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胶体化学试卷1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 共21题40分)1. 2 分(7552)7552以下诸因素中, 哪一个不是乳状液呈油/水型或水/油型的主要因素? ( )(A) 乳化剂的性质(B) 两种液体的互溶程度(C) 两种液体的相对体积(D) 温度2. 2 分(7255)7255对于大小相同的胶粒,带电时与不带时相比,其扩散速度:( )(A) 前者较慢(B) 前者较快(C) 两者相同(D) 不确定3. 2 分(7360)7360胶体粒子的Zeta 电势是指:( )(A) 固体表面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位降(B) 紧密层、扩散层分界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位降(C) 扩散层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位降(D) 固液之间可以相对移动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位降4. 2 分(7364)7364关于电动电位描述正确的是:( )(A) 电动电位是恒定不变的(B) 电动电位是胶核与介质间的电位差(C) 电动电位是可以粗略地看成吸附层与扩散层间的电位差(D) 电动电位仅与吸附的离子浓度有关5. 2 分(7457)7457在pH <7 的Al(OH)3溶胶中,使用下列电解质使其聚沉:(1)KNO3(2) NaCl (3) Na2SO4(4) K3Fe(CN)6在相同温度、相同时间内,聚沉能力大小为:()(A) (1) >(4) >(2) >(3)(B) (1) <(4) <(2) <(3)1(C) (4) >(3) >(2) >(1)(D) (4) <(3) <(2) <(1)6. 2 分(7304)7304在分析化学上,有两种利用光学性质测定胶体溶液浓度的仪器,一是比色计,另一个是比浊计,分别观察的是胶体溶液的:( )(A) 透射光;折射光(B) 散射光;透射光(C) 透射光;反射光(D) 透射光;散射光7. 2 分(7251)7251某多分散体系,测得渗透压为∏, 其任意组分的渗透压为∏i , ∏ 与∏i之间关系为:( ) ∑∏i(A) ∏=i∑i(B) ∏i=∏ i /i(C) ∏=∏i(D) ∏=∏1·∏2…∏i8. 2 分(7481)7481对亚铁氰化铜负溶胶而言, 电解质KCl, CaCl2, K2SO4, CaSO4的聚沉能力顺序为:( )(A) KCl > CaCl2 > K2SO4 > CaSO4(B) CaSO4 > CaCl2 > K2SO4 > KCl(C) CaCl2 > CaSO4 > KCl > K2SO4(D) K2SO4 > CaSO4 > CaCl2 > KCl9. 2 分(7482)7482对于带正电的Fe(OH)3和带负电的Sb2S3溶胶体系的相互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混合后一定发生聚沉(B) 混合后不可能聚沉(C) 聚沉与否取决于Fe和Sb结构是否相似(D) 聚沉与否取决于正、负电量是否接近或相等10. 2 分(7701)7701起始浓度分别为c1和c2的大分子电解质刚果红Na R与KCl 溶液分布在半透2膜两边,其膜平衡条件是:( )(A) [Na+]内[Cl-]内=[Na+]外[Cl-]外(B) [K+]内[Cl-]内=[K+]外[Cl-]外(C) [K+]内[Na+]内=[K+]外[Na+]外(D) [K+]内/ [K+]外=[Na+]内/ [Na+]外=[Cl-]内/ [Cl-]外11. 2 分(7305)7305(1)超显微镜在胶体研究中起过重要作用,它的研制是利用的原理是:( )(A) 光的反射(B) 光的折射(C) 光的透射(D) 光的散射(2)超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E) 粒子的实像(F) 粒子的虚像(G) 乳光(H) 透过光12. 2 分(7302)7302为直接获得个别的胶体粒子的大小和形状,必须借助于:( )(A) 普通显微镜(B) 丁铎尔效应(C) 电子显微镜(D) 超显微镜13. 2 分(7464)7464混合等体积的0.08 mol·dm-3 KI 和0.1 mol·dm-3 AgNO3溶液,得到一溶胶体系,分别加入(1) MgSO4;(2) CaCl2;(3) Na2SO4,则其聚沉能力大小是:( )(A) (1) >(2) >(3)(B) (2) >(1) >(3)(C) (3) >(1) >(2)(D) (3) >(2) >(1)14. 2 分(7206)7206溶胶与大分子溶液的相同点是:( )(A) 是热力学稳定体系(B) 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C) 是动力学稳定体系(D) 是动力学不稳定体系315. 2 分(7236)7236用新鲜Fe(OH)3沉淀来制备Fe(OH)3溶胶时,加入的少量稳定剂是:()(A) KCl(B) AgNO3(C) FeCl3(D) KOH16. 2 分(7454)7454由0.01 dm3 0.05 mol·kg-1的KCl 和0.1 dm3 0.002 mol·kg-1的AgNO3溶液混合生成AgCl 溶胶,为使其聚沉,所用下列电解质的聚沉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A) AlCl3<ZnSO4<KCl(B) KCl <ZnSO4<AlCl3(C) ZnSO4<KCl <AlCl3(D) KCl <AlCl3<ZnSO417. 