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论语言学第四讲2生成语法理论(上,2)

理论语言学第四讲2生成语法理论(上,2)


b.Who does John think that Mary saw t ? c.*Who does John thinks that t saw Bill ?

为了解释这种现象,乔姆斯基(1981)提出了 “空语类原则”,如下: (2)[e]必须受到严格管辖 注意在;这里的e指的是语迹,不包括同样是空语 类的PRO。

有“格”身份的NP成分,如果不是Wh, 就不能移位。比如: (14)a. is necessary [for John to leave]
b.*John is necessary [for t to leave]

wh语迹有格。比如: (15)a.[s he love who] b.[s who[s he love t]] (16)a.[s John red that book] b.[s that book [s John red t]] 问题是:wh有格为什么还要移位?这其中 问题比较复杂。不过其中语用因素占主导地位。
3. “格”鉴别式及“格”的传递 I、格”鉴别式与“可见性条件” “格”鉴别式是规定每一个有语音形式的 NP必须具有格定性,(Vergnaud 1974)即: (7)*NP,当NP有语音形式但没有格 作为一条原则,(7)可以读作:NP不合 法(*表示不合法),当该NP没有格的时候。也 就是说,任何一个出现在句子之中的NP必须以 适当的方式接受格指派,否则的话其在句子中的 地位就不能得到充分解释,其结果就是影响到整 个句子的合法性。

IV、例证 (1)a.like the boy b.fond the boy c.*fond of the boy (2)a.destroy the city b.*destruction the city c.destruction of the city (3)a.he likes the boy b.*原则:代词在管辖范围内是自 由的。 也就是说在一个管辖语域S或NP中,如果出 现了一个代词,那么其同标引的先行词必然在管 辖语域S或NP之外。 (10)Maxi said that[S/IP/TPLouisj loved himi/*j]. (11)[S/IP/TPWilmai asked herj]. (12)*[S/IP/TPWilmai asked heri]. (13)a.*Herself arrived. b. She arrived. c. Avril arrived.
(9)一个有形NP必须有格才能起到负载 角色的作用。 这个假设称为“可见性条件”(visibility Condition)。 所谓“可见”就是要能够在PF中得到充分 解释,而要得到充分解释就必须得到角色;进 而,要得到角色,就首先必须满足条件(9): 只有被指派了格身份的NP才能具备负载由核心 成分为其指派的角色。

2. “格”的指派 I、只有动词和介词才有指派格的能力。 Chomsky(1970)根据[ N]和[ V]两项特 征来区别名、动、形、介四个单词语类: [+N,-V]:名词 [-N,+V]:动词 [+N,+V]:形容词 [-N,-V]:介词 在这四个单词语类中只有具备[-N]特征的单 词语类才具备指派格的能力。显然,具备这个特 征的只有动词和介词。
(五)约束理论
1. 约束(binding)的定义 所谓“约束”指的是一个NP类成分在指称 范围上受到其它NP成分的制约。在指称范围上 制约其它NP类成分的NP称为约束者,受到指称 制约的NP称为被约束者。 (指称)约束有两种类型:同指约束和异指 约束。前者广泛存在于自然语言中,后者只存在 于部分语言中,比如汉藏语。 生成语法只讨论同指约束现象。

(4)a.John,him I like b.*John,he I like c.John, I like him (5)a.I said [ John is a fool] b.* I said[John to be a fool] (6)a.总理的出访 b.?总理出访 c.总理出访了

我们的理解是,“句法格”在外延上应当覆 盖“形态格”,但在内涵上有差别。句法格指的 是一种较为抽象的结构关系,处于结构关系中的 每个NP成分都必须具有“(句法)格”身份, 但: I、句法格可以指派给由无形的NP,而“形 态格”始终伴随着有形NP; II、句法格与题元角色没有直接的关系,但 “形态格”往往与NP的语义身份纠缠在一起。 为了区别于“形态格”,乔姆斯基建议使用 以大写字母开头的Case。
B.空语类原则(ECP) “严格管辖”概念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语迹的管辖 问题。原则上说受管的成分才能移位,因此也只有受管 辖的位置才可以出现语迹;问题在于并不是所有的受管 成分都能移位。典型的情况是Wh移位过程中出现的所 谓的主、宾语不平衡现象。比如: (1)a.John thinks that Mary saw Bill

