由间歇转为持续,要警惕恶变可
能。 如果发生骨折,则表现为突然剧痛、肿胀、畸形、
不能活动。 特殊部位肿瘤有特殊症状。如发病于骶骨者可有尿
潴留,发生于脊柱者可出现脊神经或脊髓压迫症状, 甚至截瘫。
组织学
多数学者认为GCT起源于骨髓中未分化的间充质细 胞。
短管状骨GCT:
手足短管状骨病变多位于掌骨头或近节指骨 的基底部,其膨胀性、溶骨性改变往往比长管骨 更明显。
扁骨及不规则骨GCT:
骨盆病变,常发生于相当于骨骺的区域,如髋臼和邻 近骶髂关节区,病变可生长至很大。
跟骨骨巨细胞瘤发病中心多位于跟骨窦之后,表现为 单房或多房的骨破坏。
女,38岁,右髋痛1年,外伤后加剧2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