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汽车外形与色彩

第六章汽车外形与色彩


红色 蓝色
黄色 绿色
香槟色
现在比较流行
三、汽车颜色与安全
1.车身颜色的视认性与安全
颜色的性质
进退性:观察者离不同颜色的轿车保持 相同的距离观察,看上去近的颜色是前 进色,反之为后退色 胀缩性:相同车身涂上不同的颜色,会 产生体积大小不同的感觉。感觉大一些 的,是膨胀色;感觉小一些的,是收缩 色 明暗性:色彩的明暗程度。在人们视觉 中的亮度大的是明色,反之是暗色
三、汽车颜色与安全
3.汽车内饰的颜色与安全 不同的内饰颜色对驾驶员的情绪具有一定的影响。 内饰采用明快的配色,能给人以宽敞、舒适的感 觉。 有关专家建议,夏天最好采用冷色,冬天最好采 用暖色,可以调节冷暖感觉。 恰当地使用色彩装饰可以减轻疲劳,减少交通事 故的发生。
三、汽车颜色与安全
二、汽车车型的多样化
世界汽车市场的潮流 RV、SUV等多种用途市场正在迅速壮大。 轿车和客车相结合是MPV; 轿车和厢式车结合,就是家庭多用途车RV; 轿车和货车相结合,就是运动型多用车SUV; 轿车和跑车相结合,就是运动型跑车。
休闲车RV 全称是Recreation Vehicle,是一种适用 于娱乐、休闲、旅行的汽车。 RV的覆盖范围比较广泛,没有严格的范畴。 从广义上讲,除了轿车和跑车外的轻型乘 用车,都可归属于RV。MPV及SUV也同属RV。 如吉利帝豪EC7-RV、英伦SC5-RV等。
第六章
汽车造型和色彩
第一节 汽车外形的发展
汽车诞生一百多年来,汽车外形经过了 马车形 箱形 甲壳虫形 船形 鱼形 楔形 子弹头形
一、马车形汽车
1901年的梅塞德斯汽车
二、箱形汽车
福特T型车
三、甲壳虫形汽车
克莱斯勒气流牌轿车
甲壳虫形汽车
四、船形汽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福特汽车公司 于1949年又研制出福特v8形新车型,它是 船形汽车的代表。
二、传统造型设计步骤
7.样车
样车是一辆具有试制性质,能够驾驶运行 的汽车。
三、计算机辅助设计
传统造型设计过程的最大缺陷是车身曲线需要依 靠人力经过绘画-模型-图板等多次反复测量、 反复修改才能确定,耗费大量的劳动和时间,而 且设计精度也难以保证,因此,用计算机代替部 分人的劳动是必然的趋势。 从20世纪70年代起,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进入了 汽车外形设计这一领域。
二、传统造型设计步骤
5.全尺寸油泥模型
全尺寸是指1:1比例,全尺寸油泥模型就是指与真车尺寸 一样,模型的轮廓曲线和尺寸都是按照严格的要求制作出 来,设计人员可以对车身表面的细节部分进行比较和修改。
二、传统造型设计步骤
6.主图板
全尺寸油泥模型完成后,对车身模型表面轮廓进行测量, 并转化为数据,然后将数据绘制成平面图形。
第三节
现代汽车的造型设计
一、造型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
1.产品规划 (1)调查分析确定 (2)总布臵设计 2.二维设计 (1)创意构思 (2)草图 (3)效果图 3.三维造型 实体模型、数字模型。 4.样车制作 样车制作是造型开发的最后一个阶段,会将内、外饰在同 一个车体中表现出来。
未来的汽车是什么样? 是蛋形(车身就像一个大鸡蛋,连司机在内有三 个座位。特点是车身可作360°旋转,底盘却留 在原位)?是动物形?是树叶形?是花朵形?是 海陆两用? 是空陆两用(机翼可以折叠,机翼展开只需30s, 翼展为约8.3m,飞行距离可达740km/h,飞行最 高时速185km/h。在路面行驶可以变换成汽车模 式,最高行驶速度为105km/h)?还是海陆空多 用?不得而知。让我们乘着想象的翅膀去翱翔吧。