3. “管辖”理论的作用 “管辖”这个概念有两个重要作用: A.“管辖”是赋格的必要条件:只有主管 成分才能把“格”赋予给受管成分; B.“管辖”是题元角色指派的必要条件: 只有主管成分才能把题元角色指派给受管成分。 4. “严格管辖”及“空语类原则” A.严格管辖 就是把Infl管辖排除在外: 当且仅当管辖且Infl时,严格管辖。


3. 约束三原则 A.约束第一原则:照应语在管辖范围内受 约束。 也就是说在一个管辖语域S或NP中,如果出 现了一个照应词,那么其同标引的先行词必然在 管辖语域S或NP内。 (6)[NP/DP John’s refusal of the opinion of himself]. (7)[S/IP/TPJohn cursed himself/*him]. (8)[S/IP/TPJohn’s brother criticizes himself]. (9)[S/IP/TPHe can feel proud of himself].
在下图中,ZP统制X、X、YP,但不能管辖 它们,因为ZP不是核心,也不是单词语类;X 统制ZP,但不能管辖ZP,因为X也不是单词语 类;X统制YP,X是单词语类,也是核心,YP是 词组语类,因此X管辖YP。可见“管辖关系”, 从“统制”关系的角度说就是“最低限统制” (minimal C-command)关系。 XP ZP X X YP(Y)

II、只有核心成分(X或X0)可以为其补足 语指派格,核心的各级投射都不具备指派格的能 力。 核心成分V、P为其补足语指派宾格;具有 [+tense]特征的核心成分I为其指示语指派主格, 不具备[+tense]特征的核心成分I不能指派格; NP的核心成分N为其指示语指派所有格。 III、格只指派给位置,不是指派给有形词语, 因此,即使一个位置上的有形词语被移走了,留 下的语迹仍然具有格身份。

(8)a.*John ran away Mary b.*John to go is would be a mistake 上面我们说过,具有[-N]特征的核心成分为 其补足语指派格,但是我们也曾说过有形词语形 式,比如动词可以为其补足语指派角色。那么 格指派与角色的指派之间有没有内在联系呢? 有。乔姆斯基(1986)在总结学者们的研究成 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假设:
第四章 语言能力与形式主义语言学
第一节 语言学中的柏拉图问题:语言能力与语 言习得机制 第二节 生成语法学(上):管辖-约束论 第三节 生成语法学(下):最简方案 第四节 其他形式主义语言学理论
第二节 生成语法理论(上):GB理论 一、GB理论概述
二、GB的原则理论 三、GB的参数理论

2. 几种重要的管辖关系: I、V管辖其补语(NP、PP等) II、P管辖其补语(NP) III、 [+tense]I管辖其指示语(主语): IP NP I
I

YP(Y)
I不仅管辖YP,也管辖NP(主语)。因为IP支配 NP和I,但I不支配NP。(注意I不是词组或I的最大投 射)
(四)管辖理论

1. “管辖”(goverment)的定义 管辖理论主要研究核心成分与其补足语之间 的结构关系。“管辖”的定义如下: (1)X管辖Y,当且仅当X为核心并统制Y。 在这里X是主管成分,Y为受管成分。很显 然,所谓的主管成分对受管成分的管辖关系只不 过是一种特殊的“统制”关系罢了: I、主管成分必须是由单词语类充任的核心。 II、受管成分必须是词组语类。



2. 管辖语域(governed category) 要理解生成语法学的“约束理论”,首先必须讨 论一下“管辖语域”这个概念。 当且仅当=NP或S,包含及的主管成分的最小 语类时,为的管辖语域。 定义中的NP现称为DP,且是复杂的DP。例如: (3)[ DP Johni’s story about himselfi] 定义中的S就是通常所说的小句(Clause);后 来,小句因其核心被认定为Inflection而被简写为IP; 近些年来,I被分解为Agreement、Tense,并在进而 认定T为IP真正核心的基础上将小句确定为TP。例如: (4)Johni thinks that[S/IP/TP shej hates herselfj /himi] 。
(三)格理论
1. 概述 在上个部分,我们说过,一个论元加上格才是结构 成分。那么换个角度来说就是,一个论元成分,如果没 有格,它就不是合法的结构成分。例如:

那么,什么是“格”呢? 学术界中存在着三种性质不同的“格”观念。 一是 传统语法学中的“形态格”,二是 Fillmore倡导的“格语法”体系中的“语义格”, 再就是生成语法学中的“句法格”。 乔姆斯基的“句法格”与“语义格”之间 的区别是明显的:“语义格”在原则-参数理论 中只相当于题元角色或题元结构关系。 麻烦的是“句法格”与“形态格”的区别: 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