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压桩施工方案

静压桩施工方案

广西中烟工业公司本部扩建工程研发中心大楼项目工程静压桩施工方案编制单位: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广西中烟工业公司本部扩建工程研发中心大楼项目项目部编制日期:2007年6月20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会签表名称:广西中烟工业公司本部扩建工程研发中心大楼项目静压桩施工方案编号:目录一、编制依据 (3)二、工程概况 (4)2.1、工程概况 (4)2.2、基桩特点 (4)2.3、工程地质条件 (4)三、工程质量目标 (5)四、施工部署 (5)4.1、施工前准备 (5)4.2、现场准备 (6)五、施工操作工 (7)5.1、工艺流程 (7)5.2、施工工艺 (7)六、质量标准 (10)6.1、质量标准 (10)6.2、施工质量控制 (11)6.3、质量检验与评定程序 (12)七、施工注意事项 (12)7.1、作业注意事项 (12)7.2、工程质量常见通病 (12)7.3、雨季施工措施 (13)八、成品保护 (13)九、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文明施工措施 (14)9.1、职业健康 (14)9.2、安全施工措施 (14)9.3、环境、文明施工措施 (15)十、附件 (16)附件1、静压桩桩位平面位置的允许偏差 (16)附件2、管桩外观质量规范表 (17)附件3、基桩施工静力压桩技术资料检查表 (18)一、编制依据本施工方案编制依据如下:1、南宁地矿地质工程勘察院勘察提供的《广西中烟工业公司本部扩建工程研发中心大楼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2、中国轻工业南宁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的《研发中心大楼建设工程基桩平面布置图》。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4、《先张法预应力管桩》GB13476-99。

5、《预应力混凝土管桩》03SG409。

6、《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静压施工规程》DB45/T36-2002。

7、《建筑地基基础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9、《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93-95。

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3。

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

切实贯彻执行国家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和制度,精心施工,确保本工程质量等级标准和合同工期达到投标文件要求。

严格执行施工程序,发挥我公司的技术优势,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管理,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期交付业主使用。

根据本工程建筑结构特点,充分发挥我公司整体实力,本工程使用目前先进的ZYZ680液压静力压桩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加快施工进度。

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采用系统工程、目标管理等现代管理方法,统筹安排施工作业,合理安排机械、材料、劳动力进退场,加强管理,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二、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广西中烟工业公司本部扩建工程研发中心大楼拟建场地位于在南宁市北湖南路28号内,南面为北湖路东二里,西面为原办公楼,本工程属于扩建工程。

施工场地比较平坦,标高在74.73~75.79m之间。

研发中心大楼占地面积约1821.11㎡,总建筑面积为20606.29㎡,钢框架结构,建筑高度54.15m。

其中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602.1㎡,地上十四层,建筑面积19004.19㎡。

基础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承台基础,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1300KN。

本工程由中国轻工业南宁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南宁地矿地质工程勘察院勘察。

2.2基桩特点:设计指定采用PHC-A500(100)-7a型管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α=1300KN,桩端要求进入圆砾层≥1000mm,总桩数306根,总桩长2142m,桩顶锚入承台底100mm。

施工前,根据设计要求选择4根工程桩进行试压,并将试桩中的终压力值,桩长,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贯入度的情况报告设计单位,在满足极限承载力的前提下确定合适的终压条件报设计单位核准后方可全面施工。

2.3工程地质条件2.3.1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拟建场地位于南宁构造盆地中部,为邕江Ⅱ阶地地貌,场地地形较平坦。

根据南宁地矿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广西中烟工业公司本部扩建工程研发中心大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揭露,岩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填土①层(层厚0.30~1.50m)-→淤泥质土①-1层(层厚0.40~2.00m)-→粘土②-1层(层厚1.10~2.40m) -→粉质粘土②层(层厚2.40~3.20m) -→粉质粘土③层(层厚1.60~5.60m) -→圆砾④层层厚(11.10~14.50m)。

2.3.2水文地质情况拟建场地内的地下水主要有两层。

第一层上层滞水,主要存在于杂填土碎石颗粒间的空隙中,由大气降水及生活用水补给,水量贫乏。

第二层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圆砾层的砾石颗粒间空隙中,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雨水渗入补给。

2.3.3 设计要求及工作量1.本工程采用静压法沉桩,以圆砾④层为持力层,要求桩尖端全截面入持力层≥1000mm,设计桩长L约7m,施工前应进行4根桩试桩,并做竖向静载荷试验,以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和获取施工控制数据及沉桩的可能性。

2.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1300KN,终压条件:设计要求终压力应不大于P(3400KN)-控制最终压桩力3000KN,达到设计要求压桩力后立即卸载,再按P值压桩力复压三次,其最后贯入度小于等于10mm即可终压。

3.施工结束后应先进行低应变法检测,然后再取不少于工程桩总数量的1%做竖向静载荷试验。

4.实际工程量:设计桩数306根。

三、工程质量目标按《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规定达到合格标准。

四、施工部署4.1施工前准备4.1.1技术准备(1)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熟悉设计图纸,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一一收集整理好,为图纸会审做好准备.熟悉并掌握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内容,特别是持力层标高的起伏和圆砾层的情况。