四、汽车的流行色彩
4.汽车的流行色彩的变迁 汽车的流行色彩不但会因时而异、因地而异,而 且会因车而异、因人而异。同时,由于越来越多 的金属和化学物质被用于汽车涂料,每年大约有 600种新的汽车颜料被开发出来。 正如德国色彩专家克雷默所说:“一个相当清楚 的趋势是,人们开始崇尚更加古怪的色彩。”
第四节
汽车色彩
一、汽车颜色的命名
命名方法 掺入 国外元素 自然物的 色彩
举例
东风标致207有爱琴海蓝、波尔多红、莱茵灰等掺入欧洲 风格的颜色;名爵3SW有骑士黑、苏格兰红、勋章银、 泰晤士绿、皇家蓝、维多利亚蓝等英伦风格的颜色 如苹果绿、橘黄、驼灰、孔雀蓝、象牙白等
以色彩浓度 命名
以色彩的明 暗命名 以直观感觉 命名
运动型多用途车SUV 全称是Sport Utility Vehicle,主要是指那些 设计前卫、造型新颖的四轮驱动越野车。 SUV一般前悬架是轿车型的独立悬架,后悬架是 非独立悬架,离地间隙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既有 轿车的舒适性又有越野车的越野性能。 由于带有MPV式的座椅多组合功能,使车辆既可 载人又可载货。
四、汽车的流行色彩
3.各种车型的流行色彩
经济车型:由于这个价格区间的目标消费群体数量庞大, 需求也相对多样。生产厂商一般都为其制定了尽可能丰富 的颜色。鲜艳、明朗、轻快、时尚的色彩是这个消费群体 购车时的首选,也更能体现出车主的个性。 中档车型:在这个价位段,黑色同样受欢迎,同时深绿、 墨绿色的受欢迎程度在中档车型中有所提高,但是鲜艳、 夸张的颜色明显减少。 由于这一价位段大致为中档轿车、SUV等车型,已逐渐融入 了商务用途,颜色过于鲜艳自然与场合不相匹配。所以所 选颜色应比一般经济型用车略有收敛,但又不宜过分凝重。 高档车型:高档车一般集家用、商用于一身,所以颜色比 较沉稳厚重,以黑、白、银色为主。
4.汽车颜色安全性比较
四、汽车的流行色彩
1.流行色彩的发展规律 流行色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被人们广泛采用的颜 色。 汽车的流行色具有时间性、区域性和层次性,还 可以上升到文化的高度。
四、汽车的流行色彩
2.社会流行色彩对消费者的影响 日本涂料公司与美国一化学工业公司通过对日、 美、英、法四国七个色彩学会调查资料的分析发 现,最受欢迎的汽车色彩为带有光泽的白色。 在日本, 白色轿车的普及率比第二名的黑色高出 40%; 在美国,白色轿车普及率为22%,比第二名的红 色高出6%,在欧洲白色轿车的普及率为28%,比 第二名的红色高出2%。 显然,白色、红色和黑色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色 彩。
黑色
矛盾的颜色,既代表保守和自尊, 又代表新潮和性感,给人以庄重、 尊贵、严肃的感觉 给人以跳跃、兴奋、欢乐的感觉 安静的色调,但是感觉非常收敛, 个性不张扬,如同地球的深邃和大 海的包容 黄色给人以欢快、温暖、活泼的感 觉 浅淡且颜色鲜艳的绿色有较好的可 视性,是大自然中森林的色彩,也 是春天的色彩 是黄色派生出来的金属漆颜色
二、汽车车型的多样化
世界汽车市场的潮流 微型车:目前的趋势是微型轿车向一厢化 发展,最终商品之间越来越相像。 轿车、卡车、越野车、厢式车的分类界限 越来越模糊。
三、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
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 (1)气动最优化。 (2)个性化 (3)人性化 (4)虚拟化 (5)全球化 未来的汽车是什么样?