2 分(7355)7355有人在不同pH 的条件下,测定出牛的血清蛋白在水溶液中的电泳速度,结果如下:pH 4.20 4.56 5.20 5.65 6.30 7.00泳速/(μm2/s·V) 0.50 0.18 -0.25 -0.65 -0.90 -1.25由此实验数据可知:( )(A) 该蛋白的等电点pH > 7.00(B) 该蛋白的等电点pH < 4.20(C) 该蛋白的等电点pH < 7.00(D) 从上述实验数据不能确定等电点范围18. 2 分(7316)7316假定胶粒为球形,其半径为r,则瑞利(Rayleigh)公式适用的范围是:()(A) r=47 nm(B) r>47 nm(C) r<47 nm(D) r≤47 nm19. 2 分(7393)7393对于Helmholz紧密双电层模型, 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带电的固体表面和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构成平行的两层, 称为双电层(B) 此双电层距离约等于离子半径, 如同一个平板电容器(C) 在此双电层内, 热力学电势φ0呈直线下降4(D) 由于模型上的缺陷, 此双电层模型不能说明电泳现象20. 1 分(7586)7586斯陶丁格把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的物质称之为高分子化合物?()(A) 103(B) 104(C) >103(D) >10421. 1 分(6658)6658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与下列那一个因素无关:( )(A) 温度(B) 液体密度(C) 重力加速度(D) 大气压力二、填空题( 共5题10分)22. 2 分(7585)7585按照聚合反应机理来分,聚合物可分为____________聚合物和____________聚合物两类。
23. 2 分(7556)7556乳状液有O/W型和W/O型, 牛奶是一种乳状液, 它能被水稀释, 所以它属于________型。
24. 2 分(7604)7604苯乙烯的聚合反应被K2S2O8所引发, 自由基R·按下列公式产生引发K2S2O8────→2 R·假定k i =0.080 h-1, 引发剂的起始浓度为0.010 mol·dm-3, 则引发速率d [R·]/ d t=_________________ mol·dm-3·s-125. 2 分(7468)74680.01 dm3某溶胶,在外电场作用下向正极移动,加入0.02 dm3 0.01 mol·dm-3NaNO3水溶液时,溶胶发生聚沉。
则大约需加____ dm3 0.01 mol·dm-3 Mg(NO3)2水溶液就可使溶胶聚沉。
26. 2 分(7321)732156在晴朗的白昼,由于蓝光波长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显著,所以天空呈蔚蓝色。
三、计算题 ( 共 5题 50分 ) 27. 10 分 (7264) 7264摩尔质量为 60 kg ·mol -1,密度为 1300 kg ·m -3的一种蛋白质分子,其沉降系数 为 4×10-13 s ;介质为水, 其密度为 1000 kg ·m -3, 温度为 25℃。
水的 =0.001Pa ·s 。
(A) 试计算表观阻力系数和斯笃克斯定律阻力系数 (B) 解释两个值之间差异的可能原因28. 10 分 (7675) 7675将某聚合物样品5.0 g 分成各种级别,用渗透压法测出各级别的相对数均分子质量n M ,所得结果为:假定每个级别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均匀的,试计算原聚合物的w M 和n M 及w M /n M 。
29. 10 分 (7265) 7265球形血红花青分子在水中沉降系数是 17.4×10-13 s ,其密度为 1350 kg ·m -3,试 计算分子的半径和它的摩尔质量,已知水的粘度系数是 10-3 Pa ·s 。
30. 10 分 (7277) 7277半径为 1µm ,密度为 2.6×103 kg ·m -3的玻璃小微球, 20℃时,因热运动在水中平均 移动 0.01m 需时间多少?设水的粘度系数为 8.9×10-4 kg ·m -1·s -1,若在重力场作用下在水中沉降相同的距离需时又为多少?31. 10 分 (7267) 7267在 30℃下,0.1 dm 3羰基血红朊溶液中含溶质 0.00096 kg ,溶液的密度为 0.9469 kg ·dm -3,溶质的比容为 0.755 dm 3·kg -1,在高速离心机中沉降测得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时间/ h △x /m x 平均/m n /(转·min -1)1 0.5 0.00074 0.04525 393002 0.5 0.00078 0.04601 39400 表中△x 是界面移动距离,x 平均是在规定时间内溶液界面离轴心的平均距离,n 为转 速,已知扩散系数为 7×10-11 m 2·s -1,求羰基血红朊的摩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