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与细胞模块》
专题六细胞呼吸
【知识梳理】
一、细胞呼吸
1、概念: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中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又叫做呼吸作用或生物氧化。
2、细胞呼吸的类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其中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
二、有氧呼吸
1 概念: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CO2和H2O,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2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
(1)线粒体的结构特点:内膜内折成嵴,增加内膜表
面积,为酶提供了广阔的附着位点,有利于化学反应
的顺利进行。
内膜上附有大量的ATP合(成)酶。
线粒体基质内含有DNA、RNA、酶、核糖体、无机盐
等物质,可进行DNA的复制、转录和蛋白质的翻译过
程。
(2)线粒体的分布:在细胞内一般均匀分布,可以定向地运动到代谢旺盛的地方,需能多的细胞(如分裂能力强的细胞、分泌蛋白能力强的细胞),线粒体数目较多。
3 有氧呼吸基本过程
(1)第一阶段:又叫糖酵解;反应场所:
反应过程:
(2)第二阶段:又叫三羧酸循环或柠檬酸循环;反应场所:
反应过程:
(3)第三阶段:又叫电子传递链或氧化磷酸化;反应场所:
反应过程:
(4)总反应式:
例1、有氧呼吸中CO2产生于()
A [H]和O2结合生成H2O时
B 生成ATP时
C 葡糖糖最初被分解成丙酮酸时
D 丙酮酸和H2O被彻底分解时
三、无氧呼吸
1 概念:一般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产生C2H5OH和CO2或转化成C3H6O3(乳酸),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2 无氧呼吸过程:
(1)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相同;反应场所:
反应过程:
(2)第二阶段:不同的生物反应过程有差异;反应场所:
方式1:
进行此反应的生物或细胞:
方式2:
经行此反应的生物或细胞:
3 无氧呼吸总反应式:
C6H12O6 2C3H6O3+少量能量或:C6H12O6 2C2H5OH+2CO2+少量能量
例2、下列各项能产生少量的乳酸,并释放少量能量的是()
①储存久了的苹果②甜菜块根的无氧呼吸③酵母菌的发酵④乳酸菌的发酵⑤发芽的稻谷受
到水淹
A ②④
B ①⑤
C ①④
D ③④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不同点场所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在细胞质基质中
条件O2、酶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酶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
产物CO2和H2O C2H5OH和CO2或乳酸
能量彻底氧化,释放大量能量,产生大量ATP 不彻底氧化,大部分能量储存在乳酸和酒精中,
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总反
应式
相同点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提供生命活动所需
过程第一阶段(糖酵解)发生的场所及转变过程完全相同,产物都是丙酮酸意义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物质转换提供原料。
联系无氧呼吸进化到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是生物保留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
说明:
(1)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如硝化细菌、蓝藻等)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它们进行有氧呼吸的酶位于细胞质内。
(2)有些无线粒体的真核生物或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如蛔虫,红细胞。
(3)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玉米种子烂胚的原因: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例3、下列有氧呼吸和无氧呼的相同点,不正确的是()
A 都能把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B 都产生CO2和水
C 都有能量释放并有ATP的生成
D 都是有机物的分解
例4、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A同化有机物,储存能量 B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ATP
C 进行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D 产生CO2和H2O
酶酶
五、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应用
1 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1)呼吸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活体组织,在单位时间内分解有机物的速率。
它是呼吸作用强弱的指标,一般以测定有机物的消耗量、CO2的释放量或O2的吸收量来衡量呼吸速率。
(2)影响因素
①温度:温度可以影响酶活性,从而影响一切新陈代谢,呼吸作用也不例外。
②氧气:氧气的有无直接影响呼吸作用的方式和性质。
③CO2浓度:CO2浓度增加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④H2O:在一定范围内,随水含量的提高,细胞呼吸逐渐增强。
例5、利用地窖储藏种子、果蔬在我国历史悠久。
地窖中的CO2浓度较高,有利于()
A 促进果实成熟
B 降低水分吸收
C 降低呼吸强度
D 促进光合作用
2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实例
(1)农业生产上:
中耕松土:增O2减CO2,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也利于增加土肥)
粮种贮藏:晒干,低氧,低温,充CO2,充N2等;
果蔬保鲜:低氧,零上低温,较高CO2,充N2,防损等;
(2)工业发酵上:
酿酒:利用酵母菌的酒精发酵(厌氧发酵);
食醋:利用醋酸杆菌的醋酸发酵(需氧发酵);
味精: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的谷氨酸发酵(需氧发酵);
(3)人类生活上:
伤口包扎:用透气消毒的纱布;(利用空气中的O2杀死破伤风杆菌)
有氧运动:如慢跑;(不缺氧,不会产生乳酸)
例6、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种子风干脱水后呼吸强度增强
B 土壤淹水可导致根系发生无氧呼吸
C 破伤风杆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大量繁殖
D 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氧呼吸逐渐减弱
【能力提升】
1、在真核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中的氧将()
①与氢结合生成水②与碳结合生成二氧化碳
③在线粒体中被消耗④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中被消耗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右图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不可能发生反应是
A.①处可发生葡萄糖分解 B ②处可发生丙酮酸分解
C. ③处发生H+与O2的结合反应
D.②和③处均可发生ADP与Pi的结合反应
3、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有氧呼吸过程中,中间产物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
B 高等植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C 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
D 有氧呼吸的强度晚上比白天强
4、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①和④
B 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
C 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
D 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
5、一罐用葡萄糖培养的酵母菌,由于混入氧气,酵母菌就有了两种呼吸类型,假使全部酵母菌都不再进行分裂,且两种呼吸方式消耗葡萄糖的速率相等。
当罐内产生的CO2与酒精的摩尔数之比为4:3时,有多少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A 1/2
B 1/4
C 1/8
D 1/10
6、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小麦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
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少
C.c条件下,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3倍
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7、下图为探究酵母菌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的装置图,下列现象中能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同时又进行无氧呼吸的是 ( B )
A.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不移动
B.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右移
C.装置1中液滴不动,装置2中液滴右移
D.装置1中液滴右移,装置2中液滴左移
8、(2015上海11)葡糖糖的无氧分解过程中,
选项中各产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酒精② CO2③ H2O ④ATP ⑤乳酸⑥ H+⑦丙酮酸
A ⑥⑦⑤①
B ③②①⑤
C ④⑦②①
D ③④②⑤
9、(2015上海28)以下4支试管置于适合的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后能产生ATP的是()
10、(2014海南)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 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
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问题:
⑴在12~24h期间,呼吸速率逐渐增强,在此期间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
是_________呼吸,该呼吸方式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是_________,其产
物是_________。
⑵从第12h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_________,
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
⑶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_________呼吸速率明显升高。
答案
【知识梳理】例1 D 例2 A 例3B 例4B 例5 C 例6B
【能力提升】1C 2A 3A 4B 5D 6C 7B 8D 9D
10 (1)无氧细胞质基质酒精和二氧化碳(2)减少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使有机物的总量下降(3)有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