视认性
红色、黄色、橙色是 前进色, 蓝色、绿色、黑色是 后退色 红色、黄色、橙色是 膨胀色, 蓝色、绿色、黑色是 收缩色 红色、黄色、白色是 明色, 蓝色、绿色、黑色是 暗色 前进色 视认性 较好 膨胀色 视认性 较好 明色视 认色差大小与安全 车辆颜色与外界环境颜色反差大的车辆则更容易 被人眼辨识,所以具有比较高的颜色安全性。经 过色差及灰度差分析,浅色系车辆更容易被识别。
五、鱼形汽车
鱼形汽车
甲壳虫形与鱼形汽车的比较
车身造型 特点
甲壳虫形 滑背 (从箱 形车发 车身 展而来)
鱼形(从 斜背 式 船形车 发展而 来) 车身
车背是从车后轮之后开始突然倾斜,车背 倾斜程度较小
车身高而窄,前后冀子板、车灯、发动机 罩都是独立的 车背是从后轮前部就开始倾斜,并逐渐与 后行李箱相连,其倾斜较为缓慢,且斜 坡很长 车身仍保持着船形汽车的整体式车身,车 身低矮,车室宽大,视野开阔
鱼形汽车

六、楔形汽车
车身前部向下方倾斜,使其车尾更短、车 顶较平,即所谓的楔形汽车。
六、楔形汽车
以船形汽车为基础的楔形汽车是轿车较为 理想的造形,它较好地协调了乘坐空间、 空气阻力和升力的关系.使实用性与空气 动力性较好地结合起来。
7.子弹头形汽车
多用途汽车全称为“Multi—purpose vehcle”,简称MPV。它属于微形厢式汽车 范畴,外形趋于楔形,我国称为子弹头形 汽车。
二、传统造型设计步骤
1.收集资料信息,形成造型设计概念 2.构思效果图
二、传统造型设计步骤
3.小比例模型制作 第一步就是选择确定几幅效果图,依图做缩小比 例的汽车油泥模型或石膏模型,比例为3:8(美、 英等英制国)或者1:10、1:5等。
二、传统造型设计步骤
4.胶带图 当缩小比例车模的形状确定后,就将模型的轮廓 曲线放大至1:1,用胶带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如淡黄、浅绿、深黄等
如明绿、暗绿、正绿等
如宝石蓝、富贵黄、皓白、蔷薇红、 反射银等
二、汽车颜色的情趣和意境
颜色 银灰色
情趣与意境 是最能反映汽车本质的颜色。看见 银灰色就想起了金属材料,整体 感、运动感很强 明快、活泼、大方、清洁朴实 特点与应用 中性色,对性别要求不高。最具人气
白色
中间色,容易与外界环境相吻合;中 性色,对性别要求不高。较耐脏。很 具人气 中间色,容易与外界环境相吻合;不 耐脏。高档车黑色气派十足,但低档 车最好不要选用黑色,除非标新立异 是别致又理想的颜色,跑车或运动型 车非常适合 不耐脏。追求稳重、有内涵的人士喜 欢选择 跑车、小型车、出租车和工程抢险车 应用多 时尚的人士选择
第二节
影响汽车造型的因素
1.机械工程学:作为汽车,最主要的是能够行驶 和耐用。首先必须考虑到机械工程学的要素,包 括发动机、变速器内部结构设计。 2.人机工程学:因为汽车是由人驾驶的,所以必 须保证安全性和舒适性。 3.空气动力学:必须在车身外形上下工夫,尽量 减少空气阻力。 4.其他要素:商品学要素。能强烈刺激顾客的购 买欲是最为有利的。此外,风土人情和传统方面 的差异。
相关主题