(2)由公司总工程师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及有关施工技术人员参加图纸会审,为完成本项目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3)确定终压条件:终压条件的确定是保证静压桩质量的关键,终压条件的确定应在图纸会审时由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确定,终压条件包括终压力,最后三次稳压时贯入度和桩顶标高、结合设计说明,本工程终压力暂定为3000KN。

(4)组织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控制点的移交,做轴线点埋设工作,并加以保护好。

轴线、标高控制点标志宜牢固地远离施工场地20m以外不受沉桩影响的地方,并在每次测设桩位前依据控制点复核桩位引点和桩位的变形情况作修正。

(5)施工技术安全交底落实到施工班组、签字并存档。

4.1.2材料准备(1)成品桩严格按计划提前一天进场(2)及时做好各种进场建筑材料的检验工作、做到每一种材料在使用前都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出厂合格证),并报请监理。

4.1.3施工机械准备施工场地要配备汽车吊、经纬仪、水准仪、气割工具、索具、吊锤、水平尺、手锤、撬棍、钢丝刷、破桩器等施工机械。

1、检查压桩机各部分连接件是否牢靠,液压系统各元件有否松动破损或漏水,漏油现象。

2、油箱中液压油是否足够。

3、检查线路的绝缘情况,特别是电源和配电柜到各部分的绝缘线是否牢固接零接地,以保安全。

4、检查起重机作业所需的吊具,索具,是否安全可靠。

5、检查传动部位的润滑点,加注润滑油。

6、检查多路换向手阀,手动换向阀,操纵杆是否灵活,并保证处于非工作档位。

7、检查电压是否达380v,并起动电机,操作压桩多路阀手柄,检查液压系统工作压力值是否正常。

8、检查用电源能否满足150KW/h,和供水1500升/日的要求。

4.1.4机械设备安排:4.1.5工期安排:本工程进度计划安排1个压桩专业队进行施工,本工程基础桩设计桩数共306根,计划工期控制为10天完成工程桩。

4.1.6劳动力计划:劳动力组织按不同阶段分别来考虑和安排,为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效率及便于核算,作业队伍应保持相对稳定,并隶属于项目经理部统一安排、统筹调度。

劳动力计划,见下表。

动力计划表劳4.2 现场准备(1)施工技术人员深入现场,查看、了解现场有关情况,对场地地下障碍物(旧基础)、管线及水电供应、交通运输条件,设备进场路线做到了如指掌,万无一失。

(2)由于自然地面向下约1-2米处暗藏有原有建筑物钢筋砼基础,所以要组织反铲挖掘机以及破碎机进场破原有钢筋砼基础。

(3)协助甲方搞好“三通一平”工作,建好临时性生产设施,接通水电,要保证施工场地有足够的区域供设备摆放,一般要求施工场地边线离最边桩距离不少于4.20m。

对于不满足4.20m的,只能用边桩机施工,可请设计院考虑移位加桩,以满足设计要求。

(4)组织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控制点的移交,做轴线点埋设工作,并加以保护好。

五、施工操作工艺5.1工艺流程沉桩施工工艺流程:测量定位→ 桩机就位→ 吊桩插桩→ 桩身对中调整→ 压桩→ 送桩→ 压桩→ 吊送桩器送桩→ 压到设计要求的终压力→ 持荷5秒钟→ 反复施压三次→ 压桩终止→ 退出送桩器→ 进入下一桩位继续沉桩5.2施工工艺5.2.1预制桩的吊运与堆放桩在吊运过程中应轻吊轻放,桩采用二个吊点,吊点位于距离桩端或桩尖0.207倍桩长处,保持平稳,避免碰撞。

桩的现场堆放应符合以下规定:1)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2)应按桩的规格、长度及施工流水作业顺序分别堆放;3)当条件许可时,宜采用“即用即送”的组织方法进行供桩,减少二次搬运及堆放;4)当场地条件许可时,宜单层堆放;叠层堆放时,堆放层数不宜超过3层;叠层堆放时,必须在底层桩下设置二道贴地垫木,垫木分别位于距离桩端和桩尖0.207倍桩长处。

5.2.2桩位放线1)根据建筑红线采用直角坐标法测设主轴线,主轴线上的定位点应不少于三点,根据主轴线进行测量放线结合桩位平面布置图,测出所有桩位轴线,误差不能超过轴线长度的1/20000。

2)水准点在现场四周设置不少于2个水准点,作为施工时检查桩的入土深度的参考,引测过程采用闭合水准网。

3)放轴线桩,以基准线引出,在静压桩区附近设置,使用5×5×40的木方桩,或作混凝土墩,其数量按规范要求。

4)放桩位桩:从基准线引出轴线供使用。

5)放桩位线允许偏差为1㎝,全部钉入与地面平,桩为中心线即为沉桩时的中心位置。

6)桩位桩不允许外露,以免车辆辗压,倾倒变位,造成桩顶位移过大。

7)桩位放好后,周围撒上白灰或白灰水做标志,便于静压桩时查找。

8)放好桩位后,多余的木桩及时拔除,以免错打。

9)桩位桩要经常检查,丢失随时补上。

10)轴线桩与桩位桩全部放好后,须进行自检,向监理方提出检验,并及时办理隐检手续存档。

5.2.3静压桩基施工1)场地地耐力需满足桩机施工的要求:为保证桩机施工的顺利行走,增加土体的压强,保证沉桩的施工质量,根据实际情况,有必要时对场地铺设一定厚度的砖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